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宏图》第551章


“一群乳臭味干的毛孩子罢了,除了符老狼和高白马两个之外,其他人都不必关注!”大将张俊上前数步,不耐烦地打断。“陛下,末将愿领三万兵马,一探伪周虚实!”
“常克功领兵去救郭威的小命儿,泽潞两州正好空虚。此刻,的确是南下的最好时候!”大将胡得功也上前一步,主动请缨。“末将愿令一万兵马做前锋,替陛下夺了潞州!毁了常思的老巢!”
“儿臣也愿意领一哨兵马,去取赵州!”三皇子刘镐早就忘记了当年所吃的亏,也叫嚣着上前凑热闹。
“取赵州不如取府州,趁机将折家连根拔了,可断伪周一臂!”四皇子刘锴不甘居于刘镐身后,跳出来大声嚷嚷。
“陛下,伐丧,不祥!”右相卫融处事谨慎,听武将们越说越轻松,赶紧上前半步,冲着刘崇深深施礼,“况且马上就是冬天,城外不可久居。泽潞两州的守军,只要闭门不出,就能令王师徒劳而返!”
“什么伐丧不祥?那郭家雀乃谋反篡逆之辈,老天爷收了他,是因为他恶贯满盈!岂可真的拿他当作一国之君?”兵部尚书马原素来跟卫融不睦,出言针锋相对。
“陛下,那郭家雀儿虽然得国不正,却有遗恩于中原之民。我等岂能因为私仇,就小瞧了他在中原文武和百姓之间的威信?万一引得中原军民同仇敌忾,我军即便有雄师百万,恐怕也难过黄河半步!”翰林学士郭无为见状,立刻出马给卫融帮腔,
“不过黄河,至少能拿下整个河东?”
“拿下地盘,拿不下人心,地盘又怎么可能保得住?”
“敢暗通敌国者,族诛!”
“这些年,几位杀的人还少么?百姓们还不是一瞅到机会,就拖家带口往难免逃?”
……
转眼间,文臣和武将们就争执了起来。吵得房梁上簌簌土落!
“够了,有完没完!尔等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刘崇被吵得头大如斗,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大声断喝。“”
争执声嘎然而止,文臣们都红了脸,讪讪地退回原位。以张元徵为首的武将们,也觉得好生无趣。齐齐向刘崇抱了下拳,口中说道,“末将知错,请陛下息怒”然后也低着头重新站在了御书案两旁。
刘崇默默地等众人都站直站稳,手扶桌案,喘息着补充,“朕不在乎什么伐丧不伐丧,朕也不在乎能不能得民心。朕只在乎,能不能给朕的长子报仇。所以,这兵,一定要出。只是今年冬天出,还是开了春之后再出而已!”
他,原本就没想过当皇帝,更没想过当一个圣明天子。是四年前,郭威篡夺了他侄儿的皇位,又骗走了他的儿子,才让他不得不自立为帝。他之所以当皇帝,是为了复家国之仇,不是为了拯救万民,更不是为了一统九州。所以,只要能报仇,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
“冬日发兵,士卒手脚都容易生冻疮,亦容易得伤风。当年幽州韩氏就是因此而吃了败仗,平白成就了姓郑的竖子之名!”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枢密副使赵华的想法,其实跟卫融等文官差不多。但表达方式和话语所起到的效果,却跟卫融等人先前截然相反。
当年幽州韩氏的数万大军,被郑子明带着几千乡勇拖垮的例子,北汉君臣都不止一次揣摩过,当然明白其中最关键处在哪。当即,刘崇眼睛的红色,快速消退。将目光转向武将之首张元徵,沉声询问:“张枢密,你以为如何?今冬发兵,有必胜的把握么?”
甭看先前跟卫融等文官吵得凶,到了该认真的时候,张元徵却立刻谨慎了起来。斟酌再三,出列向刘崇拱手,“冬天出兵的话,拿下潞州,问题不大。全取泽潞两州,恐怕会有些困难。至于攻入汴梁,陛下,请恕末将直言,光凭我大汉一国之力,即便把出兵的时间拖到明年春天,依旧没有丝毫可能!”
“那你……”刘崇气得两眼一瞪,本能地就想质问张元徵先前跟文官们针锋相对时,怎么把气焰那么旺盛?但话到了嘴边上,却又忽然失去了质问兴趣,摇摇头,叹息着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干脆直说吧,没必要跟朕绕弯子!朕不想抢谁的地盘,朕只想尽早将郭威从坟里扒出来,挫骨扬灰!”
“连横!”张元徵虽然是武将出身,心思却比许多文官还灵活。咬了咬牙,大声回应,“此前末将等人所提的先取潞州或者府州,然后再一步步寻机向南蚕食,乃是最稳妥的办法。既然陛下等不及,那就趁着郭荣小儿刚刚登上皇位,无暇他顾之机,派遣使节,联合大辽、孟蜀、南唐和幽州韩氏,明年开春,四家共伐伪周!”
注:终章了,大约还有两三节就结束。大家晚安。
第十一章 三生(二)
“臣附议,五家伐周,定可将郭氏一族连根诛灭!”枢密副使赵华眼神一亮,果断在张元徵身后表示赞同。顺势,还隐隐点明了张元徵不识数的事实。
张元徵也不计较,笑了笑,低声补充道:“幽州韩氏乃辽国养的一头恶犬,当然不能单独算一家。只要大辽皇帝愿意出兵,幽州韩氏愿意出兵得出,不愿意出兵也得出!”
“还是单独派人跟韩匡嗣打声招呼为好,否则,其难免会出工不出力!”赵华脸色微微一红,笑着提议。
他二人分别是武将和文臣之首,既然意见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其他文武心中纵有疑虑,也不方便当众再说出来了。于是乎,今日的廷议很快就定了调,冬天时暂且按兵不动,积聚力量,同时派遣使节连横各国。力争在明年开春时,无路大军多头并进,攻入汴梁,分了“伪周”的如画江山。
这个策略可行性很高,然而执行起来,却颇费力气。
首先,北汉只与另外四家当中的辽国、幽州接壤,想要跟西蜀、南唐联络,必须绕过大周的地盘。
其次,眼下辽国的内乱虽然已经结束,天顺皇帝耶律璟,却没有任何实权。大辽的内政外交,全掌握在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之手。而那耶律屋质害怕自己成为史弘肇第二,轻易不敢离开驻地半步。所以,辽国即使出兵,可供派遣的兵马数量也非常有限,想重来一次耶律德光入汴,短时间内绝无可能。
再次,就是保密问题了。大辽国的高官里头,有很多都是游牧部落酋长,心中压根儿不存在保密这个概念。而这几年沧州跟辽国各部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任何事情只要部落头领们知道了,用不了几天,沧州那边就会知道,消息传得比奔马都快!
五家相约伐周的消息既然传到了沧州,就不可能不在最短时间被送往汴梁。大周皇帝柴荣闻听,勃然大怒。立刻就将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请入皇宫,共同商量应对方略。
他虽然在登基之时,得到了符彦卿、高行周、常思、冯道、白文珂等一干老臣的联手拥戴,但毕竟才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威信还远远没有竖立得起来,更无法做到像传说中那样一言九鼎。因此,情况刚刚由张永德介绍完毕,底下的文武官员,立刻就分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派。
符彦卿和高行周都已经返回各自的封地,武将自然由资格最老的常思为首,擦拳磨掌,要与来犯各路敌军决一死战。只要大周能将五家入侵者一一击败,就可以趁势发起反攻,北上燕云,南下吴越,西入巴蜀。即便再不济,也能逆势攻入太原,彻底解决掉刘崇父子这一路隐患!
而大多数文官,则以冯道为首,坚定地认为,先主郭威刚刚逝世,王峻和王殷的叛乱也刚刚平息,大周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仓促与多路敌军交战,实乃下下之策。最好的选择是,分头送给辽国、孟蜀、南唐一些好处,令伪汉的谋划彻底落空。然后花费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实力,待国内百业俱兴之后,才可出兵先灭北汉,再图南唐、孟蜀;待将腹背之敌挨个消灭干净之后,再起倾国之兵,与契丹决一死战!
当然,也有个别文官如范质、吕余庆等,想法更倾向于常思。但与冯道、魏仁浦等老臣比起来,他们毕竟人微言轻,起不到任何作用。
同时,也有一些武将中的异类,如曹彬、李汉琼、郭进等,也认为冯道的提议更为稳妥。但是,与范质、吕庆余等文官一样,他们几个在常思面前,也属于小字辈。意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彼此不能妥协。争论来争论去,话语中就带上了烟火味道。其中以杨光义的话,听起来尤为刺耳。“那刘崇老贼为了讨好契丹,以区区十州之地,每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