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31章


野猪。(6 )荐:多次。食:侵食。(7 )虐:侵害,残害。?越,流亡。?夷
:指吴国。德:这里指贪心。厌:满足。(10)邻;接邻。(11)疆场:边界。
(12)逮:及,趁。(13)所伏:藏身之地,安身之地。(14)即安:到适当的
地方去,指“就馆”。(15)《无衣》:《诗。秦风》中的篇名。
「译文」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
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
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
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
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
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
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
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
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
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
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
靠着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
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着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读解」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另一种游说方式:动作表演。在言辞游说不起作用的时候,
就用动作来表演,并且坚持不懈,终于感动了“上帝”,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
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包胥的表演功夫,竟然可以哭上七天七夜,连水都没有喝
一口。这个说法虽然论人怀疑有添油加醋的夸张成分,但申包胥的这种精神,也
够让人感动的了。
这种做法,也可以叫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申包胥对秦哀公说的那番话,本
来就是假托楚昭王的名义编造出来的,算得上是“瞒天过海”。他在秦庭的痛哭,
说不定也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叫做“随机应变”吧。以一国之大夫的身份,顾
不得什么脸面啦,体统啦,身份啦,大胆放肆而又坚持不懈地在外国政府的官府
中大哭特哭、滴水不沾,是不是也有点“苦肉计”的味道?
目的很简单:击败吴国,保住楚国,即“借刀杀人”。身为一个臣子,并未
受国君之托,敢于如此胆大包天地擅自行动,确实表现了为臣的忠诚不移的美德,
也可以说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吧。哪个国君有了这样的巨子,都是一种幸福,
何愁成不了大事!
可惜的是,这种表里如一、当面背后一个样儿的赤胆忠心的巨子太少了——
不是没有,而是太少。
下一篇( 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
——圣人知礼而有勇
「原文」
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 ),实夹谷。孔丘相(2 )。犁弥言于齐侯曰(3 )
:“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4 ),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
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 )!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6 ),非齐
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
德为愆义(7 ),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8 )。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9 ):“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10),
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11),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
(12),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13):“齐、鲁之故(14),吾之何不闻焉?
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15),嘉乐不野合(16)
。 飨而既具(17),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8)。用秕稗,君辱;弃
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19)。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
享(20)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21)。
「注释」
(1 )公:指鲁定公。齐侯:指齐景公。祝其:即夹谷,地名,在今山东莱
芜夹谷峪。(2 )相:担任傧相,负责主持会议仪节。(3 )犁弥:齐国大夫。
(4 )莱:诸侯国名,姜姓,在今山东黄县,被齐国灭掉。(5 )士兵之:命令
士兵们拿起武器沖上去。(6 )裔夷:华夏地域以外的民族。(7 )偪:同“逼”。
偪好:逼迫友好 。愆:伤害。(8 )遽(ju):迅速,紧急。辟:同“避”。
(9 )载书:盟约。(10)竟:同“境”。出竟:指出境作战。(11)兹无还:
鲁国的大夫。(12)共:同:“供”。共命:供给齐国之命。(13)梁求据:齐
景公的宠臣。(14)故:从前的典章制度。(15)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
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不出门:意思是只在朝会和庙堂使用。(16)嘉乐:
指钟、磬等乐器。(17)具:齐备。
(18)秕(bi):不饱满的谷物。稗(bai ):像禾的杂草。(19)昭:发
扬光大。(20)果:实现。(21)郓(yun )、讙(huan)、龟阴:都是鲁国的
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阳之田”。
「译文」
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
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
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
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
兵们快拿起武器沖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
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
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
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
叫莱人避开。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
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
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
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
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
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
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
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
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
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读解」
犁弥以为孔子“知礼而无勇”,实在是大大的看错了人。孔子何许人也?大
成至圣先师,岂会像蓬蒿之辈所估量的!可惜那时的人都瞎了眼,有眼不识泰山,
竟然轻贱、冷遇咱们的圣人。如果不是这样,孔夫子在春秋末年的日子要好过的
多 。尽管他的日子也不算差,能够经常有肉吃,多亏他在学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
置。
孔子的人格和思想的光辉,是人们后来逐渐认识到的他不仅提出了仁、义、
礼、智、信的学说,而且自己躬行实践,为子子孙孙树立了典范。这个故事中,
孔子大义凛然,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军臣针锋相对,的确让我们肃然起
敬,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孔夫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竟然以言
辞喝退夷人他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君子心中的浩然正气,是心中对道义的坚定的
信念。能够如此,死又有什么可怕?即使做了刀下鬼,精神也依然如苍松翠柏,
万古长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