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狼》第232章


那些自诩为名将的人,哪个是聪明人。”
“武将里面像齐景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朱棣说到这里就叹了口气,“朕不该怀疑他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在哪里?”
————
北平周围新添了一个村庄,而整个村庄的土地都已经被京师的奉天侯买下来了。
名字也改了,叫什么地球村。
村庄里面都不像个村庄的样子,没有什么土房子,里面全是忙碌的工人,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机器。
有好奇的人来看过,当时被吓到了,一个瘦弱的人,只需要轻轻的拽一下那个机器的绳子,就能提起几百斤的巨石。
还有那些灰色的黏糊糊的东西,凝固了之后竟然和石头一样坚硬。
还有那些画的眼花缭乱的图纸,上面像是建筑,但是又不像。
总之,整个地球村是个神秘的地方。
里面即将建一个奉天侯府,也将建起一个皇家军事学院。
听说这个皇家军事学院不必交学费,只需要通过它的入学考试就行,剩下的开销都会由学校负责。
这让那些贫苦人家,看到了希望。
军事学院就军事学院呗,这年头能免费上学,那就是天上掉馅饼,更何况还是冠的皇家的名字。
吴有福和吴有才今天是来地球村检验成果的,现在他们两个是大科学家,每个月的月钱就十两银子,更不用说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齐景给的奖励了。
现在都是富豪了,出来一趟自然是不容易,尤其是巡视建房子这种小事情。
现在干事情都是军工厂的老人们,对这一套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是还是不能马虎,毕竟是齐景住的地方,也很有可能是自己以后住的地方,听说老师们都会在学院里有专门的宿舍。
————
奉天侯现在可是大明朝的风云人物,为啥说是风云人物呢,那是因为各地的说书人都把他的故事添油加醋说个不停。
所有人都对齐景好奇很,征北大元帅当的好好,忽然就被弹劾了,然后忽然就辞职不干了,这种耍小性子的事情居然当今皇帝陛下居然什么惩罚都没有实施。
这就给百姓们足够想象的空间了,从齐景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想象,加上自己道听途说的乱七八糟事情,关于齐景的版本,没有八百,也有一千了。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齐景听着朱高煦哈哈大笑的重复着京师关于自己的故事版本,非常不要脸的对此评价到。
听到朱高煦和朱高炽哥俩同时翻了个白眼。
“高炽,你真的要跟我们两个走?”齐景还是有点不同意朱高炽跟着自己去北平。
齐景决定要从前线回来的时候就派人通知了朱高煦让他先回京师,两个人在京师碰面,以避免不必要的流言。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定了,但也意味着哥三个的行为就更受拘束了。
“这边也没有什么事情,父皇处理就好了,本来我就是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听政。”朱高炽无所谓的耸耸肩膀,“倒不如先去北平帮你们两个做好未来迁都的准备。”
“啊,对了,我听父皇说,他明天就要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景子,你说,朝堂上是不是会炸了?”朱高炽恶意的眨眨眼睛。
齐景闻言叹了口气,“不是会不会,是一定会,明天陛下一宣布,稍微聪明点的人,都能会出来是个什么意思了。”
第三百四十章 北京之行(4)
朱高炽和朱高煦本来今天是要去上朝的,却被齐景死死的按住。
今天朱棣就要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了,这哥俩傻不愣登的去了满朝堂的炮火怕是就都冲他们去了。
把北平改为北京本来是应该没有什么波折的,不就是改个名字而已,随了皇帝的性子就得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不一样了,自己要去京师,带走了一大批的人,可以说几乎把朝阳堂的重心和小半个朝堂的重心都带去了京师。
朱棣再一宣布改名字,应该没有人不会看不出来,朱棣是个什么意思把。
今天是大朝会,郑和拉长了调子,百官就伴着朝阳初升的光芒缓缓走进了奉天殿。
朱棣头上的十二冕疏盖住了脸上的表情。
“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郑和的声音很阳刚,一丝一毫的阴柔都没有,百官一开始还不习惯郑和的语气,因为从前的太监的声音总是尖尖的,让人听得就很舒服,舒服的想睡觉。
而郑和的声音从来都是肃穆的,听得文官心里一颤,听得武将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大军之中。
还是从前一样,杨士奇第一个出班总结一下最近朝廷的功绩,念了一些地方上奏的重要奏疏。
接下来就是杨荣发话了,说了一些弊端,报告了一些地方遭受了灾年。
朱棣同百官讨论一下解决方法,然后做出了决定之后就让秘书监的人拟成圣旨,实行下去。
杂事处理完了,郑和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朱棣,朱棣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郑和就轻咳一声,向前一步。
“召曰:北平乃为朕做藩王之封地,北方之枢纽,国朝之重地,朕自登基以来,常念北平之风土人情,故,特赐北平改为北京。钦此!”
杨士奇在郑和刚念完连圣旨都没有合上的时候就站在百官中大喊道,“陛下,此事还有待商议!”
杨士奇这个后悔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茬,朱棣这是给百官摆了一道啊!
本以为朱棣同意齐景去北平是被放逐了,后来太子和汉王也要去,再后来小半个朝堂也要去,虽然自己感觉到了不妥,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看来自己真的是傻了,朱棣那么惯着齐景,就凭庄敬和朱高燧的奏疏怎么可能就放逐齐景去京师,这一切就是个套,套的就是我们这些傻子。
朱棣在杨士奇说话的时候,嘴角微微的勾了一下,现在反对,晚了,朕之前让齐景去北平的圣旨你们早就同意了,让太子汉王还有那些年轻官员一起去的圣旨也都下完了,这个改不改名字的圣旨,你们同不同意其实都没有什么影响了。
北平的班底在之前都已经安排妥了,哪怕就放走齐景一个,他也能把朕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的。
温水煮青蛙,这是齐景的高招。
先从放逐齐景开始,给百官一个错觉,那就是朕想要放逐齐景去北平清醒清醒,然后等风头过来,再宣布太子汉王以思念北平为理由跟着去,然后再同意苏巍和那些年轻官员。
一点一点的提高温度,让百官沉浸在小小的疑惑中慢慢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不全部一次放出所有的消息,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慢慢的一条条宣布,等到最后抛出重弹,就算反应过来都已经煮熟了。
更何况自己又不是什么会乖乖听百官劝谏的皇帝。
当年自己登基的时候,纪纲杀的人,染红了秦淮河的事情,想着这些人,都不会忘记了吧。
纪纲?朱棣想起了这个狗腿子,似乎已经在大理寺关了一段时间了,嗯,庄敬不太会揣摩自己的意思,用着不顺手,改天找个理由把纪纲捞出来吧,这个庄敬实在不会看眼色。
身边总要有个拍马屁的狗腿子嘛,不然总是杨士奇这些个和自己对着干的忠臣,或者齐景这种油嘴滑舌像泥鳅一样的小混蛋,自己总要一天会被气死。
“陛下!陛下!”杨士奇愤怒的大喝一声,自己刚才滔滔不绝的说了那么多,抬头一看,朱棣竟然正在神游,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恐怕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
朱棣有些尴尬的看着杨士奇,他确实是很倚重杨士奇,这样的既重心又能做事的臣子非常难得,但是自己刚才确实是一句话都没有听到。
“咳咳,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朕自登基以来,从未对北平有过关照,这一点,朕心里常有愧疚。”
朱棣叹了口气,他这话说的是实话,他登基的时候下了一道减免江南重赋的圣旨,在齐景结婚的时候下了一道免税一年的圣旨,对北平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照。
北平毕竟是朱棣起兵之地,但是朱棣为了避嫌从来没有给过北平什么好处。
“这……”杨士奇闻言也有点为难了,他知道皇帝说得是实话,按照以往王朝的情况来看,每个起兵造反成功的,都会对自己起兵之地采取很优待的政策。
虽然说朱棣是造反成功的有些不敬,但是这就是事实,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事实。
“这次改北平为北京,就是朕对北平百姓和官员的一些补偿,实际的没有,不能连口头上都委屈他们吧。”朱棣叹了口气,“再说,奉天侯日后怕是也要在北平安家,朕也不能苦了这个为王朝南征北战的臣子吧。”
要是齐景在这里,他一定会选择掐死朱棣这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