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战》第110章


结语
决定莱特湾海战结局的有以下几个基本因素:美国的海上力量占有巨大的优势,并有其它盟国的战斗舰队予以加强,还有美国航空兵力的强大支援;盟军的潜艇切断了日军的燃油补给线,加上日军还是取分兵防守的战略,致使日本舰队处于被分割的状态。莱特湾海战的特点是,美军和日军的各海上编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均不够畅通,未能适时地互通情报。美国海军部队由于在作战海区没有统一的指挥,其战斗力的发挥显然受到了影响。日本舰队虽有丰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实施统一指挥,然而在协同作战和相互支援方面还不如美国舰队。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而又极其复杂的海战,就是在上述情况下展开的。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海战或者取得辉煌战果,或者失去战机,往往就在一念之差,这是值得深思的。
日军没有达到歼灭莱特湾中盟军登陆输送部队这一主要作战目的,自己反而丧失战斗舰只306000吨,其中包括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而美军仅以损失舰只37000吨(轻型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2艘和护卫舰1艘)的代价,不仅保障了登陆输送队的安全,而且使日本海军丧失了其赖以再次发动舰队规模海战的能力。这样,莱特湾海战就以美军取得巨大的胜利而告终。然而,无论是美军还是日军,都没有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海军兵力的作用。
栗田部队虽然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持续空袭,却能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横渡锡布延海,并悄悄地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但是,他却没有充分地利用当时的有利战机。栗田对美军的一支护航航空母舰大队进行了分散的攻击,这不仅其部队陷入混乱,失掉攻击目标,而且也使其部队相互之间失去了通信联系。栗田部队受到的损失大于取得的战果,最后沿着出去的航线撤了回去。西村部队应与栗田部队协同进攻莱特湾,但比预定计划提前进入苏里高海峡,陷入了美军的伏击区,白白损失了自己的兵力。志摩将军由于过虑而未能同西村进行协同作战。当他发现西村舰队损失惨重时,便明智地从苏里高海域撤退了。小泽则象事先预料的那样,损失了作为诱饵的几艘航空母舰,可是却使美国第3舰队远远离开莱特湾,并能把所率领的大部分水面舰只保存下来。小泽虽使栗田部队免于被歼,却未能将诱敌成功而为栗田部队创造了极好战机的情况向友军通报。日军获得战果的另一措施,是使用“神风”特攻队进行了突击。其突击规模虽然有限,但对下一步的作战是有一定作用的。10月25日,特攻队已对盟军舰队进行了首次突击。
美国海军的各个参战部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是,第3舰队和第7舰队由于一系列的判断错误,而未能很好地协同作战。哈尔西曾经集结兵力对锡布延海的日本中央编队实施猛烈空袭,使其暂时撤退。但是后来,他认为第7舰队一定会派出兵力去掩护莱特湾的北口,便放弃了中央编队这个目标,也未对圣贝纳迪诺海峡和登陆地域进行掩护。奥尔登多夫也许认为这是双方战列舰、巡洋舰之间的最后一次炮战,便把苏里高海峡封得水泄不通,以优势兵力和密集火力痛歼西村部队,奥尔登多夫确有把握夺取这次海战的胜利。因为金凯德认为莱特湾北口由第3舰队负责掩护,则把所属的水面舰艇部队几乎全部交给了奥尔登多夫。米彻尔历来镇定自若,善于巧妙地使用航空兵,把日本出动的几艘航空母舰全部击沉。然而,日本北部编队和中央编队的兵力却未被全歼。这主要是因为哈尔西在这次海战的关镀时刻,不适当地把水面舰艇部队的主力北调南遣,致使南北两个战场都不得不以较弱的兵力去对付日军。
在这次海战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美国海上部队在萨马岛海域所进行的协同作战。莱特湾近在咫尺,美军的协同作战却使栗田部队终于返航了。在这里,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大队,在斯顿普和托马斯·斯普拉格两个大队的支援下,把利用风向、暴雨、施放烟幕、舰艇运动、实施空袭与海上攻击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可能采取的各种战术,终于打乱了栗田部队的部署,击退了优势之敌。从空中来看,护航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虽然没有进行过攻击水面舰只的训练,但是也和快速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一样,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从海上来看,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大队的警戒舰只虽然不大,却能不畏强敌,冒着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密集炮火,奋勇应战,巧妙地利用烟幕和暴雨进行隐蔽,实施鱼雷攻击。鱼雷用完后,还能以127毫米舰炮对抗356毫米和406毫米的巨炮。这就保障了对敌舰顺利地进行空袭,且使大部分护航航空母舰撤出战斗。这两个小时的果敢行动、献身精神和巧妙战术,在美国海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第十四章 美日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活动
1941年12月31日,尼米兹海军上将在“茴鱼”号潜艇上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这是一件发人深思的事情。这位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虽是潜艇艇员出身,但他把潜艇作为旗舰,绝非出于什么个人的感情。
当时,适于作旗舰的大型水面舰只不是沉在水底,就是为了回西海岸进行修理而在海上航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只好在潜艇上举行舰队司令的就职仪式。
珍珠港遭到袭击后,美国可用以对日本进行反击的海军兵力就只剩下潜艇了。12月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下令对岛国日本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这支“海豚式的海军兵力”指潜艇部队。奋起应敌,投入一场心照不宣的、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以切断日本的主动脉——海上补给战,使日本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美潜艇部队虽在战争初期因装备较差连遭厄运,但它对夺取最后胜利所做的贡献是其它兵种难以比拟的。
美潜艇部队之所以能够取得赫赫战绩,不仅是因为指挥官指挥得当和潜艇艇员的技术熟练,还因为它有一套完整的战术。这套战术是十分灵活的,并根据实战经验和多变的作战特点不断加以改进。而日本海军那支训练有素和作战勇敢的潜艇部队,却因使用不当和最高统帅部缺乏远见而被白白地消耗掉了,大部分兵力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们不应忘记,对珍珠港的袭击实际上不是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先开火的,而是企图进入港湾的袖珍潜艇先开始行动的。如第七章所述,日军的一艘袖珍潜艇是在第一次舰载机开始夹击前70分钟就已被美驱逐舰击沉了。这种袖珍潜艇一共派去5艘,分别装载在经过专门改装的伊型潜艇上运到现场,是日本先遣部队(由29艘潜艇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支强大的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侦察、报告敌航空母舰的动向和袭击企图逃离港湾的敌舰。日本这次使用袖珍潜艇虽未取得什么战果,我们却可从中看出它使用潜艇的指导思想。尽管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战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西洋之战中又给盟国舰船以巨大损伤,然而日本仍不承认潜艇在破坏海上交通线中的巨大作用。日本不仅没有计划使用潜艇兵力去破坏盟国的海上交通线,也无计划使用这种兵力来保护本国的海上交通线。日军使用潜艇的一条基本战术原则是,全力以赴地配合舰队作战。另外,日本海军非常轻视美国潜艇的潜在威力,因而在南云机动部队袭击珍珠港时,竟未触动美军的潜艇基地。
战争初期的潜艇活动
如前所述,日军几乎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大举进攻盛产石油、橡胶、锰、铜和大米的荷属东印度、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来亚和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由于1941年7月美国对日实行禁运,日本只好开始使用储备的645万吨石油。如果日本不能进占荷属东印度,早晚必将陷入石油危机。因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夺取南洋资源地区的石油田;第二,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适当的开发;第三,把产品运回本国。当时,盟国在远东地区的兵力较弱,对日本前两个企图的实现束手无策,然而,盟国潜艇可以阻止其实现第三个企图。潜艇对日本往本国运送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海上航运进行了袭击。
美国在太平洋战区原有两支潜艇兵力:一支是以甲米地(马尼拉湾内)为基地的亚洲舰队潜艇部队。另一支是以珍珠港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当时,亚洲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