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第12章


粟特人在这里住宿了一晚,天一亮便启程了。前方还有更为险恶的路途在等待着呢。
接下来的路,大致上是沿着疏勒河流域通行。最初的几天,沿途还不断地有泉水可供饮用。在驼队的右侧,一条不很高大的山脉一直陪伴着他们。再往前行,便进入了令人敬畏的“白龙堆”。
在中国史书里,关于这片著名地形的记载,曾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这就是今天地貌学家所命名的“雅丹”地貌——风蚀地形。对于初次涉足的人来讲,它所造成的感官上和心灵上的震撼,的确是极其强烈的。不过,随着历练的增加,这种恐惧感也逐渐消失了。
经过了“白龙堆”的艰难路段之后,再走几天终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水草地。这是蒲昌海或盐泽(罗布泊古称)的北岸,海子还在很远的地方。草地对行旅来说是充满诱惑的陷阱,但对于这伙老于旅途的商人来说,他们深知沼泽的危险,所以只挑选草地与北方山地之间的地带行走,这样可以保证水源和骆驼吃的饲草,也起到向导的作用。
终于看到了楼兰城,这是他们离开敦煌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有人的绿洲。屈指算来,已经十六七天过去了。
楼兰是座很大的城市,周长有三四里。它的城墙虽然有些残破,但是依然高大雄伟。城内外矗立的几座佛塔,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就可以看到了。
粟特人在楼兰停留了几天,一来是休整,补充一下给养,二来是与当地人交易。在城市里有很大的市场,经营从关中甚至成都等地买进的丝绸、铁器,还有本地和其它地方制造的木器、毛布、香料等物品。
此时距离西晋朝廷的内乱已经十多年了,原先设在城里的负责管理西域事务的西域长史府,也已经撤回了。居住在西南面的泥城的鄯善王统治着楼兰。城中的居民,除了本地人外,还有一些汉人以及少数的月氏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了。
对粟特商人来讲,前面的路途还很遥远。所以,他们尽量不去理会当地的事情,几天之后便又出发了。
在接下来的旅程,他们沿着海子西岸行走了一段,之后转入西南方向,十多天后抵达泥城。这是座更为繁华的城市,城池也比楼兰为大。城内城外伽蓝林立,香火旺盛。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两天,乘机卖掉了一些当地紧缺的货物,然后再购进一些本地的产品,像当地木匠制作的木器。这是鄯善一门发达的手工业。
未来的一个较为漫长的旅途,都是在鄯善的土地上进行了。这是个和平的国度,又值秋天适宜的季节,所以商人们大大地松了口气。回想一路上的遭遇,令人担忧的事,莫过于中原的战乱了。如果中原的朝廷垮台了,也就意味着中国内地的更大规模的战乱时代的来临。除了他们自身的安全问题,还会波及到原先他们可以进到丝绸等货物的产区,也将受到战火的蹂躏——这意味着今后生意的艰难,他们不得不去面对可能发生的现实,去寻找新的货源……
他们计划停留的下一站,是位于鄯善国西部边境的一个叫做“凯度多”的地方,汉语里把它译成“精绝”。这是鄯善国内最为繁荣的地方之一,原先是一个不大的小邦,后来被东面的鄯善兼并了。
自泥到精绝的这一段路程,马行起来比较迅速,大约只需要七八天的时间;但驼队走起来就慢许多,一般来讲,需要走二十天左右才能到达。
鄯善王对精绝的治理比较高明,他主要靠任命当地的一些有势力的人物,委任他们以官职,负责管理本地的人民。国王还保留了直接派遣官吏检查税收和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而且,他还下令全国的百姓,如果在地方上遇到司法或行政——包括日常民事上的纠纷等麻烦,可以直接上诉他本人来裁决、处置。
我们可以想象这支驼队走进精绝绿洲的情景:在大沙漠秋天的夕阳下,伴随着叮咚作响的驼铃,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缓缓地进入了这个巨大的聚落。他们在绿洲东面的沙丘上,已经看到了聚落中央的堵婆,还有在林海中闪现的一座座庭院,成群的羊在草丛中移动。炊烟袅袅地上升,在晴空中与阳光交织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绿洲黄昏的景观……
就在这支商队之前不久,可能是晋朝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290年在位)统治的时期,天下仍然是太平的,百业兴旺的局面对中亚的商人们来说是最期待的事情。晋武帝统治的能力很强大,晋的势力一直达到了塔里木盆地。那时对于往来的商旅、使者,由政府发给一种“过所”,即来往边境地区的通行证,目的是起到保护和管理的作用。
有一位来自中亚大月氏国的人,姓支名柱,可能是月氏国的商人,往来于晋和月氏之间,经营丝绸贸易。他按照当时流行的入华外国人的习惯,用他祖国的汉译译音取作本人的姓氏,也就是“支”。他的名字可能是汉语,或许是听取了他在中原或河西一带的汉人朋友的主意,而顺着姓氏取了这么个名字。
支柱是个中年男人,年龄49岁,中等身材,皮肤较黑——这些特征都是在他的“过所”里记录下来的。在同时出土的其它几件“过所”文书中,还有关于“大目”、“有髭须”等的记录。这些描述很容易令人想象那些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胡人”俑,还有史书里的记载,他们正是具有这种“深目高鼻”和“虬髯”的形象的。
有可能,在尼雅遗址保存下来的这种“过所”,是由当时设在楼兰城里的西晋西域长史(管理西域事务的军政长官)颁发的。因为在尼雅遗址出土的这种“过所”,都出土自同一间房屋的废墟中(斯坦因编号为N。V的第xv号房间),与一批属于西晋朝廷和凉州下发的公文一起出土。
那时,设在楼兰的代表西晋朝廷管理西域的长史府,采取汉文木简和纸张文书并行的方式向鄯善等地方下达命令。其中有一批文件是追捕罪犯的,下达到了位于西方的精绝。还有西晋皇帝颁布的诏书,经过一路的传达,也到达了尼雅。
支柱的模样不会引起从楼兰到精绝的当地人的奇怪,因为在楼兰的西域长史营中,就有一些出身“胡人”的士兵。从楼兰遗址故城出土的汉文文件,里面记录过一些“兵胡”,有姓支的,情况应该与支柱相同,大致上都可能是从中亚的大月氏来到中国的“胡人”,为中原的朝廷服务。
支柱在西域“南道”经行的时间,正是晋武帝司马炎统治的时期。他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史书上盛赞他的治下是“太康之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西域重回中国的怀抱。最受益的就是往来于丝绸贸易路上的中亚商旅了。
支柱从楼兰出发,带着西域长史发给的通行证——“过所”,一路上风尘仆仆、畅通无阻地来到了尼雅河。此时将都城设在今天的若羌到米兰河绿洲一带的鄯善国,已将其西部的几个河流绿洲兼并到了自己的属下。在这些绿洲征服区,鄯善王将它们划分成了一个个的“阿瓦纳”(卢文写作‘avana’),或者可以不恰当地译作“州”,由国王派出的“州长”(卢文写作‘cojhbo’)及其它主要官吏——例如负责征税的“税监”(卢文写作‘sothamga’),代表国王驻守于各地。他们与当地的有财势的人物一起,组成了这些绿洲社会的统治阶层。
在一千六百多年后,支柱等人的“过所”被斯坦因从尼雅遗址里挖掘出来了。这样我们也就了解到了这位名叫支柱的大月氏人的情况。
第三部分 精绝王的宫殿第22节 走马观精绝
现在的精绝或凯度多人,已经记不清他们的祖先了。年纪大的长者,还记得小时候听他们的父辈祖辈讲述过的一些故事,是关于他们生活的这个大沙漠的神圣性、泉水祭祀以及南方的山林的,但是对他们自身的来历,却几乎没有涉及,人们知道的很少。
这是个沙漠中的绿洲小社会,大约有五六百户人家,人口在三四千左右。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沙漠南道的各大绿洲。向南方沿着河水上行,多半天的路程可以到达尼壤;再沿河床上行四天左右的时间,可到达山地的戎卢人那里。戎卢人可能就是精绝的卢文书里多次提到的“山地人”(parvata),是个性情剽悍的族群。这可能是山民的秉性,因为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他们的命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