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战》第112章


俾斯麦群岛和新几内亚附近建立一个潜艇巡逻区以袭击日本船只。这支潜艇部队负责封锁腊包尔、卡维恩、布因、莱城和萨拉英阿等地的日军基地,尽量阻止日军向南所罗门群岛增援。同时,以珍珠港为基地的美潜艇部队,对号称“太平洋直布罗陀”的特鲁克岛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美潜艇除击沉轻巡洋舰(“天龙”号)、老式驱逐舰和大型潜艇各1艘外,还击沉商船79艘,共26万吨。美潜艇逐还巧妙地击沉一艘日军重巡洋舰。这就是刚参加萨沃岛海战,正随编队一同胜利返航的“加古”号。萨沃岛海战的次日晨,当“加古”号即将回到腊包尔时,埋伏在港湾入口附近的S…44号潜艇对其实施鱼雷攻击,击中4条鱼雷。这次成功的袭击多少弥补了美军在萨沃岛海战中的惨重损失。然而更重要的是,这竟使日军在尔后使用水面舰只运行“东京快车”输送任务时,行动更加谨慎了。
日本也常使用潜艇支援所罗门群岛的作战,但是,潜艇的任务不是竭力破坏美军的海上补给线,而是集中全力去袭击美军的战斗舰艇。既然在这一海域出现了日本潜艇,美国就不得不把准备派到其他海域的兵力集中用在这里,以便大力加强对潜防御。例如,1942年9月14日,盟军一支护航运输队从圣埃斯皮里图岛驶往瓜达尔卡纳尔岛,在航渡中遇上日本的潜艇群。这支护航运输队除有严密的警戒外,还有“黄蜂”号、“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和“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等对其进行掩护。
把日军的这种潜艇战术称为狼群战术或许是不适当的,因为它们既不进行协同攻击,也不在一个战术指挥官的统一指挥下行动。“黄蜂”号、“北卡罗来纳”号和护卫舰“奥布赖恩”号,先后遭到鱼雷攻击,鱼雷攻击的时间间隔约10分钟。结果,战列舰受到重创,航空母舰起火燃烧,人员弃舰后沉没;护卫舰破损严重,在尚未进入浮船坞前就沉没。这次日潜艇袭击有一个重要特点值得注意:日军丝毫没有去触动护航运输队。因为日指挥官深信,只有军舰能够代表海上的战斗力,唯有军舰是值得袭击的目标。两周前,“萨拉托加”号受重创,接着又损失了“黄蜂”号,这样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航空母舰就只剩下“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了。此后,在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属潜艇部队只击沉2艘战斗舰只:一艘是在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被击沉的“波特”号驱逐舰,另一艘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中被击沉的“朱诺”号轻巡洋舰。
美潜艇部队在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担任战略支援任务,即在特鲁克、帛琉和腊包尔等基地附近设伏,以袭击出入这些地区的日本水面舰只。此外,它还负责监视俾斯麦群岛及其附近的海峡,并对沿巴布亚半岛向前推进的麦克阿瑟部队进行支援。这样部署可使美国潜艇根本不进入作战海域,从而大大减少潜艇遭受己方水面舰艇误伤的危险。这是一项重要措施。飞机和水面舰艇一发现潜艇,就实施攻击,往往是打完再说。由于识别信号方面的失误,美军至少已有28艘潜艇遭到己方飞机的扫射和轰炸,另有5艘潜艇受到己方水面舰艇的炮击。“鲯鳅”号和“海狼”号两艘潜艇已为友军击沉,全体艇员也一同丧生。另有9艘潜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美军在使用潜艇方面曾经有过一次例外,即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进行到1942年10月情况相当危急时,曾派“琥珀鱼”号潜艇把航空汽油运到图拉吉港。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唯一一次把潜艇作为油船使用。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期间,美“黑鲈”号潜艇曾于1943年2月在俾斯麦群岛附近水域创造了一桩非常动人的事迹。7日1时10分,该艇发现一艘日舰,使开始上浮。正在接敌时,那艘2500吨的日本炮舰也发现了这艘潜艇,便转向朝“黑鲈”号冲来。艇内的雷达兵立即标出日舰转向后的新航向,但舰桥上的艇长霍华德·吉尔摩海军中校和其他6名值更人员在夜暗中没有发现日舰的转向情况,待发现后下令“左满舵”时已来不及规避。结果与航速17节的日军炮舰相撞,艇员们在剧激的撞击下纷纷跌倒。严重倾斜的潜艇刚一恢复正常,日炮舰使用机枪扫射潜艇舰桥。年青的值更官和一名了望哨当场死亡;吉尔摩艇长虽身负重伤,但仍倚着舰桥竭尽全力地喊道:“准备潜航!”舰桥上的4个人立即进入艇内,唯独艇长吉尔摩海军中校仍然留在舰桥上,凛然下达最后一道命令:“潜航!”为了表彰吉尔摩海军中校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死后追授荣誉勋章。
1943年1月,美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伯特·英格利希海军少将因飞机失事身亡。洛克伍德将军随即被任命为英格利希的继任人。与此同时,拉尔夫·克里斯蒂海军少将接替洛克伍德的职务,指挥西南太平洋的潜艇部队。洛克伍德立即着手建立新的潜艇基地,使之比珍珠港更加接近潜艇的巡逻海域。这时,他把中途岛作为美潜艇的前进基地,这里既有潜艇供应舰,又有潜艇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岸上设施。从该基地出发进入巡逻海区,每次可以少航行2400海里。主要的不足之处是艇员不怎么喜欢这个地方。艇员们发牢骚说,这个鬼地方除了“沙子和信天翁”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为了保持士气,洛克伍德安排了一个日程表,使潜艇定期轮流返回珍珠港进行休整。
潜艇完成巡逻任务返航后,必须使艇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必要的文娱生活。因此,无论军官或士兵,在交班后都要去疗养院或专用旅馆进行疗养。这样,从海上执勤回来的艇员,在潜艇为执行下一次任务而开始备航之前,对自己艇上的事务不负任何责任。即使是艇长,在此期间对本艇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是由战斗建制以外的潜艇军官负责实施该艇的维修和保养计划。
装备维修和人员疗养按计划结束后,艇上的原建制艇员立即回艇,出海进行几天复习旧科目的训练,然后出航执行巡逻任务。实践证明,这种作法对艇员为完成其战斗任务而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是非常有益的。
鱼雷不断发生故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美军鱼雷的性能较差,这使美国海军非常恼火。鱼雷质量不佳的原因在于,磁性引信装置的设计不够完善,以及对这种引信装置盲目自信。但是,如果有充足的试验经费,这种设计上的缺陷本来早就可以发现。由于经费太少,平时连爆炸一个战雷头也是办不到的。因为一个战雷头所花费的经费就用掉了整个年度试验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款额。因此,进行试验时,一律使用操雷头,与其说是要求操雷头命中目标,不如说是要求操雷头从目标下面通过。于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只是检验陀螺仪操舵装置和蒸气推进系统,并未抓住实战中的关键问题。关键在于战雷头,但是,却对战雷头深信不疑,实际上,问题就出在这里。
战前,美国海军研制了一种绝密的MK…6引爆装置,在这种引爆装置中装有一个磁性起爆器。这种起爆器因钢铁船壳引起周围磁场的激烈变化而开始启动。据鱼雷射击教令规定,“使MK…6鱼雷在目标舰下3。5米深度通过时,引爆装置即开始启动”,便可炸毁舰底的油舱,或许还能炸断龙骨。实际上,有许多鱼雷即使从目标正下方通过也未爆炸。据“棘鬣鱼”潜艇报告,该艇曾13次占领有利的鱼雷发射阵位实施鱼雷攻击,但无一命中。这件事使洛克伍德将军火冒三丈,对鱼雷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发现试射的8条鱼雷通过鱼网时比装定的深度平均深3。5米。最后,连军械局也只得承比这种装有340公斤梯恩梯炸药的鱼雷,在战斗中比预先装定深度至少深了3米。但是,在着手克服这个毛病时,又引起另一个严重问题,即鱼雷总沿着一条正弦波曲线前进。如果鱼雷从目标舰正下方通过时,恰好处于周期的顶部,那么就会起爆;否则,即使鱼雷从目标舰下方通过,由于磁场变化没有达到一定的量,也不会爆炸。
接着,减小深度进行试验,结果,鱼雷过早爆炸的现象大增。过早爆炸会使艇员们误认为鱼雷已经命中目标。在地磁赤道附近,舰船磁场的水平分量通常比垂直分量强,致使MK…5引爆装置往往在目标前方45米处起爆。据知,鱼雷过早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海水的飞溅引起的,有的是由目标舰的航迹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