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第353章


“这是应该的,石斋公无需言谢。”
“哈哈,朕不管那么多,朕只知道这次能够退敌全是靠了先生,先生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谢慎那个瀑布汗啊。
咱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陛下,臣得不得赏赐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退敌。”
朱厚照的笑容登时凝固,嘴唇微微颤动道:“怎么,贼酋不是已经退兵了吗?”
谢慎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方才臣已经说过了,贼酋之所以退兵是因为顾忌援军赶到。但那只是臣命于总兵布下的疑兵之计,可以迷惑贼酋一时,但他迟早会反应过来。等到贼酋反应过来势必会率领部众再向宣府扑来。”
“真是该死,这贼酋莫不是以为朕好欺负吗!”
朱厚照揉了揉额角,叹息道:“依先生看,现在该如何是好?”
不知不觉间,朱厚照已经对谢慎百般依赖,仿佛没有谢慎在他就手足无措,寸步难行。
“在臣看来,这次贼酋以举国之力进犯,必然早有准备。指望其轻易退兵是不现实的,故而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稍顿了顿,谢慎接道:“好在贼酋暂时退兵给了宣府驻军充足的时间,可以对防守薄弱之处进行改进。另外陛下可以下旨命大同、蓟镇调部分驻军赶往宣府增援。”
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证天子的安全。要是鞑靼人万一真的攻克了宣府,擒获了正德皇帝,那可是天崩地裂的事情。
土木堡之变过去了才没有多久,要是再来一次,估计皇家的颜面就荡然无存了。
而谢慎作为伴驾北巡的臣子,估计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恩,先生说的对,杨卿,布防的事情便交给你了。”
杨廷和作为三镇总督,总领防区一应事宜,自然责无旁贷。
“臣领旨。”
“至于这下旨命二镇调兵增援的事情嘛,还得让朕想想。”
也难怪朱厚照会在这件事上犹豫,说好听了这叫调兵增援,说不好听了,那就叫搬救兵啊。
打不过鞑靼人怕了,才会去搬救兵,这可不符合正德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啊。
谢慎显然明白小皇帝的心思,但也不说破。有的事情明白就好,又不是只有他一个明白人。
其实如果仅靠宣府的驻军,守住宣府城也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还是之前的那个问题,这需要将所有戍堡的军队聚集到宣府城,意味着为了死守宣府而战略性放弃了其余戍堡。
如果说在鞑靼人突然来袭没有时间作出应对时这么做还情有可原的话,在鞑靼人已经退兵后还用这个方法就有些不靠谱了。
而且这样一来,皇帝陛下同样没有颜面可言,还不如从别镇调集军队来增援呢。
对此,正德皇帝显然也有些挣扎。良久朱厚照才是沉声道:“大同驻军也不多,若是调集的太多,万一贼酋杀一个回马枪猛攻大同怎么办?不如便调集蓟镇驻军来吧。”
朱厚照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蓟镇的城墙十分坚固,比宣府还要坚固,鞑靼人即便折而去攻蓟镇,靠着坚固城墙也可以守住,但大同的城墙却未必经得住这般考验。
而且蓟镇离京师更近,即便临时再从京师调兵也来得及。
虽然这样看,大明整个兵力部署被鞑靼人的突袭彻底搅乱,但总归好过某处雄关被攻克。
该要面子的时候要面子,不该要面子的时候可不能死要面子啊。
“陛下英明。”
谢慎微微拱手,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调兵这种事情上,他只能给出建议,真正做决定还得正德自己来。
不然,他岂不是有僭越之嫌了。
“张永,来拟旨吧。”
朱厚照冲侍奉在旁的御用监太监张永吩咐道。
。。。。。。
。。。。。。
第四百七十二章 改造神机营
对达延汗来说,恐怕褐云堡只是这次噩梦的开始。 
就在他撤军后不久,有哨骑来报说宣府根本没有援兵。那日他在褐云堡看到的恐怕只是明军的疑兵。
气恼之际,达延汗打算杀回宣府。可又有哨兵来报,说这次从蓟镇方向有大股援军赶到,看样子不似是虚张声势。
这下达延汗彻底懵了。都说明人狡诈,他今日才算是见识了。这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之间,当真是叫人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粮草问题是困扰草原人的一大问题,原本达延汗是希望在攻克褐云堡后将劫掠来的粮食存放到此处,以解决粮草短缺之疾,可现在这么一撤兵再想攻克褐云堡难度就加了不少。
当然,达延汗要是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还是可以拿下这座戍堡的,可他不敢这么赌,因为草原控弦之士数量太有限了,死一个少一个。
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了。来宣府、大同随时都可以来,可大明天子可不会每时每刻都想着北巡。
没有这么一块肥肉勾引着,达延汗真担心族人有没有动力卖死命。
在愿望与现实间达延汗痛苦的挣扎着,便在此时,明军的一次夜袭彻底断绝了他的美梦。
这次夜袭的明军数量并不多,但他们明显是经过缜密计划,直冲着粮草来的。
一把大火将鞑靼人仅有的粮草烧了个精光,这下达延汗也不用纠结了,只能选择撤军。
士气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来时雄心满满的达延汗只得感慨老天不公,时运不济。
在对赌国运的这一注中,毫无疑问大明是获胜的一方。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正德皇帝朱厚照心情大好。
鞑靼人竟然真的退兵了,这一次他们直接退回了漠北,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折返回来。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是夜袭鞑靼人大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一策也是出自他的先生谢慎。
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谢慎俨然英雄一般。
他享受的不光有皇帝的嘉奖,还有整个宣府驻军的敬意。
朱厚照兴奋之余还微微有些失落。
他其实一直想亲自统兵和鞑靼人大战一场,这次是最好的机会,却是与他擦肩而过。
即便任性好战如正德,在这种时候也不会下令命军队追击。
鞑靼人只要绕过长城返回漠北,便如草原狼一般行踪难觅。这种时候追击很可能孤军深入,被敌军反吃。
意兴阑珊之际,朱厚照也没有在宣府继续待着的心思了,索性起驾回京。
天子决定返京,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正德三年元月的这次北巡,也算是有惊无险。
对谢慎来说,这次北巡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至少让正德皇帝清楚的认识了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不会盲目的生出我天朝上国,国富军强,天下无敌的错觉。
别的且不说,鞑靼人在军事上还是有与大明掰一掰手腕的资本的。
只有让天子有了危机感,才有展新军的动力。
谢慎一返回京城,便问询了燧枪仿制的进展。
不得不说,大明匠人的手艺还是很高的。只要把燧枪的实物给他们拆解研究,再把基本原理讲明,他们就能仿制出**不离十的东西来。
谢慎当即决定入宫将这一喜讯告诉正德皇帝。
在他看来这是一次改变大明历史走向的好机会,如果抓住了,大明强军强国将不再只是一纸空谈。
由于之前已经给正德皇帝通过气,这次朱厚照倒是没有过于惊讶,当即准奏,命兵部创建新军,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英勇之民。
在谢慎的建议下,神机营也完成了更新换代,将火铳全面替换成了燧枪。
燧枪的产量有限,全面推广有难度,但要想在小范围内配备还是能做到的。
“四明啊,老夫有时经常在想,你到底是不是我大明的人。”
内阁值房中,李东阳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道。
“呃。。。。。。”
谢慎十分尴尬的看着李东阳,心道这是什么意思?
“老夫阅人无数,可从没见过你这样聪明绝顶的,似乎你领先了所有人一个身位。”
我靠,不愧是老油条啊,李东阳该不会看出他是穿越者了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太尴尬了。
“西涯公谬赞了。谢某也不过是运气好了些。”
李东阳摇了摇头道:“一次是运气好,次次都如此就是实力问题了。为什么旁人不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