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才子》第171章


不过清闲也是需要代价的,原本每日只有一份的午餐,由于李硕的利诱和贿赂变成了三份。
每天四菜一汤绝不重样,直教人欲罢不能。一连半个月,李淳风与吕才竟然胖了好几斤。
吃人嘴短显然是在任何时代都通用的,至少李硕的偷懒已经是布政坊公开的秘密了。
一个月后……
吕才,李淳风参照经史,分别为各书作叙,共成四十七卷。
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完整的阴阳论。
接下来就是拓印和传播了。
相比与编纂书籍,这书籍印刷更是慢到令人发指。
虽然在这里也很清闲,但和家里的浴室摇椅比起来,李硕很明显,一天也不能等了。
所以,他准备搞一个大事情。不过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开展。将其利益最大化,这才是李硕的宗旨。
软磨硬泡了半天后,李硕终于以一桌宴席为代价,拿下了吕才与李淳风,成功翘班。
……
长安城的一间小茶馆,看着壶里咕嘟冒泡的煮茶,李硕嫌弃的挪了挪屁股。
正好这时,许敬宗信步走了进来,先是恭敬的朝李硕施了一礼。才道:“见过大人,不知召下官来所谓何事?”
李硕笑眯眯的道:“有件天大的好事,不知道你愿不愿做。”
“啊?”许敬宗有点短短路,随后惊恐的看着李硕的表情。是个人都知道,只要李硕漏出了这样的表情,那就代表他要坑人了。
然而,一番谈论下来,许敬宗不淡定了,从最初的茫然,到激动的胡子飞起,脸色迅速涨红。
“大人,这活字印刷可是好东西啊!好东西啊!造福了咱们大唐多少读书人,若是此事能成,以后大唐的读书人都得为公子立下长生牌位……”
这绝对是大好事一件!若是能够办成,加官进爵那是不在话下。虽然大功仍是李硕的。但是这推广传播之功无疑是李硕想要让他了。
说完许敬宗很爽快的便一鞠到底,道:“下官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李硕翻了翻白眼,一把揪住他的胳膊:“八字还没一撇呢,别着急,这件事情需要慢慢合计。”
许敬宗这才从激动中清醒过来,随即老脸闪过一丝尴尬,急忙点头称是。
“既然大人想要将这一件‘利器’公布于众,那世家贵族恐怕是绕不过去了。而且就算是陛下封赏大人,他们也会尽全力阻挠的。”
这便是李硕担心的一点,之所以找许敬宗来,就是因为他脑子好使,想要商量一下可行之策。
忽然,李硕好似看到一块金砖一边,两眼放光道:“那若是我们把这活字印刷作为己用呢?”
许敬宗不说话了,只看了李硕一眼,目光像在看疯子,显然他的价值观与李硕的价值观很冲突。
作为己用?难道和银钱比起来,官位就这么不值钱吗?
这活字印刷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比较坚硬的铅块,将一个个字模刻印出来,再用铁框排版就好。
没用几天,李硕便让人做好了四五套样板,兴冲冲的筹划着自己的发财大计。
*******************************************************
十天后,长安城的西市上,忽然多出了一个名叫‘凌烟阁’的书店。
和平常的书店相比,这家店除了招牌响亮一点,装修风格另类一点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几书店里的书很多……
以现在的刊印水准,一般的书店,每样书籍也能有个十几本就算不错的了。然而这个书店则不然,不仅书的种类繁多,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每本书籍,都有数十本甚至数百本之多。
一时间,所有长安城里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纷纷赶来凌烟阁一探究竟。
若说是万人空巷倒是有些过了,但人潮拥挤还是很中肯的。仅仅半个时辰,凌烟阁里的书籍就被洗劫一空。
对于文人来说,身份和书籍一样重要。相比于身份,书籍的诱惑里更是直观的。
书店的对面酒楼里,一件优雅的包厢中,正坐着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老者正是大唐名相长孙无忌,看了眼下方拥挤的人流,笑道:“李大人不仅才华出众,这做生意的本领也是厉害的紧啊!”
满面春风的李硕,笑盈盈的摆摆手:“丞相谬赞了,混口饭吃而已。”
深知李硕那不要脸的习性,长孙无忌直接问道:“可是老夫还是不明白,李大人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刊印出这么多书籍的?”
“商业机密,商业机密……小子可就指着这个混饭吃的,丞相不会是想夺人所爱吧。”李硕一脸萌萌哒的看着长孙无忌。
若论不要脸,长孙无忌显然也是个中翘楚,轻笑道:“但老夫奉献了这么多的书籍样本,李大人就准备一句感谢就将老夫打发了?”
李硕装作听不懂似得挑挑眉:“下官不是已经以万贯作为酬谢了吗?”
而长孙无忌的回答更是大义凌然:“书乃是文人之根本,岂是区区银钱就可衡量的!”
紧接着又道:“既然李大人非要用银钱来衡量学问的话,那又岂是区区万贯就可比拟的!”
李硕顿时两眼一横,很粗鲁的打断,哭丧着脸道:“行了,行了。那您说……要多少合适……”
第217章:一夜闻名(第一更~~~~)
对于李硕来讲,人生中最痛苦的两件事,一是被李世民扔到河里喂王八,二是被人惦记了家里的铜板。
而长孙无忌绝对有办法,让李硕在一天之内将两件事情全部享受一遍。
他之所以去找长孙无忌借书,倒不是说别人家里就没有书籍可用了。原本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情与长孙无忌缓和一下之前的尴尬气氛。
毕竟人家刚刚和自己的外甥闹僵了,而且日后他们也会同座一条船。那二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
最终,李硕以四六的分成结束了这个话题,李家出技术拿六成,长孙家出人力物力,拿四成。
其实二人都知道,谁拿多少分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态度。不管是因为利益还是政治方向。
自今日起,李家与长孙家成功结成了盟友。
************
长安城悄然流传着一个神话。
不错,就是神话。
西市的凌烟阁书店,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焦点,那个叫做李硕的年轻人,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凌烟阁的火爆,不仅是因为它种类齐全的书籍。也不是因为数量之大的存书。
更重要的是,凌烟阁可以帮助文人著书。若是在以往,刊印资源贫乏的时代,想要出一本书那简直是天方夜谈。
先不说需要的数量之大,单单是那高额的刊印费用,就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印的少了没效果,可印的多了,代价太大。
然而就在这种境况下,凌烟阁却放出了一个劲爆的消息。
无论任何书拿过去,两日内印好,字迹清晰,纸页留香,无论排版还是字体皆是上乘,更难得的是价格公道。
出书,两千年来都是文人的梦想,看着自己的学术成果印制成书,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长安城的文人由开始的不相信,慢慢到好奇,最后亲身一试……
沸腾了,至少长安城的文人圈子沸腾了。
凌烟阁书店数日之内门庭若市,无数文人蜂拥而至。
进店的不止是文人,还有很多同行,拐弯抹角的打听此店印书为何如此快速,掌柜只是呵呵的笑,笑容里满是得瑟,但打死也不说。
虽然他们不知道刊印的秘密,但所有人都知道,李硕这个名字是和凌烟阁绑在一起的。
直到后来,不管李硕走到那里,只要遇见了穿长衫的学子,都会向着李硕鞠躬一礼,以示崇拜与尊敬。
长安城里印书的生意很是火爆,连凌烟阁的茶叶生意都受到了影响。和书本比起来显然喝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些文人墨客争相涌入凌烟阁书店,有点实力的,便买来回家看。
而那些家境平寒的寒门子弟,则是小心翼翼的看一会,然后在被赶出来之前,重新放好在书架上。
百废待兴的年代里,文人和百姓们最渴望得到的,莫过于知识了。
以至于后来,凌烟阁几乎每日都人满为患,一大批寒门学子仿佛看到了前路的曙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目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