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第510章


张有才跟在皇帝身边,呵呵笑了两声,忍不住道:“陛下是不是有点嫉妒?”
韩孺子惊讶地说:“嫉妒什么?”
“嫉妒皇子和公主啊,我看到了,太后啊、皇后啊、嫔妃啊……总之宫里的所有女人,如今关注的都是孩子,陛下可有点受冷落了。”
韩孺子笑了,“所有女人?没你说得那么夸张。”
两人边走边说,直接前往凌云阁,身后的一群随从太监倒是真嫉妒张有才,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曾经跟着皇帝出生入死呢?
韩孺子无处可去才来到凌云阁,众多侍从都不在,他也没什么事情要处理,只是看看奏章、翻翻杂书。
张有才替皇帝准备笔墨,趁着皇帝心情不错,说:“陛下有没有想过多要几个皇子和公主?”
“当然想过,越多越好。”韩孺子拿起奏章,都是小事,他扫一眼批复“阅”。
“多要皇子、公主,首先得多选嫔妃。”张有才提醒道。
韩孺子放下奏章,看向张有才,“谁让你说这些的?”
张有才急忙摆手,“没有没有,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我是真的希望看到陛下多子多孙。”
韩孺子笑道:“那是朕多心了,朕早就在洛阳说过,三年之内不再选秀,如今还差一年,朕不着急,你也不用着急。”
“是,陛下。”张有才再不敢多说。
奏章里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是看得多了,却能对天下各地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一旦读进去,韩孺子就忘了别的事情,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韩孺子匆匆赶回后宫,他得在入夜之前再次为母亲贺寿。
张有才刚刚接到慈宁太后派人送来的消息,请皇帝直接去慈宁宫。
韩孺子通常去慈顺宫给两位太后一块请安,今天是个例外。
慈宁宫里的客人大都已经离去,屋子打扫干净,隐约还有酒味,只有新来者才能嗅到。
慈宁太后仍然抱着庆子,佟青娥站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机会伸手。
“朕再祝太后寿比南山。”
“活那么久干嘛?陛下不如祝我儿孙满堂。”
韩孺子笑道:“朕祝太后儿孙满堂、重孙满堂、玄孙满堂。”
慈宁太后笑逐颜开,将庆子交给佟青娥,叮嘱道:“庆子今天吃得够多了,贵妃小心,一个时辰之内不要再喂了,最近天热,多给他翻身……”
佟青娥一一应是,向皇帝行礼,抱着儿子告退。
韩孺子还真有一点嫉妒,儿子受到的宠爱太多了一些。
慈宁太后松了口气,“养个孩子多难啊,我真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韩孺子笑而不语。
慈宁太后正色道:“陛下又想离开京城吧?”
“太后……”韩孺子的这个心事还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自以为掩藏得很好,母亲一心扑在庆子身上,竟然还能看破,实在令他有些惊讶。
“陛下好几次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想必是要等我庆生之后再提此事。”
韩孺子只得点头,“朕才只有一个皇子,没到最初的承诺之数,可是……”
“我同意。”
韩孺子更惊讶了,他原以为宫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母亲,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了。
“但我有几个条件。”
“太后请说,只要朕能做到……”
“陛下都能做到。”慈宁太后打断儿子的话,“首先,陛下不能单独出京巡狩,总得带一名嫔妃,如果她能在路上怀孕,也算没耽误正事。”
韩孺子哭笑不得,让嫔妃怀孕居然成了皇帝的“正事”,“太后,巡狩之途颇为艰辛,嫔妃怕是受不了长途颠簸。”
“陛下当初带着金贵妃可是走了很长一段路,我替陛下选好了,淑妃邓芸出身武将之家,身体好,也会骑马,她陪在陛下身边总可以吧?”
这不算过分的条件,韩孺子道:“太后决定就好。”
“嗯,第二个条件,我不放心陛下一个人出京,更不放心陛下身边的那些人,我从王家给陛下挑一名随从,让他追随陛下,我也稍稍安心些。”
皇帝出行总是要带很多人,不在乎增加一个,“好啊,是哪位亲戚?要不要先封官?”
“不必,等我挑好了再说,王家人都太老实,我得挑一个机灵些的。”
韩孺子应承下来,觉得事情很顺利。
“第三个条件,陛下颁一道选秀圣旨吧。”
张有才、慈宁太后接连提起此事,韩孺子略感不悦,“太后,君无戏言,三年还没过去呢。”
“这个我知道,还有一年嘛。陛下颁旨也不是立刻选秀,还是明年,只是给天下一个准信,让各方也好早做准备。”慈宁太后顿了顿,“当初的选秀是我同意的,陛下以为国家多难,不宜多事,中止了选秀,道理是对的,可天下人都说陛下的好,却以为我是昏庸的太后。”
韩孺子马上道:“当时是朕考虑不周,朕会颁旨,仍由太后主持选秀,只是规模不要太大,持续得也不要太久,耗费民力不说,还耽误了许多人家嫁女。”
慈宁太后笑道:“我也是穷人家出生的女儿,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陛下放心,这一年内我先挑选,明年日期一到,几天内就有结果,顶多十人,不会再多,可以吧?”
韩孺子同意了,母亲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他也很难对母亲采取强硬态度。
第二关是皇后,这一关并不难,韩孺子相信皇后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听说皇帝的决定之后,崔小君只说一句话,“陛下想着早些回来。”
第三关才是最难的,韩孺子得让大臣们同意。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君臣相处得颇为融洽,皇帝给予宰相充分的信任,这就是最大的权力,卓如鹤得以尽情施展拳脚,文武百官也都很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看到变动,在京城,皇帝看到的信息由大臣提供,出了京城,皇帝看到什么就不好控制了。
皇帝第一次巡狩打掉了洛阳侯韩稠,谁知道还会不会再有类似的倒霉蛋儿?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宣布要去巡狩,云梦泽初定、东海战事未平、北方尚有隐患,都是他要去的地方。
大臣们无一例外地提出反对,理由多种多样,耗费国力、惊动天下、扰乱朝廷、令太后悬心等等都被提出来。
韩孺子一一反驳,大臣们则又提出新的理由,整整一个上午,也没争出结果。
反对的声音比韩孺子预料得更多,接连三天,奏章雪片般飞来,反对理由五花八门,几位大臣联名,一本正经地指出,最近天上星象不稳,皇帝不宜贸然出京。
韩孺子不急不躁,将每一份奏章都看了,能公开说的就写成批复,不适合笔录的内容,就以咨询的方式说给赵若素。
韩孺子将自己的决心表露给赵若素,声称巡狩势在必行,若是得不到大臣的赞同,就将直接带兵出城。
然后他默默地观察,默默地等待风向转变。
大臣们在皇帝身边安排了一名观察者,这是欺君,却也可以被拿来利用。
半个月之后,大臣的态度终于开始软化,争执不下的问题只剩一个:皇帝应该去哪?
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
辽东,离边塞最远的一座城池里,将军房大业做好了进攻扶余国的准备,比他最初的预计足足晚了一年,没办法,大楚当时的主要精力不能用来报复一个小国,而是要平定云梦泽和东海之患,塞外军队的主要职责也是防范北方,辽东得不到足够的兵马粮草。
房大业耐心等待,尽可能修复城池,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与此同时,远派斥候,甚至亲自出马,前往数百里以外勘察地势、抓捕俘虏。
十天前,他终于得到一支兵马,数量不多,加上辽东原有的驻军,也不过八千人。
房大业觉得够了,他得到准确信息,扶余国内已然大乱,分成数派,争斗不休,此国原本就是由众多部落集合而成,如今又将恢复四分五裂的故态。
八千兵马足以将扶余国几派势力各个击破。
房大业急于发起进攻还有一个原因,他太老了,多年在外为囚、为将,快要将体力耗尽,皇帝至少十次召他回京,房大业都以种种理由拒绝,他怕散了这最后一口气,再也不能回辽东。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在战场上保住性命,搬师回朝领功受赏,在家人面前风光一时,在外面待得久了,却已分不清何处是家。”老将军平时少言寡语,今天难得地发了几句感慨。
校尉马大来自京南渔村,追随当时的倦侯加入宿卫军,多次喝酒闹事,被送到边疆,他自己也愿意,可以说是很高兴,觉得京城太过无聊。
马大有着倔强的驴脾气,对房大业却极为敬重,以校尉的身份给老将军当亲随小兵,这时眨眨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