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第81章


中全会。会议分析了近两个月来全国的政治形势和这场政治动乱、暴乱的性质,指出极少数人策动动乱和暴乱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中,党中央的决策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都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全会高度评价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场斗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高度评价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中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李鹏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并作出相应的组织处理。会议认为,赵紫阳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错误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也有明显失误。特别是在他主持党中央工作以来,消极对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严重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此,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随后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又撤销了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
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常委会由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六人组成;决定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书记处书记;免去在动乱期间积极支持赵紫阳错误立场的人在政治局和书记处担任的职务。
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在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这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全会不仅对于当前进一步稳定全国局势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于今后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曾多次表示:等新的领导班子一经建立威信,他就要坚决退出中央领导岗位;他希望大家能够以江泽民为核心,很好地团结。四中全会以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决地、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一手抓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认真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全国政治局面迅速趋向稳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思想战线出现新的转机。鉴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并逐步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邓小平再次正式向中央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并表示要带头建立退休制度,结束过去实际上存在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终身制。据此,五中全会于1989年11月9日通过《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并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的革命历史和卓著功勋,强调指出:“他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全会要求全党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著作,使它今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经过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代是自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了顺利的交接,这对于保证党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个事实,是党在政治上高度成熟、组织上坚强有力的明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首先聚精会神地抓了党的自身建设。针对一部分党组织严重不纯的状况,在中央的领导下,党组织对动乱、暴乱中的重点人和重点事认真地进行了一次清查、清理。在此基础上,在全党进行了一次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并对部分地区和省级以上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对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同时,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90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全会以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各级党政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并贯彻落实。这都对加强党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同年11月,中央批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严肃执行党的纪律,认真查处违纪案件,并进一步提出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认真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和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两个问题。中央强调,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必须贯彻“一要坚持,二要持久”的方针。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决定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大以后,在继续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方面,也一连迈出几大步。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并于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全省作为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步骤。1985年2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根据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1988年初,决定建立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1990年6月,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开发和开放上海市的浦东新区,并建立了外高桥保税工业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通过上海浦东开放,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全面开放。从而,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沿海形成了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对外开放战略的逐步实施,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从1979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超过1953年到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是80年代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6%,大大超过前26年平均增长26%的速度,粮食总产量1990年达到8700亿斤,棉花、油料、肉类、水产、水果等农副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防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生产的发展,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提前实现小康。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387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0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比1980年增长681%和1239%。1991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700元,全国城乡储蓄额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长到9110亿元。城乡人民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