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101章


面向未来,把学校办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人民军队特色的指挥大学。 
国防大学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设有训练部、政治部、研究部、校务部和校办公室等部门,战略、战役、军队指挥、军兵种、外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与党的建设及军队政治工作、世界经济与政治、后勤、现代科技、外语等教研室,战略、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等研究所和电化教学中心。学员系(班)包括:(1)国防研究系,招收军队军级以上和地方省级以上及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司局级以上干部,研究国防建设的有关问题,学制半年以内;(2)基本系,招收师(旅)职指挥员和师(旅)后勤部长,培养集团军(军)职指挥员和集团军(军)后勤部长以及大军区以上机关高级参谋人员,学制2年以内;(3)进修系,招收正师职以上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员和省军区、院校领导干部,进修提高,补充新的知识,学制1年以内;(4)研究生院,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经军队高级或中级指挥院校培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并在军队任职:年以上的干部,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指挥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教员,学制各为2—3年;(5)师资培训班,招收军队指挥院校和技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部队干部及现职教员,为全军中、高级指挥院校培养师资,学制2年。 
国防大学以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为显著特征。实行军事、政治、后勤军官混合编班,统一施训。坚持课程起点高、内容新、知识面宽,将世界科学技术和军事科学的最新信息、最新成果用于教学使学员不仅掌握军事、政治、后勤,还懂得经济、外交及必需的现代科技知识。重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科学管理、宏观决策、谋略指挥诸能力。实行在教员指导下,以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学校对国内国外开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在学籍管理上实行淘汰制等。这样,有利于把入学的干部培养造就成为高知多能、具有战略头脑和合同作战指挥能力、能够全面指挥军事、政治、后勤工作的通才。1986年暑期国防大学招收了第一批学员。 
国防大学的成立是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院校改革的重要成果。国防大学成立十多年来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员和高级科研人员,为把我军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部队做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
预备役部队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
1986年8月10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发出通知,明确规定预备役部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其师、团级单位授予番号、军旗。 
预备役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兵役制度。建立预备役制度在和平时期储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后备兵员,一旦战争爆发,能够快速动员,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这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预备役制度是在民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5年为了适应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国家颁发了第一部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由于缺乏经验,在强调预备役制度时,忽略和放松了民兵建设。后来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又一度放松了预备役工作,致使我们的后备力量建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现代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提出把民兵制度和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恢复了预备役登记工作。为落实《兵役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预备役制度,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1990年底联合发出通知,确定从1991年起,逐步开展转业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并对1988年9月1日以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的转业干部和武警部队转业警官,进行预备役登记的年龄、时间等作了具体规定。1991年1月上旬,我国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在北京、辽宁、陕西、山东、江苏、四川、广东等省试行。 
我军在总结后备力量建设经验,吸收国外一些做法的基础上,为适应战时快速动员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战时快速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央军委决定建立预备役部队。从1983年开始,各军区普遍组建了预备役部队。1983年3月25日,中国第一个预备役师——锦州预备役师,在辽宁省锦州地区正式成立。锦州预备役师的成立,标志着我军后备力量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此后,通过不断试点推广,在全国各重点地区相继组建陆、海、空三军包括步兵、地炮、高炮、装甲、工兵、防化、通信等诸兵种在内的数十个预备役师(团)。1983年5月31日,总参谋部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组建预备役部队的指示》精神,对预备役部队的番号做出规定:凡经总参谋部批准组建的预备役师、团,均授予番号。陆军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名)陆军预备役师”,一地组建两个师的依次称陆军预备役第一师,预备役第二师。炮兵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名)炮兵预备役师”,高炮师和坦克师的番号按炮兵师格式类推。师属步兵团的番号,以地区为单位统一排列,同一地区两个团以上的排列依此类推。 
师属炮兵团称“××预备役师炮兵团”,师属高炮、坦克团按师属炮兵团格式类推。预备役汽车、通信、坦克、防化等独立团,分别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名)××(性质)预备役团”。海空军组建的预备役部队其番号参照上述格式执行。组建预备役师、团要按总参谋部的计划进行,由军区或军兵种按照上述规定授予,并报总参谋部备案。 
预备役部队的最大特点是平时寓兵于民,战时可以用最快速度动员转为现役部队,成建制地补充野战军或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它既区别于现役部队又不同于一般的民兵组织。其具体组织形式和训练方式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它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师、团、营和部分连队的主官以及机关部门、科室的主要干部是现役军人,其余是地方干部、退伍军人、基干民兵和经过登记的预备役人员。 
二、凡按照中央军委计划,经总参谋部批准组建的预备役师、团,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分别是我军的师、团级单位,授有番号、军旗,实行统一的编制。平时隶属省军区,战时归指定的野战部队指挥(海、空军预备役师归海、空军建制,平时受海、空军和省军区双重领导)。 
三、按总参制定的军事训练大纲要求,有计划成建制地分期分批进行军事训练,并定期进行动员演练。 
四、就地就近储备相应的武器装备和各种后勤物资,对战时所需要的车船、工程机械等军民通用的装备物资,平时都制订计划,做好征用的准备。 
五、预备役部队同其他一切武装力量一样,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预备役部队都建有党委,受省军区党委和同级地方党委的领导,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在党委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预备役部队不断提高军政素质,增强现代条件下快速动员的作战能力,切实做好随时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动员教育预备役人员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骨干作用。 
为了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完善国家武装力量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拟订了预备役军官法草案,经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同意后于1995年2月提请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同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预备役军官法》,确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走上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