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通载》第109章


乞放归田里。复士农之业。德士之称。有死不敢奉诏。不纳。翌日遂伏宣德门奏疏曰(臣)永道幸生神考潜封之地。遭际陛下御宇之时。三教鼎兴万方无事。
(臣)因弃士农之业。削发披缁讲授佛书。助扬圣时无为之化。窃为三教圣人。
壹是教人以为善。但为其徒者妄相睚眦。致使时君惑焉。盖自三五以降。朴散淳漓。大道堙塞。周之柱下史^5□著书五千言。发明道德。将使斯民守雌保弱。慈俭无为反動谄印J糁艿懒瓿佟K滓娓∥倍衲右病V倌崾铣鲆娉室逯馈P奘槎ɡ窭帧R跃仁辣住2恍叶讨哉焦4κ亢嵋椤R匀室逦啤?br /> 其视道德何如也。汉兴犹杂霸道。孝文之贤。议礼乐则谦让未遑。孝武穷兵读武。海内大困。于斯时也。非吾佛之教应冥数而来。则道德仁义几乎熄矣。原夫佛之书也。苞罗精角无所不统。玄微深远难得而测。又明善恶报应通乎三世。身灭而神不灭。积善积恶各以其类报。不待爵赏而民自劝。不待刑威而民自化。其阴翊王度有功斯民。岂小补云乎哉。自汉以来。惟元魏宇文周唐会昌。尝下废佛之令。其余帝王罔不崇奉。若我艺祖皇帝。始受周禅首兴佛教。累遣僧徒往西域益求其法。太宗皇帝。建译场修坠典。制秘藏诠。述圣教序。真宗皇帝。制法音集崇释氏论。仁宗皇帝。躬览藏经撰写天竺字。日与大觉师怀琏赓歌质问心法。
英祖神考继体守文。哲宗皇帝。在储宫日。祖考不豫。时读佛经祈圣躬永命。使吾佛之道有一不出于正。则曷足以致历代帝王之崇奉哉。虽遭前代之三废。然皆不旋踵而复。其废教之人。率皆不旋踵而及于祸。谁为陛下谋乃赫然下废佛之令(臣)甚为陛下危之。夫自汉以下历代帝王。固无足为陛下道者。然我本朝之列圣。岂皆不足为陛下法哉。陛下必欲道士之盛者。宜严敕郡县民之俊秀。悉与保奏披戴。不旬月之间道士自盛矣。陛下舍此而不为。乃迫胁佛者之徒。弃其所学而从之。传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悦而诚服也。以非心悦诚服之僧。驱而内诸道士之中(臣)愚以为道士之祸自此始矣。未睹其为盛也(臣)滥学于佛。食宋之粟。不容默已。谏而获罪实甘心焉。书上。帝大怒。收付开封狱。当黥舂陵。监防卒谓。此去万里蛇雾毒人。道人蔬食且不过中食。甚非自全计。宜茹荤血。师冁然曰。死则死耳。佛禁不可犯也。舂陵守一夕梦黥佛械而立庭下。旦视事遍以告僚属。僚属具对同梦。顷之师至。而貌惟肖。一府大惊。议免师役。辞以大君有命。守益贤而免之。居亡几州人大疫。师为凿池咒水。饮者辄愈寻许自便。建炎南渡廷臣。荐师林堪恢复。诏赴临安勉反初服。师力辞。帝知师不可夺。从容谓师。先帝惑于妖言。毁卿形服。朕欲为卿去其黥涅可乎。道对曰。先皇墨宝不忍毁。帝大笑。抚道背曰。卿到老倔强。遂赐名法道。谥号宝觉圆通法济大师。 俾住大中祥符寺。国灾眚咸委师祈荣。应若影向。绍兴二年。诏住庐山之东林。
从江州守臣请也。明年师因道士循习近例班居僧上。遂诣行在上疏曰。缘崇宁大观问。道士王资息林灵素等。明冒资品紊乱朝纲。由是道压僧班。切见靖康以来。道士官资已行追毁。乞依祖宗旧制。特赐改正。礼部议故事惟宣德门肆赦。 道左余并僧左。奏着为令。先是靖康之乱。尝与律师悟明誓。造三千化佛。为国永命。其在祥符时。方议经构。而金人再陷临安。乘舆浮海。道亦扈从。至是乃移罢东林。劝施藏事。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入寂于千佛阁新寺。是日讲筵。法师百余人。以自恣来谒。慰劳如平时。遽谓法门安危。^6□公等是赖。吾其逝矣。索笔书偈。合掌而逝。阇维获舍利无数。弟子宝护建塔九里松之原。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四。魏国公张浚撰塔铭。
净慈北□居简禅师吊其塔。文曰。孟子称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公寄命蝼蚁。试身雷霆。不奉明诏。以改德士。威武果能屈乎。黥而流之。为道州徒。九死之滨过午不食。咏歌至化若出金石。贫贱果能移乎。削名刑籍。复还旧物。赐官分禄简在帝心。曰往钦哉。去汝黥涅。公念先帝不敢毁除。帝曰。此翁至老倔强。富贵果能淫乎。方林灵素假道士服祸基播迁。
易缁于黄。天下从之。不则窃负而逃。槁死林壑。公则效忠比干。尚冀其万分之一。如以抔土堤龙门之涛澜。圣恩宽洪不即诛戮。乡使群起而拒。吾知公独不拒也。非至仁其孰能与于此哉。蒙后公而生。观公所成就。奇伟峭绝。真大丈夫事。再拜右绕辞而吊之曰。黥可息乎。身据鼎耳兮。息之则殒。黥可去乎。恩如春风兮。去之不忍。一念之忍。迄于蒙尘。黍离阙庭。涂炭生灵。发天下僧。又安足云邈哉。道州只影问津一笑生还。天清地宁众蠖斯屈。老臂独信。隐若敌国。贤于长城。蠢尔灵素。不正典刑。虽百粉兮痛奚以平。九里清阴蜕骼是舍。
草枯自春光奋不夜。后世何知。婆娑其下。其颡有泚兮。其容则赭。油然而兴起兮。如闻伯夷之风者。
(丙午)钦宗桓即位(正月斡离不犯京得金帛而退。十二月再围京城。闰月城陷。明年四月帝及上皇六宫皇族北迁)
改元靖康。
夫自古世间之事无有大如生死者若欲免之在修乎六度万行于六度万行而能广之者惟佛与祖也佛祖之要先贤集以成书目之曰通载庶慕之者循而行之至乎死生之际得其自在矣可不信欤。
圣朝镇朔将军总兵官荣禄大夫譂公月庭镇江舟徒人。
于我佛祖之道深有所入信乎生死之不免故日给之余悉为善缘而已尝鼎建保定之永宁宣府之弥陀寺极尽轮奂之美兼以四事之需至乎像设庄严香花供具种种殊胜其工用之费不啻计。
乎几千万缗又印大藏经十藏分送诸寺供养流通去眷遣僧聘余于吴兴辨山白莲隐居来至永宁之席会公于宣府乃言及。
京都善信重刊通载板乏力未克就公即欣然施财完此卷至乎末卷余观公之见义勇为可谓不忘。
佛之付嘱金汤吾教者也因笔其概为后之劝云。
宣德五年岁在庚戌六月下浣永宁住山释大海书。
卷第二十
住持华亭念常集
南宋(姓赵氏都杭州)○不轻曰(南渡高孝光宁理度幼主。七宗百三十四)
(一丁未)高宗构(母韦妃。徽宗梦吴越武肃钱王入室。已而生帝。封康王。靖康初尝出使斡离不军。是冬斡离不再来。奉诏再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请无往。至磁州守臣宗泽。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亦以蜡书言。金人方遣骑。物色康王所在。乃回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诏以康王为大元帅。江伯彦宗泽为副。速领兵入卫。王从伯彦议。出相州北门。渡河至大名。闻京城陷。请进兵向京城。伯彦不可。请王移兵东平措身安地。南仲亦以为然。遂东。河间守黄潜善亦领兵至。进屯济州。探报张邦昌为金所立。二帝北行。邦昌迎元佑孟后听政。文武官吏皆劝进邦昌。下手书以迎立康王。告中外有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书来。邦昌继至伏地。恸哭请死。使人自河北窜来。进道君手礼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王恸哭拜受。遂趋应天即位)
改建炎元年。
金国天会五年。
(庚戌)上自正月至温之江心。改额曰龙翔。东轩曰浴日。宸翰辉映○革林灵素故居为资福教寺○秦桧归自金受挞辣意专主和议○十二月金人册刘豫为帝国号齐。年改阜昌。
(辛亥)绍兴元年○张浚妒能杀曲端尽失陜西地。
金国迎请栴檀瑞像到燕京建水陆会七昼夜安奉于闵忠寺供养凡住十二年。 (乙卯)金熙宗立(名亶。元名曷刺。马太祖嫡孙。宗浚之子。治十四年。
完颜亮弑之)
(二)西夏大德元年法师苏陀室利。西竺人也。特礼文殊于五台。善闲咒术能通利。神异颇多。
帝弥加重。时羽士萧真人亦高士也。技术难问。皆为师伏。于是稽首后违世已。
金国唐括相公赞其真曰。似似是是(或云奇哉师子)苏陀室利西竺来游一百八岁。雪色连腮碧光溢臂。内蕴真慈外现可畏。在闵宗朝连阴不霁。特诏登坛咒龙落地。赭色伽黎后妃亲制。施内藏财度僧起寺。人半信疑。佛陀波利借路重来五峰游礼。峨五佛冠。曼殊何异。圆满月面色非红粹。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