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沉思录》第15章


⊥ぃ┯慰兔切№吞魍钠喝啊T急附ㄒ蛔蠖肓直氩⒓缫倭⒌袼艿奈恢茫鹆艘蛔づ┍牡裣瘛! ?br /> 纪念馆改回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博物馆〃的名称。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七年随中国的政治地震对陈列方案作了两次修改之后,目前正在按井冈山斗争的本来面目作第三次重大修改。同时,博物馆进行改建,将要充实声、光、电等现代化的展览设备。
直升飞机降落过的那几十亩水田,开成了一片人工湖,湖名〃挹翠〃。湖面上天光山影,碧波荡舟,花伞数点;湖中心又是一个公园,红楼翘檐,杨柳扶疏,石桥九曲……还辟有一块场地,陈列一架参加过抗美援朝、已经退役的米格十七型战斗机,这是南京军区空军某部赠送的。
华灯四放的体育馆里,正进行着一场精彩的篮球赛……
临街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听便知道是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李娟的声音……
〃井冈山大厦〃,五个高耸的霓虹字,使大厦前的喷泉和大型巴士、中型巴士、形形色色的小车,蒙上了一层绯红的、梦幻般的光泽……
有这样一首女声独唱歌曲
夕阳映照着茨坪, 
黄昏已悄悄降临。 
甜甜的晚风哟, 
把我,把你,把远方的客人, 
带进了美丽的画屏。 
欢歌,笑语,湖光,山影, 
更有那袅袅的炊烟,片片修林, 
牵动着我的眼睛……
今日的茨坪,已经成为一座风光秀丽的山城。井冈山在一九八二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规划范围有八个风景区,六十多个风景点,自然景物景观二百三十处。目前辟有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等景区景点,其中以黄洋界云海、龙潭十八景和笔架山十里杜鹃林最负盛名。革命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景观构成浑然一体的景观体系,是井冈山风景名胜的特点。
无论白日,还是夜晚,在两边水杉修剪极好、整条马路都投进绿荫中的茨坪中心大道上走着,空气似被滤过了一样,没有车嚣,没有扬尘,也不见人流如蚁,静静的,静得好似是夜里蹑手蹑脚而来、黎明又蹑手蹑脚离去的雾气……
一迭迭的空间与时间,蒙太奇般在我们眼前转换、跳跃。我们甚至能够感到,那似水的流年,在五指间的缝隙里滔滔地滑动
来过井冈山、并且接待过以姚文元率领的中国红卫兵代表团的阿尔巴尼亚人,在欧洲那片最贫瘠的崇山峻岭之中,又建立起一个恩维尔·霍查的〃麦加〃圣地;
走井冈山一度如走娘家的小个子越南人,刚刚赶跑了美国人,炮口、枪口还未冷下来,又一下掉转头来对着北方;
没有一个人的思想能够照耀全球。连社会主义,也有中国式的、朝鲜式的、匈牙利式的、缅甸式的;
条条道路通向罗马。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蔚蓝色的天空之下,并不希望谁来解放他们,并为他们决定某种社会模式和生活方式;
无疑还有冲突,还有流血,还有阴谋。但是有如一条大道铺筑在这之上的是克制和宽容,是寻求对话与合作。苏美日内瓦会谈,中美上海公报,南南合作,一国两制……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意识到必须相互理解,既深刻地理解自己,也同样深刻地去理解别人,包括昨天或者今天的敌手;
地球已被视为一个村庄〃世界村〃。中国只是〃世界村〃的一员。
那曾经堆满了一个房间的长征队旗帜呢?
我们想找到一面,以送给将来有可能建立的〃文革博物馆〃,但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布料好的,做了窗帘,做了姑娘们的裙子,做了女人们的内裤;布质差的,做了拖把,做了抹布。而且都早烂了,烂成了垃圾,垃圾又化成了泥尘……
那满山满街的语录牌、标语牌呢?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见,在干部、群众的家里,那自己搭就的厨房、鸡厩和堆放杂物的小仓库上,有一块块油漆剥落、污迹斑斑的木板、铁板,上面尚可见〃红〃、〃万〃、〃帅〃、〃革〃、〃燎〃等字样……
那曾经铁桶一样罩在井冈山上、并且还罩在中国土地上的红卫兵呢?
有人提出了〃第三代人〃的说法: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被称为第一代人,这主要是指一批二、三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追随第一代人打天下、坐天下的四、五十年代的青年,被称为第二代人;在六、七十年代〃反修防修〃的浓烈气氛下,总被革命前辈担心着会变色的青年,则被称为第三代人,即红卫兵的一代。
这一代人里,自然有人消沉了,一旦畸形的才智、扭曲的激情、狡黯的敏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们干脆埋葬掉才智、激情与敏感。魔鬼也好,凯撒也好,忏悔也好,委屈也好,对他们来说都已经过去,他们只求像一只精心孵蛋的老母鸡,去精心地〃孵化〃孩子和小日子,他们只希望自己得不到的,下一代能够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下一代能够拥有……
他们曾死于一个梦里,眼下,他们又活在一个梦里。
这一代人里,还有极个别的人,由于为虎作伥、作恶多端,还在铁窗内熬着刑期。
但是,就总体而言,第三代人正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民主与法制化、走向世界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承上启下的一代。
正如《人民日报》两位记者在一篇通讯里评述的:
〃我们把他们这代人在今天的行动,称为第三次抉择。这一次抉择,比起他们二十年前的第一次抉择(以"红卫兵"身份参加造反)是自觉的、冷静的,没有被迫和狂热、盲从的成份;比起他们十年前的选择(以"四五战士"身份反对"四人帮")更为丰富、多样。今天,他们的自我选择与社会对一代人的选择,保持着和谐与一致。〃
唯有改革。唯有开放。不会倒退的,曾经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从而认识或者感觉到中国社会和民族性的深层结构的这一代人,有着原子核爆发般的力量!
不会挖谁的祖坟的。当他们学会了用钢铁般的牙齿咬碎痛苦、咽下委屈时,他们的胸襟也就随之拓宽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功业,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过失。不是神,都是人。与其挑剔前辈肩头上的灰尘,不如更坚韧地拓宽今天足下的路!
而且,今天走在前头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人,仍是第一代人中最具远见卓识的战士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习仲勋……
静谧中的井冈山,好似一位沉思中的哲人。
我们也在沉思……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没有哪个地方,比得上这里,让我们的心头充溢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
没有哪个地方,比得上这里,让我们强烈地感到:权势可以一度蹂躏历史,意志可以一度狂想历史,偏见可以一度解释历史,但终究只有生活具有塑造历史的力量。当代正在活生生发展着、变化着的生活,是对历史最集中的评判,是对历史最有力的扬弃。
十八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四时。
井冈山市委办公室刘、贺两位主任为我们安排了一辆〃北京〃吉普,现为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的徐勉同志亲自陪同,我们想找几座当年红卫兵的坟墓看看。
北京吉普在去桐木岭的公路上走了四华里,在工艺美术厂门口停下来。徐勉告诉我们,那个河南兰考来的女红卫兵便埋在这工厂后面的山上。厂墙右侧有几间民房,一间房子门口站着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当听徐勉说起我们的来意,他的目光顷刻惊讶得像压路机似地在我们身上来回滚,仿佛我们是两个刚刚降落在井冈山的外星人……
〃红卫兵墓?我一点都不知道呀,哦,当年我还在共大哩!〃
我们只好自己上山了。五分钟后,又遇到一个头戴斗笠、黑衫黑裤的老婆婆,手挽一只竹箕,箕里有些草木灰,像是到菜地里去上肥的。徐勉同志又问起红卫兵的墓,老婆婆茫茫然想了半天,〃哦,是外地妹子哪,就埋在上面。〃
我们向上爬了十几分钟,看到小路边有一个坟包,徐勉凭着过去依稀的印象说:〃可能就是这座。〃
走到坟头一看,墓碑上刻着死者姓方,一九三三年出生,一九七九年死亡,显然不是。
徐勉走下山去,找了一个叫陈家亮的老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