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73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
为了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和作战经验,探索现代条件下武装力量建设和人民战争的规律,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反侵略战争服务,叶剑英于1956年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建议。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军事科学院筹备委员会,叶剑英任主任,彭绍辉任副主任。1958年1月8日,中共军事科学院临时委员会成立,叶剑英任书记。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5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正式成立,叶剑英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宋时轮、彭绍辉、杨至成任副院长,王新亭任副政治委员兼党委办公室主任(政治部成立后王新亭兼政治部主任),下辖战役部(李夫克任部长);战术部(彭绍辉兼部长);战史部(韩练成任部长);外军部(宋时轮兼部长)。叶剑英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他指出:军事科学院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今后战争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以推动我军迅速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他勉励全院同志,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密切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多生产为建军所需要的产品。同年5月25日,叶剑英就军事科学院的工作方针、任务等问题向毛泽东作了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的工作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采取厚今薄古,学习、研究、生产三结合的方法,广泛采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从中国和人民解放军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敌人,研究未来战争所需要的战术、战役指导思想及作战方法,编写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条令和战史。毛泽东同意叶剑英的各项意见。 
1960年8月,增设军事技术研究馆。军事科学院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军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1960年后,各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和野战军都相继成立了军事学术研究机构,组织起一支研究队伍。这些机构和队伍当时的工作重点是编写条令,同时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究工作。在军事科学院的带动下,全军出现了编写条令和教材的热潮。 
到了60年代中期,由于林彪的干扰破坏,各军区、军兵种和军事院校的学术研究机构陆续被撤销。1969年9月,军事科学院的组织机构也作了调整,编设办公室、政治部、学术保障处、管理处和战争理论、战术、战史以及外军研究等部门,撤销了军事技术研究馆,研究人员也大为削减,全军的军事学术研究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1972年以后,为适应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军事科学院相继新建和恢复了计划指导部、院务部、军制研究部、政治工作研究室、军事学术杂志社、军事辩证法研究室、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和军事科学出版社等机构。1979年后,各军区、各军兵种和有关军事院校亦相继恢复或设立军事学术研究部门。1980年以后,为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需要,军事科学院的机构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加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发挥军事科学理论在军队建设中的先导作用。1982年10月22日,中央军委明确指出,军事科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军事学术研究,使之真正成为全军军事科学的研究中心,成为军委和总部从军事理论高度指导军队建设的助手。并希望“军事科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1986年3月28日,中央军委再次明确指示,军事科学院是中央军委的军事学术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学术研究的机构。要求军事科学院要成为军委、总部从军事理论高度指导军队建设的助手,为军委、总部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目前,军事科学院下设战略、战役战术、军制、军事历史、外国军事、军事运筹分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军队政治工作和军事百科等研究部门,已成为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需要,军事科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发展战略和建军、作战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编著和出版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军事科学理论著作和研究咨询报告,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军事文选(集)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论述及有关的研究论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役、战术、军制、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论著;国防和建军、作战若干问题的建议、报告和论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纪律、队列条令和其他条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战例;中国历代军事和军事名著的研究与译注;军事运筹著述;外国军事的研究论著和译著;军语、军事辞书等。还编辑出版多种军事学术刊物。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和完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推动全军战略战术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借鉴历史经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军当前和今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历任院长:叶剑英、宋时轮、郑文翰、蒋顺学、赵南起,现任院长徐惠滋;历任政治委员:叶剑英(兼)、粟裕、王树声、王新亭、廖汉生、萧华、刘志坚、袁升平、梁必业、王诚汉、杨永斌,现任政治委员张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人民解放军组织体制改变
随着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解放军领导机关的编制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毛泽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为国防部长,9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军事工作,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委员,由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59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并决定将彭德怀调离国防工作领导岗位。9月26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央军委人员组成的决定,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由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0月20日,中央军委又发出通知,决定在中央军委常委之下,设立一个办公会议,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196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增补陈毅、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全军领导机关逐步形成了“八总部”的领导体制,即: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方勤务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50年代后期,又恢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体制。 
总参谋部于1954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为加强对全军军事训练的领导,原总参谋部军训部于1955年5月划归新组建的训练总监部建制。 
1956年,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称通信兵部,直属军委领导。1957年1月,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大量裁减军队的决定,嗣后,撤销总军械部,将军械工作划归总参谋部管理。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决议认为,我军的组织体制仍然存在着机关庞大、部门过多、组织重叠、分工机械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我军的组织体制进行某些改革。 
会后不久,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划归总参谋部建制。1959年又撤并了军校部、出版局,增加了管理局、外事局。通信兵部、防化兵部划归总参谋部。到1965年,总参谋部下设部门有: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兼)、作战部、情报部、第三部、通信兵部、军训部、军务部、装备计划部、动员部、军事交通部、防化学兵部、政治部、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管理局等。 
总政治部于1954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57年和19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