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大宋》第344章


赵朔点头,摆手。“去吧。”
“嘿嘿,王爷,我说的事,你考虑一下啊,去哪都行,只要有仗打就可以。”林峰在离开之前,朝着赵朔嘟囔了一句,这话声音不大,也不小,正好可以让赵朔听到。
说完之后,不待赵朔开口,林峰已经一溜小跑的冲了出去。
“这小子是个人才,王爷为何就不让他带兵打仗呢?”林峰走后,方云裳提出了疑惑。“他不是梁山好汉林冲的儿子吗?王爷这都不重用啊。”
方云裳有这个疑问很正常,想想,赵朔手下虽然能征善战的兵将不少,但现在是战争期间,这样的将令,自然是越多越好。
林峰,对赵朔那是死心塌地,并且,一身武功实力不俗,他一心想要征战沙场,杀敌建功,按理说,赵朔对于林峰这样的人,应该破格提拔,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才是。
但赵朔完全走的另一个极端,林峰一直被他留在身边,几乎没有参战的机会。就算侥幸参与了一些战役,但都是小打小闹。
想想跟赵朔一起从临安出来的,还有半路收服的将令,除了林峰和凌云之外,别的将令,都成了一方大员,包括已经老掉牙的祝枫。凌云留在长安,一来是因为他对于火药研究,的确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赵朔的很多构想,离开他其余人制作起来,实在太难。二来,凌云的父亲凌振在大宋火药局官居要职,把凌云留在身边,也算是留了一手。
但林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留在长安,只是负责教练新兵。教练新兵这种事,随便找个老兵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留下林峰这么有本事的人。
这种种疑惑,不仅方云裳有,很多赵朔手下的官员也有。但那些官员是没有机会询问赵朔的,而方云裳有机会询问。
“云裳,你怎么突然关注其林峰了?”赵朔没有回答,而是来了个反问。
“王爷,我就是随便问问,什么叫关注林峰啊,我关注的一直是您。”方云裳娇羞一笑,轻锤了一下赵朔。
“好了,好了,这是大厅,一会被赵成看到,成何体统。”赵朔朝门外看了两眼,开口说道。
方云裳脸色更红了,又锤了一下赵朔,不在言语。
这个时候,赵成正好进来。
“臣赵成拜见王爷。”赵成行礼跪倒在地。
“赵成啊,起来,起来。”赵朔很是友善的扶起赵成。“这几次你都辛苦了。”
“王爷说的哪里话,臣当年被大宋所败,无路可逃,要不是王爷收留,臣都不知道死在哪了。”赵成无比感激的说道。“臣这条命都是王爷救的,为王爷做事,不是应该的嘛。”
赵朔转头看向方云裳。“云裳,看茶。”
在方云裳去泡茶的时候,赵朔看向赵成。“赵成,你觉得铁甲船这样的构想可以实现吗?”
赵成一愣,轻声问道。“王爷要造铁家船?”
“先说说有没有可行性吧。”赵朔道。
赵成沉思了一会,才开口道。“王爷,要说可能性,那是有的,毕竟,船在水上航行,烤的是浮力,传是木质的还是铁质的,这些都没啥区别,只要浮力够大,是都可以浮着的。”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赵成这话可比张初九那个铁肯定要沉到水底的思维强多了。
“既然如此,那赵成,你能不能造出铁家船呢?”赵朔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爷,理论是可行的,按照木质的样子,做成铁质的,或许也可以,但铁的重量比木头重得多,也就是说,同样的一艘船,用铁比用木头重得多,这样一来,需要的人力也就更多了,同样的空间,但需要的人力却更多,这样一来,用铁质的船,对于我们来说,亏啊。”赵成说出了一个赵朔没想到的问题。
“哈哈……”赵朔挠了挠头。当初与巫雅士一谈之后,他已经想到了发动机的事情,但看到赵成,他竟然控制不住,又在没有发动机的时候,问出了铁家船的事。
“赵成,如果我能弄出一个机器来代替人力,你说,铁家船造出来,还亏吗?”虽然有些无奈,但赵朔心中还是有些不甘,于是就问出了这么个心知肚明的问题。
赵成沉思了一会,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赵成才道。“王爷,若是真有顶替人力的发动机,那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水军的实力,铁家船的坚固外表,也可以发挥出防御的优势,这样一来,我们的水军一定可以成为水上的霸主。”
分析完之后,赵成忍不住疑惑,问道。“王爷,那个顶替人力的发动机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时候,方云裳正好泡好茶回来。她给赵朔和赵成倒好茶之后,轻声问道。“什么发动机?那是什么?”
赵成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开口,而是指了指赵朔。
方云裳看向赵朔。“王爷,发动机是什么?”
“发动机啊?”赵朔皱了皱眉。“发送机就是一种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能?
机械能?
机器?
方云裳和赵成同时提出了三个疑惑,脸上的疑问更重了。
“发动机,说白了,就是可以替代人力,让船跑的更快的东西。”赵朔无奈,只能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
但这一下方云裳和赵成却明白了。
第453章 李俊归附
蒲与路和胡里改的交接很是顺利,完颜亮让出两城,一路东退。蒙古大军则是负责断后,防止赵朔出尔反尔。但赵朔岂是那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算。
克烈部境内被围困的西辽大军,在萧天炎到达之后,三方进行了谈判。
赵朔已经将自己的意思告知了折可求和李元昊,所以谈判起来,也很是顺利。
为了活命的耶律大石,这个时候别说割二百里土地了,就是割两千里,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东边的金国解决了,西辽的辽国也解决了。大理在攻打蒲甘,这跟赵朔有点关系,但暂时并没有啥威胁。
但对于大理分兵功伐暹罗的事情,赵朔却很是关心。他给段正严写了信,让武松给李俊写了信。
他告诉段正严,李俊是他的人,大理可以攻打其余的地方,但对于暹罗,决不能动手,否则,他会再次从李朝出兵,攻打大理。
而武松给李俊写的信就很有意思了,武松简单的提了一句,大理跟赵朔签订了通商合约,别的,都是在询问李俊近况如何,身子怎么样,赵朔让他在脸上泼重建房屋,召集剩下的梁山好汉前往养老。
这样一来,虽说周边各国依旧虎视眈眈,尤其是蒙古有了出海口,跟大宋的联系势必会更加紧密。
大理攻下蒲甘之后,同样获得了出海口,而起,比之蒙古的出海口,还要更有优势。
但蒙古和大理成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而赵朔,做的所有一切,就是为了争取这段短暂的和平。
“王爷,王爷……”
和平到来,赵朔正在思考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大力发展,门外传来的呼叫声,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是巫雅士的声音,他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每一次来就是跟赵朔抱怨,制作法律如何如难,赵朔设定的学校构想,那些儒家大佬如何如何反对。
“军师,你可是我的军师唉,按理说,整个国家,除了我,你应该是最聪明的吧。”赵朔看着进门之后气呼呼的巫雅士,给予了一定的褒扬,只是在褒扬巫雅士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抬高了一把。
“王爷,这都一年了,小生觉得,那些老顽固应该可以理解了,但他们就是理解不了,处处跟小生作对,小生是双拳难敌四手啊。”巫雅士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王爷,要不你把小生调出去帮你打仗吧,虽说小生的武功稀松平常,但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这样,小生也能给王爷出点力,免得总做无用功啊。”
此时,已经到了1132年,赵朔是1131年将重置法律和建立新式学校的任务交给巫雅士的。所以,巫雅士才会有‘这都一年了’的说法。
“想跑啊。”赵朔看着巫雅士。“你跑了,这事我找谁去做?”
“王爷,要不你找个武将去做吧,武将有威慑力,也许那些老古董会害怕,一害怕,他们也许就认可了。”巫雅士哭丧着脸。“小生,小生实在是没办法了。”
“军师,现在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这段时间,我要大力发展商业,实现工业化。”赵朔冲着巫雅士呵呵一笑。“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