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才子》第187章


就算能用,看李世民那一脸正式的样子,李硕也会作死的……
按规矩,表字一般要由父母长辈取,然而李硕是个孤儿,所以这取表字的责任自然便落在李世民的身上。
其他人倒是也能取,不过有面前的这位大神,估计没有哪个人愿意出这种风头的。
李硕乖巧萌萌哒看着李世民,站得笔直,道:“陛下乃是天子,是所有大唐百姓的父母,自然也就是微臣父母,微臣斗胆,请求陛下赐名。”
李世民轻捋长须,露出甚是欣慰的神色。
在座的这些文武大臣们纷纷鄙夷的看了眼李硕,心中却很是嫉妒,为啥这小子就能把一句马匹话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呢……
沉吟许久,李世民捋须缓缓道:“爱卿虽然年纪尚浅,但已是我大唐朝堂上不可多得的人才,造火药,保洛阳,退突厥,印书术……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尔之才华,朕深信不疑,只盼你日后为官身正心正,勿入歧途。而且爱卿不仅才华绝伦,在诗文上更是颇有造诣,你之前那些诗作,朕也揽阅过些许,说是流芳百世也亦不为过。
我大唐的少年英才不仅有雄才大略,更是诗文绝冠,朕便赐你一‘文’字,愿你日后能够倾尽腹中文华,为我大唐守土开疆,造福黎民。
朕,今日便为你取表字为‘子文’。”
“子文……”
李硕喃喃念叨了两遍后满脸黑线。
这寓意倒是挺好的,就是这表字似乎有些不大吉利吧……曹操的三儿子貌似就是字‘子文’吧?
这就很尴尬了,那孙子最后可是被曹丕整得都不像个人样了。自己还叫这么个名字……
抬头望向李世民,随后展颜朝他一笑,然后拜道:“李子文叩谢陛下!”
至此,行冠礼成。
至于要求李世民换个名字这件事,还是想想算了吧……他怕李世民听了以后,活不过李治上台了怎么办?
……
正事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该主家宴请宾客了。一干文臣武将纷纷收起肃穆的神情,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硕。
李家的饭食那可是在长安权贵圈子里出了名的。程咬金牛进达这些和李硕比较亲近的,更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勒索李家两个厨子。
不过向房玄龄这些文臣倒是很收敛,并没有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来。估计他们也是觉得堂堂权贵要道别人家要饭这件事很失颜面吧……
也幸好他们要脸,否则李家就只能改成厨师培训学校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严肃的表情,捋须笑道:“既已礼成,爱卿接下来是不是就该宴请宾客了?早就听说李家的饭食乃是长安一绝,就连雉奴也夸赞不已,今日朕可要好好尝尝”
老天……你确定这是大唐盛世?面前的这个笑的无耻的人就是传说中的千古一帝?
为何这大唐的君臣都喜欢坑他一个人……
无奈……李硕只好领着众人来到李家,一进门就急忙吩咐开席。
李家上下也早已准备就绪,等到李硕一声令下,满院子的下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李硕坐在正堂上首,李硕陪坐一边。
而此时下首的程咬金却是不乐意了,用那破锣嗓子喊道:“小娃子忒不实诚,我等作为宾客,你却连杯酒都不给上,净是茶水。是什么意思!”
呸!哪次你一来不是把我家的酒窖搬空,还好意思说我不厚道?
李硕一脸无辜的笑道:“程国公说的是哪里话,这可是凌烟阁上好的白衣醉,比酒可金贵多了。”
李世民倒是无所谓,笑眯眯的喝着茶,看着自己的臣子们拌嘴,心情很是舒畅。
程咬金砸吧砸吧嘴,佯骂道:“堂堂大唐县侯,竟然与商贾为伍,你也好意思说的出口。一杯破茶水你也好意思卖那么贵?老夫可不是那些满肚子酸水儿的文人,快点上酒!”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然而在场的那些文官却不乐意了,长孙无忌脸色一黑,冷道:“老匹夫,口放厥词!你才是腹中空空尽是酸水。”
房玄龄也是怒目瞪圆看着程咬金,若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那孙子,估计早就冲上去踹歪那张欠扁的脸了。
而李世民更是尴尬,他可是能文能武的全才,这下可好,手中端着茶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只好怒视着李硕。
这关我什么事儿……李硕一脸委屈……
牛进达大笑一声,道:“行了!都多大的人了,收敛点!别让那小子看了你们这些老不死的笑话。”
完了!李硕顿时感觉背后一凉。果不其然,众人顿时停下了骂战,纷纷怒视着李硕,好似李硕偷看了他们和小丫鬟羞羞了似得。
“我……我冤枉啊!”李硕瞪着一双小眼睛,满脸委屈的看着众人,恨不得当场来一出‘窦娥冤’。
……
一顿酒宴从正午吃到黄昏,李家的厨子知道陛下来了,也是很给力,使出了浑身解数,加上李硕之前的亲自指导,每一道菜都是新奇加味美。
好不容易送走一顿瘟神,李硕虚脱了一般躺在了卧榻上。萧白衣轻轻的走了出来,端着一杯醒酒茶走到他身边。
“累坏了吧。”
“可不是,那些人那里是权贵啊,分明就是土匪!”在自己家关上门,李硕终于可以狠狠的吐槽一次了。
萧白衣笑了笑,洁白的玉手从背后伸出,一只桃花出现了李硕面前。
李硕微微一愣,如今桃子都烂透了,那里还来的桃花?
不禁好奇道:“这个月份哪里来的桃花?”
萧白衣莞尔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还有这个。”
丝帕上赫然写着一首诗,那秀娟的笔记,灵动中带着一丝抚媚,如春风一般,打开了李硕的记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别样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238章:公主出关(上)
这在个权贵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或许离奇诡异,或许艰难凶险。
但无论是哪一种,必定都是一番生与死的较量。成王败寇之下,多少英雄埋骨他乡,多少神话百世流芳。
李硕不愿做英雄,英雄这个人设太悲哀了,往往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因为凡是被成为英雄的,大多都是脑子一根筋。
一连半个月,李家的藏书阁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建成。紧随其后太原王氏的藏书阁也同样建好。
表面上这是太原王氏建造的,但局内人都清楚,虽然世家势力庞大,但仅凭一个太原王氏就想填满藏书阁,那也是妄想。
要知道,李硕可是拥有活字印刷术的,并且不知道从哪来弄来了许多古今名迹。不仅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隐隐占了上乘。
世家想要打垮李硕,李硕同样也想要拖垮世家。这场持久的战役,从这一刻开始,正是拉开了序幕。
躺在阴凉的树下,喝着冰凉的葡萄酿,李硕舒爽的出了口气。娘的,这才是生活嘛,干嘛要争来抢去的呢?大家一起喝个小酒,斗个地主不是很好吗?
藏书阁开馆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十六,五姓七宗的藏书阁也同样选择在这一天开馆。无色无味的硝烟,弥漫在长安城上空。
而在这场战役打响之前,长安城的舆论却又被另一件事情占据主道。
文成公主要与吐蕃和亲了!
日子定在了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算是一个同庆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不用上朝,官员不用就班。然而因为这该死的吐蕃和亲,大家为数不多的假期全部泡汤。
估计这个时候应该有很多官员已经开始暗骂吐蕃不要脸了。
反正李硕很随意,十分随意。反正是不是重阳节他也一样旷工,一样翘班,一样调戏萧白衣。
不过重阳日对于很多大唐人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一天大家可以一起登高、插茱萸以辟邪。虽只是一项古老的习俗,但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相信的。
一些文人雅士也会于重阳时,邀朋赏菊,置酒赋诗,其乐融融。
人们外出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的‘簪菊’称为流传很久的习俗。
当听到这个习俗后,李硕不再无所谓了,而是暗自庆幸起来。若不是吐蕃和亲,到那天,他一定少不了被程处默、牛师赞、房遗爱那些小子摁在地上插菊花。
想想被几个大男人插上满身的菊花,那酸爽……简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