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第28章


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中在战略上是联系华北和华南的枢纽,这里的游击战争和群众武装力量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对于整个抗战前途关系甚大。这样,华中抗日游击战在大江南北的敌后展开。为了支援华中敌后战场,1940年5月,党派黄克诚率领八路军一部12万多人,开赴皖北,与新四军会合,共同打击敌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壮大。
在华南,广州失陷后,中共广东党组织积极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战斗在海南岛的琼崖红军游击队,在冯白驹的领导下,团结汉、黎、苗各族人民,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清乡”和“扫荡”,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从1938年冬到194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使人民抗日力量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新的发展。到1940年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由5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此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武装和民兵。除陕甘宁边区外,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共拥有1亿人口,成为全国抗战的重心。
(二)克服严重困难和坚持敌后抗战时期(1941—1942)
1941年和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是中国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也是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由上升转入下降的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局面。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初期,法西斯势力在军事上暂时占着优势,使整个世界卷入了空前的战争灾难。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东西方反法西斯战争连成一片,中国的抗战与各同盟国的作战汇成一体。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抗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扩大,有利于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另一方面,由于法西斯势力的暂时猖獗,给中国抗日战争尤其是敌后抗战带来更大的困难。日本为了把中国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基地,妄图在短期内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于是集中主力部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进攻,对沦陷区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在华北,日军把1938年底在华北推行的“治安肃正运动”扩展为凶狠毒辣的“治安强化运动”,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从1941年春到1942年底,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以“反共”与“建立东亚新秩序”为中心口号的“治安强化运动”,把整个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淮治安区”(即敌我双方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敌后抗日根据地)。然后对这三种不同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敌占区,日军以“清乡”为主,普遍建立汉奸政权,强化保甲制度,镇压人民的反日运动,进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游击区,日军推行“蚕食”政策,大量修筑公路网、碉堡群、封锁沟、封锁墙和岗楼,制造“无人区”,以防止人民武装深入游击区和敌占区活动。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扫荡”为主,实行极其野蛮残忍的“三光”政策。德、日法西斯在苏德战争及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暂时得势,促使国民党内部反共投降活动更加猖狂起来。在“曲线救国”谬论的掩饰下,大批国民党高级官员及军事将领,纷纷投敌,充当伪军,与日军相配合,对敌后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此期间华北地区又连年遭受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这些都加大了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困难。
在人民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处于下降阶段。从1941年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兵力由50万减少到40万,干部损失很多;根据地面积缩小了1/6,人口也从1亿降到5千万;生产遭到破坏,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发生极大困难,没有任何外援。这时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没有菜,没有纸,战士没有鞋袜,伤病员没有医药,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境地。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宣称:华北的共产党军队败局已定。
针对敌人进攻的新形势,1941年1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确定了敌后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是:坚持长期的、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待有利时机。根据上述指示,各根据地大大加强了地方部队和民兵建设,整顿和健全了地方部队的建制和指挥,普遍地设立了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主力军是骨干,地方军和民兵则是强大的后备力量,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施行主力军地方化、群众化的原则,以达到有利的分散;情况好转和便于发展时,地方军和民兵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集中起来,配合主力军或转化为主力军去完成较大的作战和发展任务,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在游击区,针对敌人的“蚕食”政策,我军进行反“蚕食”的斗争。采取军事斗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对敌人点、线的正面,由主力军、游击队和民兵密切配合,组成防线,乘敌立足未稳之机给予坚决打击。对敌人在游击区的据点、碉堡,实行围困或集结主力,予以拔除。在敌人点、线的后面,我则以武装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打击敌人,使其腹背受击,顾此失彼,进而粉碎敌人的“蚕食”。
在敌占区,针对敌人的“清乡”政策,我军进行反“清乡”斗争。采取“敌进我亦进”的方针,组织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之敌后,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组织和领导人民同敌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并逐步把敌占区变成游击区以至成为敌后根据地,使敌人的所谓“治安区”也得不到安宁。
在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针对敌人的“扫荡”政策,我军民进行了反“扫荡”斗争,创造了一整套对付敌人的办法。主力部队以一部分兵力分散与民兵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用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术消灭敌人;同时进行坚壁清野,使敌人抢不到粮食和物资,并保护了人民利益。大部分主力部队则转移到外线去,打击敌人的薄弱据点,造成敌人的恐慌与混乱,当“扫荡”的敌人疲惫时,则进入内线,灵活集结主力,各个歼灭敌人,粉碎敌人的“扫荡”。
在敌后军民的反“扫荡”斗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41年8月1日,伪军包围了冀中献县东辛庄,威逼村民交出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当场杀死数人,许多人被严刑拷打,却没有人告密。马本斋的母亲见此情景挺身而出,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绝食而死。1941年9月,在冀西易水河畔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战士马宝玉等5人,为掩护4个县的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主动把敌人吸引到悬崖绝壁,据险抵抗。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他们毅然砸枪跳崖,3人壮烈牺牲,2人被救脱险,被人们称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合围的情况下,亲自指挥部队突围,在率领最后一批人员突围时,不幸中弹殉国。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突出事例,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反“扫荡”作战中团结一致,不畏强暴,反对侵略的革命精神。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敌后军民的英勇奋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民兵共作战42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1万余人。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再发展和对日反攻时期(1943—1945。8)
1943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歼灭德军33万人的巨大胜利,随即转入了战略大反攻,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境内。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也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对日军发动了反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下,解放区战场经过1943年的艰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