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984章


,还是那些太接地气的党派。
“谢洛夫总书记,很多报纸说,苏联将和美国共同销毁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是不是这么回事!”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安吉塔刚刚见面,就直接询问现在吵得沸沸扬扬的大新闻,西班牙也是欧洲的成员,当然非常关心这件事,特此求证。
“有这件事,毕竟我们和美国一样,承受了很多盟国的压力,撤除这些核导弹也是好事。大体上已经确定下来,可能还有细节需要处理。”谢洛夫没有隐瞒,在他看来只要这批中程导弹销毁,在回来就基本上不可能了。苏联从数量对比当然是吃了大亏,但战略上是胜利了,中程导弹又打不到美国,美国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却能打到苏联。这种劣势不是多出一倍数量的导弹就能改变的。
单独从销毁中程导弹的事情来说,可能那时戈地图唯一一个还算起到正面作用的角色。虽然看起来苏联吃亏,却也突破了苏联身上的一道枷锁。可谁知道后来戈地图竟然开始瓦解苏联武装力量,直接把好事变成了挖苏联地基的坏事。
中程导弹条约,就相当于苏联脸上出现了一颗痣,正常情况下需要点下去。戈地图竟然选择拿刀把它挖下去,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一直用核导弹互相威胁。
“没准我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戈地图是从我这个世界穿越过去的,美国是不是研发了什么黑科技,才制造出来一个搞乱苏联的人,通过时间机器送到了过去?”回国途中的谢洛夫脑洞大开,所有改革一项没有效果,很多开局很好的政策全部被废除,这命中率也太宽张了。
胡思乱想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剂,他还没有回到苏联,就接到了斯摩棱斯克广场的消息,法国的态度已经转变,希望苏联和美国尽快签署条约,销毁中程导弹。在利比亚人质危机的立场也开始微妙的转变。
“这都在我的预料当中,法国人这种摇摆,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不过法国人立场的转变,通过我们的渠道要在阿拉伯国家散播,尤其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有广泛认同感的国家,海湾国家就算了,那些酋长国,我都其他办法对付他们。”谢洛夫毫不在意的说道,“没有人能一口吃下去一个胖子,每次解决一个问题,最终我们会看到没有问题的那一天。”
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刚刚回国的谢洛夫目空一切的说道,“中程导弹一旦全部销毁,我们收到的威胁更小,而陆地上的优势会更大了。欧美国家一直认为,没有人敢真的进攻西欧,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核武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定的事情,核战争的准备我们永远都在准备,只要时机到了,就要去做。”
“按照我们早先的计划,我们应该撤销一些部队,减轻西欧国家的压力。”第二书记利加乔夫接口道,“同志们都已经了解,撤销的部队是土耳其战争之后,被加强的驻波兰北方集群部队,撤销三分之二的编制,也就是二十万人。”
土耳其战争之后,苏联南线压力大减,将高加索地区的苏军抽调加强在波兰的北方集群,继续对西欧保持高压态势。此一时彼一时,在中程导弹被销毁之后,苏联常驻欧洲的兵力就十分显眼了,哪怕就是撤除整个北方集群,华约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也占据绝对优势。
为了让苏联的坦克大军不在这么显眼,同时换一个进攻方向,谢洛夫在之前的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就主张将前线的苏军撤回到国内。只是撤回国内,并不是要裁军。
“石油价格还在下降,我们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伊拉克和伊朗,虽然还没有明说,但我们也能调查出来,伊拉克共产党和伊朗人民党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对海湾国家的敌意也在上升,我们不能等出事了在开始支援两个国家,那时候已经来不及。而是现在就要开始调整部署,成为盟国的坚实后盾。”谢洛夫继续说道,“撤回苏军回国当然要大张旗鼓的进行,不过回国之后部署在哪里,这是绝密。高加索地区的军营十年来没有被废弃,不需要修理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点头,他和谢洛夫一样才刚回国不久,赞同道,“原则上,我们和美国将在两年内销毁所有在欧洲的中程导弹。”
“在中程导弹被销毁的同时,我们把北方集群的士兵重新运回国内,时间也是两年!”谢洛夫计算了一下时间道,“现在我们再次进行一些调整,这一次和原来不同,而是需要各部门的统一调整,寻找进行致命一击的机会。”
苏联这边的政治环境就是这样,恨不得一些改变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美国的政治环境就完全不同,里根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他又做成了什么事。
行不行都要先演一波,这对冷战斗士里根总统并不是多么困难,同时美国媒体开始报道法国态度的变化,一些小道消息开始流传,比如里根怒斥了法国,让密特朗改变了初衷,在强大的压力下和美国站在了一起。
事实上法国的转向已经开始了,法国需要的东西苏联和美国都答应了。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利比亚人质危机应该尽早解决,苏联也应该肩负起国际责任,和法国、美国一起解决问题,这批人质的安全牵动着很多民众的心。
里根自称怒斥密特朗、密特朗是真的在怒斥卡扎菲。看着报纸的大特务噘着嘴摇头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本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利比亚已经答应,开放军事基地给苏联!”茨维贡大将趁机回报好消息。
第九百六十九章 修改宪法
“我们在地中海不缺乏港口,不需要过度依赖利比亚,当然地中海舰队可以没事过去检修一下,算是表明一个立场。?? ”谢洛夫的反应很平淡,长久以来港口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苏联红海军的一大因素,庞大的拖船几乎已经成了红海军的标配。
不过现在苏联是真正的阔起来了,全球四大洋苏联红海军都不缺乏可以停靠的港口。所以卡扎菲的示好,谢洛夫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他宁可看着欧美报纸的胡编乱造,至少还能会心一笑。里根的表演不是非常用心么。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听课,总书记当然是不学无术的,除了肃反工作者相关的行业,他其他方面的认识都被瓦莉娅评价过业余。既然是业余,就要多学习一下。苏联有的是不业余的人存在,科学院、计划经济委员会就不缺乏这种人。
苏联的全国产业布局怎么调整,怎么利用这两年进行调整,当然是一件值得商量的事情。生产力布局就起源于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苏联,生产力布局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而地域分工指社会分工在各生产地点及其总和之间的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决定地域分工先需要对包括一般条件、部门条件和地方条件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综合地域。
综合地域就是要确定不同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为生产这些物质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劳动,考虑到劳动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和在各个区域间的配置。
“这就涉及到了人口问题,不顾我们的国家领土很大,还要照顾国家安全。怎么调整非常值得商量,吉洪诺夫同志岁数很大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和罗曼诺夫同志商量一下。”谢洛夫做出一副我完全明白样子道,实际上根本没听懂。
这件事目前还真的只有罗曼诺夫合适,吉洪诺夫根本不具备提出开创性意见的能力,当然了,就算是这样这位八旬的总理,仍然比他这个总书记要强。
把罗曼诺夫叫来,下达任务,这就是谢洛夫能做的事情。至于提出一个宏观建议让罗曼诺夫去执行,这不是在开玩笑么,总书记哪有这种能力。大特务做总书记也仅仅比戈地图强,对比的样本太差,就显得谢洛夫非常英明神武。
“这次产业调整,要配合计划经济体系的跨越性提高,党和国家都在密切的关注,所以我必须选择一个我们这个时代,在经济展当中最有能力的干部,吉洪诺夫同志的年纪大了,可能精力跟不上,只有你能担任这个责任。我没有什么建议,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什么都不对的总书记,至少在灌毒鸡汤的方面绝对是高手。
而且话语中还点名了吉洪诺夫已经八十岁的事实,不过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