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三国豪杰》第128章


文丑此战死于关羽的刀下,但是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似乎关羽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更无从斩杀文丑。
这一战曹操胜在随机应变和军纪严明上。首先,此战对袁绍军来说是追击战,但对曹操来说则是一个突发情况,类似于遭遇战。曹操带着辎重正往回走,没想到袁军追上来了,袁军有备而来,而曹操无备。但是他能随机应变,立刻想到以辎重饵敌。这是“急智”,也是智谋的一种表现形式。曹操一生“多智”,尤其不乏“急智”,官渡之战时,他的身体状态处于最佳时期,头脑也很灵活,判断准确,决策英明,全不似后来那个得陇不望蜀的曹操。
其次,袁军不听主将号令,军纪涣散,冲上来就抢辎重。相比之下曹军就纪律严明得多了:追兵已到,但主帅下令解鞍放马,大家虽然不理解,可还是执行了;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可是主帅没有命令,大家就不敢上马出击。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优劣,文丑果然不是曹操的对手,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军纪就相当于主将统兵的一项基本功,基本功是否过硬在平时可能无关紧要,但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出它的重要性了。其实袁军完全没必要急着抢这些辎重,如果他们能击败曹操,这些东西还不一样都是他们的?到那时就不用抢了,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何必急在一时呢?军纪如此,想不败都难!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大将,“河北四庭柱”重要成员,他们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张郃是曹魏的重要将领,是民间传说曹魏的“五虎大将”之一,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他在“河北四庭柱”的排名仅次于颜良、文丑,名列第三。从张郃后来叱咤沙场的神勇不难想象出颜良、文丑的战斗力。说来也怪,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被称为“河北四庭柱”的四员猛将,个个骁勇善战,到头来却没有一个善终,都先后阵亡于两军阵前,这大概就是做武将的宿命吧?颜良、文丑这样勇猛的两员上将在接连两战中先后战败被杀,这对袁绍及其全军上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对士气的影响更加难以估量,“绍军大震”。
这又给了袁绍一个警告,这一回他多少有所醒悟。于是袁绍改变了以前那种咄咄逼人的打法,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向前推进。他进军阳武,而曹操则兵屯官渡。阳武在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东南,官渡在郑州中牟县东北,那里曾有很多与此战有关的古迹,比如曹公垒、官渡台。顺便说一句,中牟县是曹操同志的福地,当年他离开董卓逃亡的时候,就在中牟县被地方官抓获,多亏了县功曹认为他是个英雄,向县令(不是《三国演义》里的陈宫)说情释放了他。在这样一个福地作战,曹操还是有一些心理优势的。
还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下,那就是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是多少。《三国演义》说袁绍大军七十万,连营九十里,曹操率大军七万迎敌,双方的人数比是10:1;《三国志》则说袁绍共有“众数十万”,这次进兵官渡从中选了“精卒十万,骑万匹”,就是说此战袁绍投入了十万精兵,而曹操“兵不满万”,并且还“伤者十二三”,这不到一万的士卒里面还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的伤兵,双方人数大体的比例还是10:1。
这两组数字相差甚远,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比较准确的呢?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六节
(更新时间:2007…8…5 16:07:00 本章字数:2304)
毫无疑问,《三国演义》的数字夸大了袁绍的实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若要突出某一方的强大就极力渲染,以至于有些过分。七十万大军,这是个什么概念?那得多少人?别的不说,单是后勤供给就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古时候科技不发达,通讯尤其不便,要调动七十万大军谈何容易!要让七十万人整齐划一,共同进退,如心使臂那样灵活协调,几乎不可能。事实上纵观所有古代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真正超过十万人的都很少。
《三国志》记载的人数似乎也不可信,它所说的曹操的军队太少了。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也驳斥了这种观点,他承认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同时也认为曹操不会只带那么点人马来抵挡袁绍。他还引用同是《三国志》的一段记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三国志锺繇传》说,官渡之战时锺繇奉命为前线的曹军送去了二千匹马,但《三国志魏武帝纪》和《世语》却都记载曹操此时在前线只有六百左右骑兵。那这样一来,多出来的这些战马哪去了呢?
所以说以上两组数字对双方参战人数的记载似乎不太准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朝人,晋源自于魏,他这样记载可能也是为了给曹操脸上贴金。另外这两组数字交待的双方人数比都为10:1,这个比例好像也不准。双方人数确实相差甚远,但应该还没达到10:1。袁绍虽然才略不及曹操,但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他十倍于敌人还不能彻底取胜,很难想象他是怎样称雄北方的。裴松之认为兵法上说“十则围之”,如果袁绍军队真的十倍于曹操,那他一定会力争形成包围圈,围歼曹军。但所有史书都没有袁绍企图包围曹操的记载,只是说他强力推进,力求双方主力对决。因此裴松之认为,袁绍军队虽然远多于曹操,但还没到十倍于敌的程度。
项飞以前曾看过一篇文章(忘了题目和作者),该文说现在史学界能够接受并认可的双方参战人数是:曹军两万人左右,袁军十余万人。文章没给出推理过程,也没有解释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但项飞本人也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如果哪位书友有详细的资料,还请不吝赐教。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不需争辩的,那就是此战袁绍投入的兵力远多于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袁绍大军开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逼近官渡,“连营稍前,依沙墸停魇铩保懿僖卜直苤杉懿俚娜寺砭换崽伲K接执蛄思刚蹋饧复味际窃苁ち耍懿僦缓猛耸卮笥辉俪稣健?br /> 这才是袁绍想象的官渡之战的样子,看到战局进展顺利,他不禁有些得意。就在这时,分不出眉眼高低的沮授又来提建议了。他说,我军人马虽多但不及敌军勇猛,敌军的粮食和军资却不如我军充足。所以敌人想要速战速决,而对我军有利的则是持久战。因此我们“宜徐持久,旷以日月”,与敌人拼消耗,这才是万全之策。袁绍这烦!刚打了几场顺心的仗,你就又来了!恨得袁绍坚决不用沮授的建议。其实沮授这个建议还是他以前的一贯主张,即不赞成以决战的形式解决曹操,而是主张打持久战、消耗战。以前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袁绍就听不进去,现在仗打得这么顺,把曹操压缩到官渡一带,袁绍就更听不进这个建议了。
袁绍见曹操躲在大营不肯出战,就下令强攻。这时他的“谋主”之一的许攸攸提出个建议,他说您不用在这儿跟曹操拼命,派一支人马跟他相持,另派大军突袭许都,曹军一下子就得溃败;就算他不败,也会让他首尾难顾,疲于奔命,“破之必也”。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所谓兵法就是“奇道”和“正道”相结合的“诡道”,许攸这一计就是“奇道”。可惜袁绍不能用,他说:“吾要当先围取之。”看来袁绍也和曹操较上劲了,非先灭了曹操不可,别的都好说。许攸闻言大怒,许攸也是,作为谋士提建议是职责所在,至于用不用就是主公的决定了,用不着生气。许攸的“怒”在当时还没什么,后来却成了此战胜负的关键。
袁绍不同意许攸的建议还有一个原因。远在江东的孙策见两雄相争,觉得有机可趁,就主动联系袁绍,表示愿意趁着曹操后方空虚偷袭许都。应该说孙策这个时机选择得很好,以孙策之能,此计若是得行,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了。既然有这样一个能打的帮手出力,自然用不着袁绍亲自偷袭许都了。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孙策还没来得及发兵就遇刺了,不久去世,曹操算是侥幸躲过一劫。尽管孙策没帮上忙,但袁绍对曹操后方的统战工作却没停止,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汝南黄巾军残余势力刘辟背叛曹操,就得到了袁绍的资助和扶持。一时之间,曹操后方警报频传,前线又不断吃紧,形势非常不妙。
此时的曹军就像狂风暴雨里的一叶小舟,在风浪里起伏不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