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第339章


“李将军,荔非将军,两位别来无恙啊!”一个长着络腮胡、身材高挑但十分纤瘦的男子站在不远处。
他穿了一身缺胯袍,连铠甲都没有穿,一副饭后漫步、路过的悠闲样子。
但是这个人我认得,他就是史朝义——他和他爹史思明长得一毛一样。
但是他不是应该在汲郡么?
什么时候跑到邺城来了?
“李将军是不是在惊讶为什么会在邺城!”史朝义似乎早料到了我看到他会是什么表情,“我这不是来迎接住诸位将军的么?”
看到我并没有搭理他,他继续说:“家父素来和小侄讲述诸位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小侄一向十分钦佩。”
“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和诸位将军畅饮交谈,值此机会,特备下浊酒,还请将军赏光。”
“你们早就知道我们的计划?”荔非元礼追问。
“荔非将军此言差矣。”史朝义说,“李将军用兵如神,布阵行军出神入化,岂是小侄可以揣测的?”
“是家父觉得,诸位将军在邺城下驻守了近一载,如今大雪封路,不可能再继续无所作为。”史朝义说,“特命小侄加以提防。”
史思明那个老狐狸果然早就猜到了,我们会趁夜色突袭,老早就设下了埋伏。
我观察了这一会儿,发现他们最多也就两千人,和我们不相上下,打赢的概率非常大。
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李光弼和郭子仪那边儿;整个叶城驻守的将士也有近两万,再加上史朝义又带兵支援。
他们就带了五千不到的人——突袭当然是人越少越好,根本没办法和他们抗衡,甚至这个时间里已经遭遇不测。
邺城之战注定是要以失败而告终的,只是代价太惨烈了些。
我一直主张不改变历史,只是某个个人的身份参与到这段历史中。
现在想要改变历史,却发现即使我极力主张改变,也没办法改变大趋势。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当权的局面从现在开始就已经萌芽。
而且,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最高决策集团虚弱无能。
李亨在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展开围攻,可谓养虎遗患、贻误战机;给了对方足够的时间召唤援军以及休养生息。
第二点,李亨召集九大节度使、发兵二十万,可以说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底。
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居然不设置元帅,找了一个宦官过来担任最高领导者。
没有统一的元帅指挥,全靠我们几个老头儿彼此商量意见;既浪费了时间还拉低了效率。
兵家最大的忌讳就是行军打仗中不设置元帅和物资补给跟不上。
很“幸运”的,李亨把这俩都占了。
邺城久围不下的情况下,后勤保障极差,造成粮秣不继,军心不稳;段秀实虽然往来运送物资,但是物资的数量根本没办法供给二十万人。
本来安庆绪和史思明闹翻了的时候,就应该乘胜追击。
但是他只顾收复长安和洛***本不考虑斩草除根的事情。
其实,也确实没时间考虑。
大唐疆域上遍地战火,好容易平息了一部分,第一反应当然是安抚民心、休养生息。
只是可惜了这些即将要为国家捐躯的将士。
原本胜券在握,现在看来要重蹈覆辙了。
邺城之战以唐朝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不但丢掉了煮熟的鸭子,而且赔掉了自身的大半本钱;以至于早该被平定的叛乱火焰再度席卷中原大地。
“你到底想说什么?”我质问他道。
“李将军当然知道郭将军和李将军的计划吧?”史朝义说,忽然邪魅一笑,“我们早就设下了天罗地网,只要他们进攻,必定尸骨无存。”
我就知道,我们这边儿遭遇伏击,那边儿肯定也好不哪儿去。
“家父准备一统全国、成就千秋霸业,”史朝义说,笑得一脸灿烂,“怎么能毁在诸位将军手上呢?”
“大唐对你们不薄,你们居然起兵造反,把伦理朝纲置于何地?!”荔非元礼炸毛,冲史朝义吼道。
冲他吼有什么用?
我拍了下荔非元礼,冲史朝义说:“天道轮回,各为其主,请恕李某不能和史将军畅饮了。”
说完,一陌刀挥了过去。
看到我动手,其他人也纷纷开始和城门上的人厮杀。
史朝义怔了一下,诚然,在被围困的情况下,我确实应该束手就擒。
但是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千精兵葬送在我的手上?!
与其等死,不如搏一把!
他们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李光弼和郭子仪那边儿,这两千人原本就是威慑大于实战。
史朝义看到我们来真的了,顿时带着卫兵从城墙上逃了下去。
倒不是他怂,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穿护甲。
唐朝的明光铠虽然确实很沉,但是防御力杠杠的。
除了陌刀,几乎没有其他武器能在明光铠上留下痕迹;陌刀也只是留下痕迹,并不能砍透。
我们一群手持重武器的陌刀手,他只穿着缺胯袍、能不方么?
其他的人看到自家将军都跑了,顿时溃不成军,三下五除二就被摆平了。
“从小路撤!”我低声冲荔非元礼说,后者会意,我们顺着来时攀爬的绳索快速下坠,逃出邺城。
……
好容易讨回营帐里、准备派人去救李光弼和郭子仪,却看到这俩货正在营帐里悠闲的煮茶。
我顿时石化:“你俩没遭遇伏击?!”
他俩看到我和荔非元礼满身都是血点子,也有些懵。
郭子仪眨眨眼,上下打量了我俩一番:“你俩干嘛去了?”
“不是说好突袭邺城的么?”我忿忿地坐下,“你俩居然放我鸽子?”
他俩更懵了,相识之后一同看向我。
“又被鱼朝恩那个家伙骗了!”郭子仪气得半死,“他在临行之前跑来说,因为下冰雹,计划取消了。”
第445章 突袭邺城
“鱼朝恩?”他俩的话把我直接说蒙了。
那货不是被绑起来了么?
鲁炅言之凿凿的说要亲自监视他的啊?
“是这样的,陛下派来了一位监军。”郭子仪叹了口气,“为了防止他回去告状,于是只能释放鱼朝恩。”
原来是这样。
“抱歉,没有核对真实情况就收兵。”李光弼开口,冲我拱拱手。
“煜任兄说的是哪里话?”我赶忙把他的手扶起来,“我也不对,出兵之前应该再和你们核对一下的。”
我扶着你李光弼上座,把刚刚的情景讲了一遍。
“史朝义已经来支援的话,史思明恐怕也在往这里赶了,”李光弼思忖,自言自语道,“他们两方不是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么?”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我开口说,“史思明恐怕是想杀掉安庆绪,然后统一叛军。”
“我也赞同这种观点。”郭子仪附和道,“他已经称帝,摆明了是不想屈居安庆绪之下。”
“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两方早晚有一方要妥协。”郭子仪分析道,“现在安庆绪困居邺城之中,粮草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史思明抗衡,恐怕只有被吞并的份儿。”
郭子仪分析的很有道理。
史思明确实是杀掉了安庆绪、收罗了所有的人,和唐朝继续纠缠了三年多。
“现在恐怕就只有一个办法。”我看着郭子仪,又把目光投向李光弼,“只能强攻。”
“依嗣业的意思,什么时候进攻最好呢?”郭子仪赞同我的观点,追问道。
“越快越好,毕竟我们也不知道是史思明的队伍已经到了什么地方。”我解释道,“我想明天一早就进攻,今晚我们刚刚夜袭过,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第二天早上又来一轮进攻。”
“出其不意。”李光弼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嗯。”我应声。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荔非元礼忽然开口:“我觉得明天攻打城池不妥。”
“为什么?”我责问道,“再不攻打城池,粮草就要耗尽了。到时候,将士们根本就没办法发挥最好的状态!”
“我不是主张不进攻,我是觉得明天不合适。”荔非元礼被我说懵了,赶忙解释道,“今天夜里才刚刚下过冰雹,明天一早,势必会结成冰块。”
“原本我们的营帐地势低洼,就容易积雪。”荔非元礼接着说,“天晴雪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