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啸大汉》第201章


砰!石显猛然击案而起,吓了牢梁一跳。
“我要向陛下进奏。”
“什么?”牢梁被石显莫名举动搞糊涂了。
“司隶校尉诸葛丰有奏疏,弹劾中郞王立!”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 计】
四月,天还不算太热,但抹汗的人,不止一个。
这是在王凤的阳平侯府,在座有王凤、许嘉、史丹、杜钦,还有一人——张放。
除了张放、杜钦心静自然凉,其他人要么体胖,要么心焦,无不一脑门汗。
这几个人之所以聚在一起,皆因一条重磅消息。这条消息,把每个人都炸得心神不宁,然后王凤一请,每个人都到了。
与会诸人,王凤、史丹与太子密切相关,杜钦是王凤的智囊,许嘉是外戚第一人,也是太子的舅公。至于张放,他正好在史丹府上,史丹力荐之。而王凤也因得到张放密报诸葛丰弹劾之事,及时商讨出对策,躲过一劫,也认可张放可靠,一并力请前来。
至于为什么不见百官之首丞相匡衡,除了此人与石显走太近,不可信之外,还有一点是匡衡既不是外戚,也不是官宦世家,而是寒门出身,根本入不了这些世家的眼。
把这些人全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只有一个。
“孝景皇帝立胶东王旧事”——这个消息,不光令石显这老奸失惊,立即做出选择,同样令在座诸人面色沉重。
何为孝景皇帝立胶东王旧事?
孝景皇帝七年正月,因栗姬失宠,太子刘荣被废,迁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封王美人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这就是景帝立胶东王旧事。
这件百年宫廷往事,背后的因果错综复杂,绝不像表面那般简单。不过在座众人对这件百年旧事真相兴致半点都欠奉,他们真正忧虑的是,皇帝此举所透露的强烈暗示。
这政治警示意味再明显不过,皇帝,有意换储!
“今日凤进宫面谒皇后,太子亦在。皇后将此消息告之,垂泪问计将安出。凤无才无德,且智短计拙,唯与皇后、太子相顾掩泣,彷徨无计……”王凤满面惭愧,沉痛举袖对诸人道,“奉皇后令,请诸君齐聚舍下,便是请诸君有以教我,为皇后、太子,挣一条生路……凤代皇后、储君拜谢诸君了!”
王凤正对着许嘉,端端正正叩拜下去。
许嘉等人如何敢受?无不顿首回礼。别说是皇后之礼,就算是阳平侯之拜礼,他们也不敢受啊!
时间紧,任务重,谁也不说没营养的废话。
许嘉首先发言:“欲破此局,无他,唯面君耳。”
众人一齐点头,许大司马这话算说到点子上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必须面君,否则他们在这里说破天都没用。
王凤苦笑道:“面君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单独面君。”言外之意,必须得是傅昭仪与济阳王都不在场。否则半点用没有。
杜钦补充道:“面君之人不可多,最好择一简在帝心者,代表朝中诸公心意,力劝陛下。”
史丹亦道:“正是,我等当书一表奏,请诸公署名签押,再由此人转呈陛下。”
众人齐声称善。
王凤与许嘉互望一眼,齐声道:“简在帝心之人,必是史君无疑,请史君担此大任。”
史丹刚要谦逊一番,张放与杜钦亦同声道:“请史君担此大任。”
好了,全票通过,史丹啥也不说了,只有作揖。
史丹对宫中消息的掌握还是蛮灵通的:“傅昭仪与济阳王近来分日夜两班伴君,济阳王守白昼,傅昭仪伴夜间……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调走济阳王就行。”
日夜陪伴,铁打的人都扛不住,所以傅昭仪母子分两班值守很正常。而济阳王身为皇子,夜间闭宫之后,就不能留在宫中,所以只能是他守白班。济阳王可能比他的母妃好对付一些,但要玩“调虎离山”,也绝不容易,人家同样也有防备。
该如何是好呢?室内气氛凝滞,一时陷入僵局。
一直沉默的张放突然开口:“我倒有个办法。”
嗯?众人一齐看向这个少年列侯,心想此人与济阳王少小相识,年轻人了解年轻人,说不准真有办法,目光都透着期望。
张放却道:“在我说出我的办法之前,我想知道,史侍中面君,要说些什么来打动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现在已有废太子之心,又整日处在傅昭仪母子包围之中,耳里灌满了济阳王的美言与太子的谗言。世上最强猛的风不是飓风或台风,而是枕边风。被枕边风吹得五迷三倒的元帝,要怎样强大的说服力与同样强大的论据,才能把他掰回来啊!
许嘉、史丹互望一眼,目光投注到杜钦身上,而王凤望向这位首席谋士的眼神,更是充满信任。
杜钦虽然看不清楚,却分明感受到那聚焦的目光。他竖起两根手指,自信满满:“两个办法,一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二是借力打力。”
张放眼睛一亮:“何解?”
杜钦微微一笑,屈一指伸一指:“孝景皇帝有立胶东王之旧事,吾等亦有孝宣皇帝欲立淮阳王之旧事。”
许、史、王三人互望一眼,俱有惊容,但细细琢磨之后,无不齐声叫好。
史丹更是抚掌道:“好一个杜子夏,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果然极好。”
张放新年来也颇读史,一听此言就明白过来,也暗暗点头。这招看似冒险,如果对象是宣帝那种强硬派,可能适得其反。但对象是元帝的话,确实能起到震聋发聩的作用,而且以元帝之柔仁,不会引起强烈反弹。看来这家伙眼盲心亮,对元帝看得蛮透。
“那么借力打力又作何解呢?”这回问话的是许嘉。
杜钦揖礼道:“此策王公已有定计,可由王公为大司马分解。”
王凤呵呵大笑:“子夏休为老夫脸上贴金,老夫还想不出如此妙计,这些定计都是出自子夏。”说罢将杜钦先前所说的“以静制动”详述一遍,众人皆赞,同时也对杜钦这种不居功甚至让功的举动暗暗点赞,果然深得谋士三昧。
杜钦一脸云淡风清,将脸转到张放的方向,拱手道:“君侯,该你了,计将安出?”
张放笑道:“调虎离山如何?”
“哦,怎么调?”
“请一位高手出马就成。”
“高手?谁?”
“射声校尉,陈汤。
第二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手快者胜】
诸葛丰兴冲冲走在前往未央宫后阁的游廓上,他刚接到内侍通传,皇帝有召,请他入宫一叙。
诸葛丰心明肚亮,定是那封奏疏起作用了。他之前一直担心奏疏会被石显压下,又找不到机会面见济阳王,只能通过下人书信通传,希望济阳王与傅昭仪向石显施压。如今看来,显然起作用了。
皇帝病重以后,许多大臣求见都被拒,下旨召见者更是寥寥无几,如今自己被召见,这说明了什么?
“孝景皇帝立胶东王旧事……嘿嘿。”诸葛丰想起先前看到济阳王亲笔手书内容,嘴巴动了动,深为自己的明智选择而庆幸。
走在路上,诸葛丰脑海飞快运转,等会面君时,如何义正严辞弹劾王立,同时巧妙把王凤牵进来。在此过程中,究竟是采取比较含蓄的方式暗参王凤,还是撸袖上阵?如何做才能既讨傅昭仪与济阳王欢心,又不至于与王氏反目对立……这个度得拿捏好。
诸葛丰宦海沉浮十几年,政治斗争经验丰富,他能在司隶校尉这个位置上坐到现在,而且还坐得如此安稳,自然有他的一套。
只是诸葛丰没想到的是,人算虎,虎亦算人,他已成为长安城里两个智士的目标——这两人无论哪个出手,都够他喝一壶的,更何况还是同时出招。
懵然无知的诸葛丰,毫无戒心通过森严的门禁,踏足后阁。
前方,就是正殿。
后阁是帝王休憩之地,格局与前殿自然大不相同,亭台楼榭,花树池塘,小桥流水,九曲回廓。一草一木,匠心独运,怎么看怎么舒服。
诸葛丰不是第一次来后阁,加上心有所思,也没心情欣赏风景。随着引路的小宦,踏上九曲回廓,只要走过回廓,登阶而上,就能进入后阁正殿,面谒天子了。
当诸葛丰走到一半时,迎面走来一人,负手昂然,施施而行,一个人就把回廓道占了大半。
诸葛丰眼睛先是一眯,慢慢瞪圆——陈汤!
满朝文武,诸葛丰最鄙视的就是陈汤。然而,就是这个他最看不起的人,居然得以封侯,爵位在他之上!尤其令人不能忍的是,这都是通过欺君矫旨等卑鄙手段得到的……不忠不孝,无君无父,这就是诸葛丰对陈汤的评价。不管是从道德层面,还是从他本身的职责而言,这样的人,绝对是他的严打对象。
可惜陈汤在曲宣驻守,无诏不得入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