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71章


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命令。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典礼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典礼局局长余心清宣布典礼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 
接着,毛泽东主席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同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隆重举行了授予将官军衔典礼。 
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接着,周恩来总理分别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9月28日,国防部举行受衔典礼,彭德怀授予在京部分校级军官军衔。1955年11月至1956年初,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剑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分别在北京、南京、成都、兰州、沈阳、广州、武汉等地,代表周恩来总理授予各地驻军将官以上军衔,代表彭德怀国防部长授予将官以下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以及海军、空军、公安军、防空军、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铁道兵等军兵种的领导机关也都在机关所在地举行了校官、尉官的授衔典礼。 
1955年首次授衔时,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其中1955年9月27日授予55名,1956年1月授予1名,1958年1月授予1名),中将177名(其中1955年9月授予175名,1956年1月授予1名,1958年授予1名);少将806名(其中1955年9月授予802名,1956年授1名,1957年授2名,1958年授1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历时10年。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至此,第一次军衔制结束。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解放军报》出版
《解放军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直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由解放军报社编辑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出版全军性的统一报纸,以便中央军委通过报纸加强对全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指导。1955年8月经国防部长彭德怀请示毛泽东主席批准,决定创办《解放军报》,当年9月试刊。 
1956年1月1日正式创刊,始为周三刊,内部发行,1958年起改为日报,对开四版。该报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人民武装警察、国防科研、军工战线广大工作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和军烈属以及其他关心国防事业和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广大干部群众等。1987年1月1日起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便更好地传播国防建设最新消息,报道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当代军人生活风貌,传播世界各国军事动态,探讨现代军事科学理论。 
《解放军报》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令和中央军委以及各总部的命令、指示;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及英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宣传军队完成宪法所赋予的任务的业绩和经验;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就,反映部队生活的新面貌;交流工作经验,指导部队教育训练,探讨现代化军事科学理论;传播国内外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和知识,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读者的意见和要求等。 
《解放军报》创刊后,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这一宗旨,艰苦创业,勇于探索,逐渐成为一张在全国和全军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报纸。 
《解放军报》从1956年创刊到现在,大至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1956年正式创刊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是《解放军报》的工作由全面打基础到蓬勃发展并取得广泛影响的时期。这期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及深入基层,创造先进连队和全军大练兵的总部署,《解放军报》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连队解决问题,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上,报道了全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传播了加强基层建设,加强正规化训练的经验。 
宣传先进典型,是《解放军报》的传统。此间,该报宣传报道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经验,这对于当时形成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奋发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起了促进作用。50年代比较著名的先进典型有:节约标兵郭云风;在东南沿海作战中英勇殉国的战斗英雄安业民;红军团长当农民的方和明;回乡参加农业建设的将军甘祖昌等。60年代比较著名的先进典型和先进集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舍身救战友和人民群众的王杰、欧阳海、刘英俊、张春玉;保卫边境英勇牺牲的罗光曼、司马义·买买提;爱民模范谢臣、普布扎西;在海战中身负重伤坚持战斗的麦贤得;在军事训练中创造群众路线练兵方法的优秀连长郭兴福;深入苗家侗家山区的人民武装干部吴兴春等。另外还以大量篇幅宣传报道了身居闹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刻苦训练、作风紧张、纪律严明的“硬骨头六连”,英勇善战的海军“海上猛虎艇”和空军“霹雳大队”等。50年代到60年代《解放军报》宣传报道的这一批英雄人物和模范集体,特别是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不仅当时风靡全国,而且一直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一时期,《解放军报》办得有声有色,受到从普通列兵到元帅以及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称赞,也受到了全国新闻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7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解放军报》题写了报名,并提议在同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启用。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到1976年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是《解放军报》曲折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妄图使《解放军报》成为他们篡党篡军阴谋的工具,在他们的指令下,《解放军报》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一起,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在全国造成了恶劣影响。但是,在此期间《解放军报》的多数编辑、记者对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还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和斗争的,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正确原则和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业绩。特别是邓小平重新复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大力宣传和报道了邓小平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思想和贯彻《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的情况。这对于拨乱反正,稳定部队,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解放军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期间,随着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及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解放军报》的宣传指导思想和宣传重点相应地作了转变。宣传中积极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促进军队和平时期的建设。这一时期,《解放军报》还以大量篇幅宣传了一批在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中有模范军医吕士才,舍身救人的军校大学生张华,义务兵的好母亲赵珍妮,军人的模范妻子段兰英,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史光柱、英雄指导员钱富生,率领部队在大兴安岭奋勇灭火的师长吴长富等。 
《解放军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中央军委以及各总部的命令、指示,特别是在宣传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及英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等方面,在全军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解放军报》由创刊初期年发行量的13万份,发展到现年发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