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第379章


济挥幸桓觥?br />
至于说封异姓王的更是没有一人,就连开国功勋名将徐达、常遇春等也不过是死后封王而已。
永乐靖难时,张玉等人都立了大功,张玉甚至为靖难身死,永乐帝特意对其妻小大加封赏。
即便如此,也只是让张玉的嫡子张辅从伯爵开始一级一级升授上去,到了才得到个罔替公爵。
从永乐开始,武将中能封赠公侯的是越来越少,像石亨等人虽然因为天大的机遇而拿到侯爵,但那下场自是不必再提。
有明一代与汉唐宋皆不同,但凡是爵位都很难获得,对于武将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小小的罔替伯爵,武将没有天大的功勋那是不可能得到的。
不过如此一来自然有相对应的拉拢办法,那便是三公三师三孤,这些自洪武年开始便已经都成了虚职,到了现在已经成了朝廷拉拢武将的一种方法。
虽然也很难获得,但现在获得的人却不少。
至于再下等的太子三师、太子三孤之类,有明一代中期时便多如牛毛,到了现在,甚至有些特别地区的参将都有挂着太子三孤的衔头的,在文官眼里早已经不值钱了,不过武将与文官看法不同,仍是当成一份荣勋来看。
所以,这温体仁便想出了个自作聪明的点子,用这太子三孤的荣衔来糊弄萧亦。
还别说,听了温体仁的话后,不仅是各位在场的内阁重臣连连点头,就连内阁首辅周延儒都觉得此法可行。
按他们的理解,萧亦这种自底层爬起来的粗俗武夫,虽然练兵打仗是个好手,但是一般对这些什么三公三师的都是两眼一抹黑,他们甚至可以用此去糊弄萧亦,让萧亦感激涕零,为大明鞠躬尽瘁后,再设法将之剿灭,可谓是一举多得。
王承恩还是有些犹豫,说道:“这。。。这法子不错是不错,但那萧亦这些年来屡屡升迁,如今再赠太子三孤,怕是天下人不服啊。”
闻言,骆养性道:“我的王公公,您就别什么天下人不服的,现在主要议的不正是如何解决那萧亦吗,这法子我看行。”
王承恩看了一眼骆养性,随后看了一眼闭目沉思的周延儒,问道:“阁老,您看?”
众人的目光都聚齐到周延儒的身上,周延儒虽然对这种方法十分赞成,但做为内阁首辅他还不能急切的答应了,即便是心中认同,也要做出思虑再三的样子后,才能发言。
沉吟半晌,周延儒看向王承恩,缓缓道:“此法可行,想那萧亦听后定会欣然率军南下。”
“嗯。”
点了点头,王承恩道:“那大伙就先散了吧,咱家还要把这议出来的结果跟圣上说说,让圣上定夺。”
崇祯一方面对这种方法赞同,一方面却又是心有不甘,只能将气撒到宫女太监身上。
据当日宫中的太监说,崇祯皇帝那一日特别容易大发雷霆,处事只要是稍有不慎便是一顿臭骂,搞的宫中的宫女太监人心惶惶。
不过无论是如何的不情愿,崇祯皇帝最后的决断也还是如此。
第二日,一个太监与几名京师缇骑手持圣旨从京师出发,脸上带着极度的不情愿,直往大石口而去。
。。。。。。
大约在六日后,也就是崇祯五年的十二月十八日,传圣旨的太监与京师缇骑终于拖拖拉拉的来到了大石谷关前。
远远的他们只是见到,关城上除了大明的旗帜外,也飘扬着一杆‘萧’字大旗,两杆旗下则是挺立着的军士。
萧亦似是计算好了日子,在前一日就已经吩咐永安军九营战兵整理衣甲辎重,等十七日午时京师缇骑到达大石谷关时,永安军已经在关外密密麻麻的集结成一片,就等萧亦一声令下了。
站在城上,这位京师御马监的公公与那几个京师缇骑吓得战战兢兢。
“难道。。。难道这萧亦早就料到自己今日会到?”
看着城下严整列队的永安军甲士,铁甲钢枪与重挑刀反射的阳光直照的这位御马监的公公睁不开眼睛。
带着些许庆幸,这位公公哆哆嗦嗦的展开圣旨,念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崇祯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同镇守总兵官萧亦升授山西省总兵官、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加授太子太保,掌山西省内军士、巡卫、粮械、典查诸事。
。。。。。。
“臣萧亦接旨!”
随着萧亦接过圣旨,关城下永安军齐喝声霎然响起,这洪亮的吼声直入云霄,直让京师来的几人身子筛糠般的抖动。
“万胜!”“万胜!!”
随着萧亦的一声令下,永安军九营战兵自大石谷关疾驰而下,轰隆隆的步子声再一次踏入山西地界,飘扬的永安军军旗进入山西省境内,直奔太原府城而去。
第四百一十一章:毛贼
如今的山西境内农民军愈演愈烈,每到一地便即开仓放粮,杀猪一般的去杀朝廷官员,带着无数被蒙蔽了双眼的穷苦百姓,浩浩荡荡攻城掠地。
崇祯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振武卫城。
此时的振武卫境内已经全部戒严,城门终日紧闭不开,就连有流民百姓想要入城,城上的把守军官也是一概不闻不问。
“还好咱们离阳曲那一片远远的,这才没受了民灾。”一个官兵用浓重的地方口音,满脸庆幸的说出这番话。
守城的一个官兵把总看了一眼城下失望离去的流民,嗤笑一声:“穷酸刁民,没有厘金还想入城,痴心妄想!”
其余几个官兵皆是嘿嘿笑着派马屁,不得不说,这马屁对于把总来说是十分受用,趾高气扬的样子自是别提了。
忽的,最开始说话的那个官兵指着前面,一脸纳闷:“快看那边!”
闻言,诸人皆是看过去,那名把总自然也不例外,起初是含笑看过去的,但是越看越感觉不对劲。
“这是。。。不对啊!这是哪来的兵马?”嘀咕几句,这把总看向一旁的几名官兵,问道:“你们几个听说了最近有什么兵马要来咱山西吗?”
这个时候消息即使传的再快,也就只能传到时任振武卫指挥使的韩庚耳中,这些守门的大头兵消息闭塞,自然是不知道。
“不晓得,前一阵子贺军门他们不才带着大军过去吗,这不会是哪来的贼寇吧?”
“说就是呢,应当是贼寇无疑了!”
这把总越分析越是对此深信不疑,当下是吼了几句什么,朝内城的卫指挥使府邸狂奔而去。
“你们守着城门,不可让贼寇进了城,我去通知指挥使大人!”
见这把总飞奔的速度,已然是没了身影,其余几个官兵个个是面面相抵,转头看向远处飞扬而起的尘烟,并没有人打着守门的心思,而是随时准备跑路。
振武卫指挥使韩庚当时正在府中惬意的喝茶,忽闻噩耗,贼寇大军来袭,吓得‘当啷’一声,手中茶杯都没握住。
“什么!贼寇数万大军来袭?快,快召集全城军民上城抵御贼寇!”
韩庚披上盔甲,带着自己的家丁急赤白脸的冲出府邸登上城墙,这些家丁看着城外越来越近的尘土,那轰隆隆的阵势,直是胆颤心惊。
“。。。这,这要多少人啊?”
韩庚脸色都变得煞白,刚刚升起的抵抗心思顿时烟消云散,从传回来的阵势来看,前面的兵马少说也要有数万,就凭城里这不到两千的官兵,几十个家丁,如何能抵挡?
“哎?看那旗子!”忽然,一个眼尖的家丁指着刚刚露出的大旗,又惊又喜的道。
韩庚与众人看过去,那杆大旗上写着的不是别的,正是一个苍劲有力的“萧”字。
当今天下能扛着萧字旗的,除了那支永安铁军还有什么兵马?
似乎是在验证众人的猜想,轰隆隆的步子声越来越近,数千永安军飞骑率先冲过卫城下,直奔远处而去。
紧随其后的,是整齐踏过的永安军战兵各营。
这让韩庚更加心惊,甚至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这。。。这些密密麻麻的军士居然全是一身的铁甲,还有周围的那些骑兵,居然都是全套铁甲配备四匹战马。
最中间更是有军士推着炮车,即使是那些辎重营与车炮营的军士,也与自己家丁的装备相差无几了。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韩庚看着那最前面被几个虎背熊腰的将官簇拥着的银甲将官,难道那就是萧亦吗,这也太年轻了。
听到萧亦的种种战绩,许多人不经意间都将萧亦看做至少是三十岁的沙场老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