《一代战将》第435章


大士以为对方已经发现了自己,来不及多想些什么,立刻冲向了黑影,想要将之生擒住。
毕竟从一个列兵干到大士,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这也就是说大士经历了十几年严酷的军事训练,他对自己的身手完全有信心。
大士单挑四个普通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当大士扑上去的时候,黑影也动了,只听黑影惊呼了一声,就连忙转身向先前来时的海滩方向逃窜。
大士见对方距离自己有点远,30米左右的距离,追击上需要一段时间。
便连忙端起了步枪,拉上了枪栓,喊道:“别跑,站住!不然我可就开枪了!”
黑影好似并没有听到似的,仍旧发疯了似地奔跑。
无奈,大士瞄准了黑影,“砰”地开了一枪。
只见黑影刷地一下子摔在了地上。
大士得意一笑,可算是抓住你了。
就当大士把步枪背起来,兴高采烈地上前去查看的时候。
只见黑影又瞪地一下子蹿了起来,一瞬间就消失在了大士的眼前。
闻声而动的警卫没有用两分钟就赶了过来。
当大部队对这边包围起来进行搜索的时候,早就连个影子都找不到了。
本来在睡梦中的王亮也被惊醒了,连忙过来查探情况。
听完汇报之后,王亮暗暗高兴,狐狸尾巴总算是露出来了啊。
“命令所有士兵脱掉鞋子给我搜索海边,看看有没有脚印。”王亮命令道。
让士兵脱掉鞋子是为了避免士兵的鞋印同盗贼的鞋印混淆起来。
王亮知道这个海滩,哦,准确地来说是河滩的两边都是细沙。
虽然在零摄氏度以下有点冻住了,但是从上面走过,还是会留下清晰的脚印的。
只要认真找,肯定能发现得了。
果不其然,没过十分钟,就有士兵跑回来汇报了。
“报告,在海滩上发现了几枚脚印。”
“走,带我过去看看。”王亮连忙动身,这可是案子的重大转机。
此时已经是夜里的十二点了,冷风呼呼地吹,冷得不行不行的。
天黑呼呼的,要不是打着手电筒,根本身东西也看不清楚。
显然这不是分析这几枚脚印的合适时机,但是把几枚脚印扔在这里恐怕到了第二天一早肯定就遭到破坏了。
因为风太大了,吹得沙子到处乱跑。
难怪之前的所搜一直没有什么发现,原来是大风帮助盗贼掩盖了作案的痕迹。
无奈之下,王亮只能让苏联的刑侦专家出马,把这几枚脚印原封不动地从沙滩上挖出来,带回去。
一是用作分析盗贼的体貌特征。
二是留作日后的证据。法治社会是要讲求证据的,在法庭上要有完整的证据链。
不然人家被告不承认自己做过案子,那也没有什么办法。
很快,苏联刑侦专家就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王亮的命令,他根本不敢耽搁。
这可是主席同志钦点的专案组的组长,拥有绝大的权力。
专家看了看脚印,便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箱子,拿出了几种药剂,混合之后,将之分多次倒入脚印以及四周。
反正前前后后倒了将近十多次,最后用喷火枪反复地烧烤。
过来一会便小心翼翼地把脚印原封不动地给挖了出来。
看到脚印的完整程度,以及专家娴熟而又巧妙的操作,王亮暗暗叫绝,人才啊!
脚印被送回到专案组所住的别墅内之后,当晚便开始了案情的讨论。
这是沉寂了三天的重大发现,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
在王亮赶到现场之前,就命令一名军官迅速集合部队,查点人数。
目的就是看看到底是不是别墅区内部军人作案。
不过结果是一个人都不缺,全部都在。
不过王亮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排除不是军人作案的可能性。
然后再看这几枚脚印,从鞋纹来看,盗贼穿的是一双新的布底鞋。
这种鞋走起路回来很轻巧,不想军靴那样容易发出声响来。
显然这不是苏军的装备,因为在寒冷的冬天,需要面对严酷环境的苏军装备的都是军靴,无论官兵。
继续观察鞋印,王亮发现鞋底的斜纹有些粗糙,似乎并不是机器所制,而是手工制造的。
有了这些发现,基本上可以排除是别墅区内部军人作案的这一可能了。
通过大士的一系列描述,以及刑侦专家对脚印的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的结论。
1。案发身高在一米七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现。
因为俄罗斯人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一米八高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而一米七,实在是太矮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体貌特征。
很容易筛查出来。
2。年龄在20…30岁之间,接受过军事训练或武术训练。
3。会游泳,可能配有潜水的器械。很有可能是莫斯科河流域沿途的渔民。
针对莫斯科河流域沿途渔民的这一分析,王亮有了更为深入的看法。
“你们看啊,案犯来去都是走水路,而且对水上的情况极为清楚。要知道水上是有巡逻艇的。我判断案犯极有可能就居住在位于莫斯科河流域的这几个村庄当中。因为案发的那天晚上,河流的潮向只有可能往这几个方向去。”
说着,王亮在地图上标出了三个村庄的名字。
这是案发当晚顺潮方向的三个村庄。
如果案犯逆流而上,那废的劲可就大了。
在寒冷刺骨的冰水里面,王亮不相信案犯有这种忍耐力,能待那么长的时间。
………………………………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
王亮曾经是海军,知道那对于人来说是极大的生理考验和心理考验。
所以案犯多半是顺潮的那三个村落的渔民。
三个村庄的名字分别为雅库特、奥伊米亚、室韦。
王亮当即调集军人换上便装,分成三个小组深入到村庄里面进行侦查。
1941年,苏联实施的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以计划经济作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一度成为欧洲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
所以村子里面的领导部门就是队委会。
三个小组进村之后的当务之急就是联系上队委会的生产队长(跟中国农村里面的村支书差不多),让他们协助调查。
毕竟生产队长是土生土长的村子里面的人,对村子里面的情况很熟悉。
有了他们的配合,调查才会更加顺利。
至于王亮,他根本就没有进村的打算。
因为他这个中国人实在是太明显了,放在人群中太扎眼了。
如果案犯真的是这三个村子里面的渔民的话,王亮要是贸然进村,肯定会引起案犯的警觉。
很快,派出去侦查的三个小组均有了回馈。
1。雅库特村里面20…30岁的男人一共有103人,其中是渔民的有62人。
身高在170cm左右的只有3人,而这三人在两次案发时均出海捕鱼去了,没有作案时间。
2。奥伊米亚村除了妇女,身高就没有低于170cm的。
3。倒是在室韦村走访调查的专案组成员发现了可疑人员。
可疑人员名字叫莫尔顿。
他之所以会被列为嫌疑人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高、脚长、经历(当过边防兵、擅长游泳和泅渡)同案犯的数据相近,还有更玄乎的事情呢。
专案组的走访过程中并没有找到这个名字叫莫尔顿的人。
根据生产队长的介绍,莫尔顿最近经常神出鬼没的,没有人能摸得着他的行踪。
询莫尔顿周边的邻居的时候,一个老头反映了重要情况。
几天前的一个凌晨,老头正要起床生火做饭,只见窗外传来极其细小的脚步声。
老头的耳朵很好使,他因为是招贼了,便悄悄地伸出头去透过玻璃观察情况。
一看是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那人正是莫尔顿,在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专案组一听这还了得,这个莫尔顿肯定就是盗贼了。
他们当即在村子里面进行了布控。
因为知道这个莫尔顿是个高手,身手很强大,擅长奔跑和泅渡。
专案组当即调集100多名军人实施抓捕任务。
村子里的每条出口都安排有5…8人值守。
海边也安排军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