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第3章


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如何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反对封建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独立、民主、富强的问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及其先进分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异常强大,革命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独立、民主、富强的目标,革命阵营就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于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带着各自的救国方案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要求新的阶级政党领导革命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期间的斗争既有农民阶级领导的,有上层资产阶级领导的,也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既有武装斗争形式,如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也有和平改良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在这些斗争的过程中,各革命阶级都在思考和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当时的中国,只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国侵略者的屈服,已经宣告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破产,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他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因此,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中国先进分子们得出的结论。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在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时期,洪仁在《资政新篇》中就提出过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主张在中国办工业、开矿藏、兴银行,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他的主张,在许多方面得到洪秀全的肯定和支持。但是,太平天国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洪仁本人殉难。《资政新篇》由于太平天国政权的失败而失去了实践的条件。
19世纪末叶,资产阶级改良派以救亡图存、变法求强为号召,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强调要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政教律法、风俗约章”,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改良派企图在不根本否定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只是幻想。戊戌变法,有如昙花一现,仅只有百日,即告夭折。光绪帝被幽囚,六君子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被迫亡命国外,除保留一个京师大学堂外,所有改革的新措施都一风吹了。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进行了一场新的革命运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参照欧美的经验,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1911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势力所支持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土地上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某些积极的变化。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革命的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所窃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依然存在,中国依旧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有了约法,有了国会,有了若干公开活动的政党,似乎有点象共和国的样子了。实际上,全部政权都操纵在封建军阀手里,所谓“民国”不过是一块虚有其名的招牌而已。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破产。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结束。西方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呢?首先,是帝国主义不允许。帝国主义势力侵略中国,不是为了把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不是为了在平等的基础上同中国发展经济往来,而是为了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把中国变成它们庞大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理想的资本输出对象。它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中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千方百计地绞杀中国革命,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中国资产阶级自身过于软弱。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的民族资产阶级,它一出生,就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专制政府的压迫。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步履十分艰难。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极小,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对外国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同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既提不出坚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又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因而也就不可能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开通道路。
正因为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这个阶级必须是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新兴的革命阶级,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先进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发展,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诞生的。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创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而逐步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办,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外国投资兴办的外资工业;二是清政府洋务派经营的官办工业;三是中国资本家开办的民族工业。与近代工业发展相适应,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到《马关条约》签订前为起始时期。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沿海城市开办了交通运输业,产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产业工人人数随之增加。但是,这个时期无论是外国资本,还是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企业,其规模不大,发展也比较缓慢,工人阶级的总数大约共有10万人。
第二阶级从《马关条约》签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为初步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过去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激增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工人的人数有了较大增加,到1914年总数达100万人。
第三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五四运动前夕为迅速发展时期。这五年帝国主义各国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未卷入战事的日、美帝国主义也乘虚而入,加紧在华经济扩张。因此,这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加,到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200万左右。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中国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它与最先进的生产形式相联系,在近代工业中从事有组织的生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有前途的阶级。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富有坚定的革命性和大公无私精神,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和斗争实践中,养成了坚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中国工人阶级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还具有自己特殊的优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经济和政治地位极端低下,工时之长,收入之低,安全条件之差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因而比别的任何阶级都更具有坚决彻底的革命性和反抗性。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有利于整个阶级的联系和团结,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大多出身于破产的农民或手工业者并与他们有着多方面的天然联系,便于在斗争中与农民以及其他劳动阶层结成巩固的联盟,这也决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