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540章


这个变化实在有些太大。
总结一下这一世《兄弟》能够大火的原因,肖飞觉得:这跟自己的炒作和强力投入的营销本钱是分不开的。
也只有自己有如此魄力,舍得投下二十万美金的财力去为《兄弟》博一个出头之日。
说实话,《兄弟》这本书的确是本好读的好书,比前世美国那本火得不行的《追风筝的人》也不遑多让。
它的被埋没,一则因为文化偏见,二则是出版机构的不看重。
回想《兄弟》英文版在美国上市以来发生的事,给肖飞感受最深的就是美帝国主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如果说。自己的作品此前在国内还是有着极大的争议的话,《兄弟》在美国畅销之后。争议就小了,到处都是一片的赞美之声。
而《兄弟》的在美热销也带动了肖飞作品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销售。
在日韩。在欧洲,在很多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肖飞的书都开始畅销。
尤其是《兄弟》,其他语言版本此前卖得不温不火,现在则是一片大火。
除此之外,很多个小语种的出版商都开始嗷嗷叫着寻来,要跟肖飞签翻译出版的协议。等于是美国的热销带动了肖飞作品在全世界的热销。
“自己这也算是勉强有了点世界声誉了吧?”
肖飞心里对自己说。
……
整个的1999年的上半年,对于大华夏来讲,可以用风云变幻来形容了。
飞讯科技推出了门户网站。并一炮而红,成为中国第一门户网站。
同时,新浪网、搜狐网都宣告成立。
而国内最早成立的搜索引擎千度搜索在99年的上半年推出了千度帖吧这一网上最大的交流社区,还推出了千度百科、千度文库、千度便民等等板块,吸引了所有上网人群使用千度搜索。
淘宝网的成立,让开网店和在网上买东西开始成为网民们的一个新时髦。
上半年,影视圈最轰动的,便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了。
这部30集电视剧在央视一经播出,就轰动了全国。收视率平均达到了7%左右,火爆得不行。
时光匆匆。
转眼间就到了99年的下半年,8月份,文学圈最瞩目的一件事即将发生。
这件事便是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将要在这一月内产生。
初选作品于年初选出。
在初选作品选出之后。有大半年的时间,评委们要做的工作便是阅读这两百多部长篇小说。
说实话,评委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认真把这么多部长篇小说读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只能是粗略地读一遍。对那些自己感觉不好的,直接丢到一边不再理会。然后,把那些精品长篇再认真读一读,给出评论意见。
他们的第二项工作很简单:从这两百多部的长篇中选出20多部来作为茅盾文学奖的提名作品。
两百五十多部长篇,十选一。
工程十分的浩繁。
工作的时间又紧,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评委们其实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也是有重点的:对那些出版后反响大的作品,一定要细读,对那些知名度高的名家的作品,也一定要细看。
这样,肖飞就成了他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这一次,肖飞的作品入围初选达到4部之多,按评委会及作协领导的指示,肖飞的作品只能最多选一部入围提名作品。
既然有此指示,那就好办了。
几乎是所有评委们都很中意肖飞的《生死疲劳》,按大多数评委的本意,是要选这一部书入围提名奖的。
毕竟,《生死疲劳》在很多人看来,是更具有文学价值的。
这几乎没什么争议。
事实上,大家都认为,《生死疲劳》获得这届茅奖的概率都非常之高。
但是,99年3月之后,随着肖飞的《兄弟》这本小说英译本在美国的热销,国内掀起了很大的轰动。
国内的文学界发起了对《兄弟》小说文学价值再认识的浪潮。
很多批评家对《兄弟》进行了新的解读,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这自然也影响到了茅奖评委的态度。
不少的评委开始犹豫:是选人气更高的《兄弟》入围提名奖,还是按原计划选《生死疲劳》?
当然,对于那些老作家们来说,其实他们对《兄弟》在美国的热销是颇不以为然的,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对于纯文学作品来说,越是畅销,就越是庸俗,《兄弟》被美国人欢迎,只能说明它故事讲得好,但文学价值方面呢,真的不怎么样。
受到《兄弟》美国热销影响的,主要是作协的官员和一些资质不深的评委。
中国作协的领导,内心也是很矛盾的。
肖飞的书在美国热卖,甚至还登上了畅销榜第一,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荣耀,一种政绩式的东西。
肖飞,这是在为国争光啊!
美国人都喜欢的《兄弟》,现在更是全世界的人们似乎都很喜欢,畅销全世界,这是多厉害的一个成就啊!
不知不觉,肖飞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有着世界声誉的大作家了。
那么,茅奖入围作品怎么能不选《兄弟》呢?
但选《兄弟》入围,那么《生死疲劳》呢?却又是让人不能舍弃的。
第596章茅奖提名出炉
“为什么就不能选同一个作家的两部作品进入提名奖呢?”
“因为我们必须得确保不发生一届茅奖却有同一个作家的两部作品获奖的离奇事件发生!再说,国内这么多长篇小说,为了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性,我们只能是选择一个作家在一个评奖周期内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进入提名奖行列,参加最终的茅奖角逐!这是一个常识性的东西!”
“可是,现在怎么办?选肖飞的《兄弟》还是《生死疲劳》入围提名奖呢?”
“那还用说?肯定是选《生死疲劳》,因为它的文学性更强,价值更高!”
“我的见解跟你恰好相反,我认为,《兄弟》揭示的社会意义更深刻,它更能激发我们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反思!”
选《兄弟》?
还是选《生死疲劳》?
在茅奖评选提名奖的会议上,评委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议。
当然,这些个争议都是在评选之前发生的。
在开始正式的评选前,评委们总是要开个会,统一一下思想的,这样可以让提名作品的出炉更快一些,少走那么一点弯路。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激烈的争吵更容易发生。
比如现在,评委们就为选肖飞的《生死疲劳》和《兄弟》进入茅盾文学奖而分歧严重,吵闹不休。
主持会议的张锲,跟同为评委会副主任的邓友梅和张炯对视了一眼。
三个人都有些无奈。
再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张锲认为,自己跟邓张三人得给这次会议定个基调了。
他咳嗽一声说道:“大家都安静一下。我来说说我的意见吧。”
张锲这么一说,其他评委才安静下来。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张副主任的脸上,看他怎么说。
“我觉得。《生死疲劳》和《兄弟》都是很好的作品,都可算得90年代后半期我国文坛难得的经典佳作,这样两部作品无论哪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都是实至名归的,大家认为,是这样吗?”张副主任开口道。
“的确如此!”
“张副主任说得很对!”
“但这两部作品的确是有高下之分的,前者明显比后者要好上那么一个档次。”
评委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多是在附和,也有表示异议的。
“同志们,我认为。之所以之前从未有哪个作家在一届茅奖评奖中有两部长篇同时入围提名奖,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绝大多数作家在一个评奖周期都很难写出两部堪称经典的佳作,但肖飞与我们几乎所有的作家不同,他是个才情很高的青年作家,他灵感充沛,创作激…情很高,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多部长篇。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很有特点,都非常好,读者也很认同,圈子里评价也很高。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困难局面。”
“大家仔细想想,肖飞所创作的《亮剑》和《陆地行走的鱼》难道不好吗?也是非常好的长篇啊!只是跟《兄弟》和《生死疲劳》相比,差了一些。所以才连提名都没法获得,这两部作品要是在其他评奖周期。都很有可能获得提名奖的。”
“所以啊,同志们。我认为,我们不必对此纠结,既然大家对《兄弟》和《生死疲劳》两部作品意见不一,那就不要争哪个更应该入选了,干脆的,把这两部长篇都选到提名作品中去好了。”
“也许有同志认为,如果坏了规矩,以后经常性地出现同一作家的长篇入选同一届茅奖提名怎么办呢?”
“我认为,我们不能怕这种现象出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