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名流的情人们》第68章


陈洁如有一兄、一弟、一姊。她小名阿凤。在上海天益里爱国女校读书。她有个极要好的同学叫朱逸民,她俩是“莫逆之交”,形影不离,互相倾吐少女的秘密,几乎无话不谈。朱逸民比陈洁如大5岁,经常像姐姐一样呵护她。她们在一起度过不少美好的时光。经人介绍,朱逸民18岁时嫁给了国民党内重要人物张静江。孙中山搞革命时,便得到张静江在经济上的有力支持。蒋介石拜张静江为其盟兄,称为“二哥”。张静江是浙江吴兴人,祖辈是做丝绸生意的。张静江年轻时曾在巴黎开设经营丝绸、茶叶、古玩的商行,1906年参加同盟会,是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内地位很高的重要人物。他长蒋介石10岁。
第五部分国民党委员长 蒋介石(2)
张静江原配姚惠病死后,经人说合,与朱逸民结合。陈洁如经常与朱逸民来往,出入张宅,极为平常;并与失意的蒋介石相遇。
青年时的陈洁如,完全是一副清纯少女的模样,高挑苗条的身材,滑如凝脂的皮肤,面庞清秀,额前留着浓密的刘海,几乎遮住眉毛,脑后梳一条粗黑的大辫子。虽是小家碧玉,但在蒋介石眼里恰似一枝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使他一见倾心。他死皮赖脸请张静江为之作媒,又软缠硬磨小嫂子朱逸民替他说话。在其强大的爱情攻势中,也不乏单刀直入,主动进攻。这样,“少女怀春,吉士诱之”,陈洁如的爱情闸门缓缓打开了。二人感情发展很快,很快便结合同房了。
蒋介石日记中多处有对陈洁如的记述,虽然着墨不多,仍可见二人亲昵之状。陈氏原名璐,小名阿凤。根据其相貌清秀、性格温顺、小鸟依人的可人模佯,蒋介石替她更名为“洁如”,以示爱其程度之深。
1921年9月9日,蒋介石乘船从上海到广州。孤独一人的蒋介石站在甲板上,思绪随风飘得很远,愈加思念窈窕的璐妹。他回到舱内,铺开信笺,“惠寄璐妹后更名洁如书”。从此陈璐便有“洁如”的名字。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革命,其部将叶举炮轰广州越秀山的孙中山大总统府。孙中山在卫士的掩护下脱险,后登上永丰舰避难。18日,孙中山、汪精卫急电蒋介石:“事紧急,盼速来。”
蒋介石从宁波赶至上海,“是晚,璐妹来探,郎去。”寥寥数字,勾勒出在生死诀别之际,二人的沉重心情。次日,蒋介石向张静江托付后事:万一回不来,希望张静江照顾陈洁如。24日晚,蒋介石“与璐妹并坐汽车,游览夜景,以粤难无法解救,聊以慰我忧耳。”次日,蒋介石毅然决然买票南下广州,“间关赴难”。到广州后,蒋介石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一起,指挥海军舰只与叛军激战,战斗空余之际,蒋介石尤思念陈洁如。6月30日上午,蒋介石在船舱内“发给冶诚、璐妹讯”,报道平安的消息。
8月7日,广州局势险恶,蒋介石力劝孙中山“暂离广州。”9日下午,蒋介石护卫孙中山登上英舰前往香港,复改乘俄国邮船回上海。第二天,白天,蒋介石在莫理哀路孙中山府邸办公;是晚,“宿于璐妹家。”生离死别终于过去,二人悲喜交并,如胶似漆。第二天傍晚,蒋“与璐妹同乘汽车,往北新泾逛玩。”后又宿于陈洁如家,8月17日,早晨7点,两人便出家门游玩,至晚10点,方“偕璐妹回其家。”
蒋介石与陈洁如柔情蜜意,卿卿我我,引起侍妾姚冶诚的不快,她“妒态时现,终欲使人不乐何。”与之相比,陈洁如在蒋介石眼里:“爱恋我之情,无异孺慕也。”孺慕之意指幼儿对亲人的思念,可见陈洁如对蒋介石的仰望敬爱之情。
在与陈洁如感情日浓的日子里,蒋介石与原配毛氏、侍妾姚氏的感情发生严重的危机。在回乡的日子里对毛氏“甚至不愿同衾一夕”,两人大吵大闹,蒋介石拳脚交加,毛福梅乱抓乱咬;他在日记中写道“余对毛氏,平日人影步声,皆足刺激神经。此次寻衅,竟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决计离婚,以蠲竭痛苦。”但此时,蒋母王采玉病重,需要毛氏伺候。蒋介石只好一忍再忍,终日闲游,伫眺武岭风景,解闷散心。可是一回家,见“毛氏犹在”,顿时“为之晕厥,痴呆半晌,又发暴性”(蒋介石日记)。怅然良久,哀叹不如“出家为僧而已”。
蒋介石将家庭不幸,母亲病重,统统归罪于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毛福梅。他说:“我为毛氏而害我母亲于郁死,我母亲为毛氏而夺我一生之幸福。”于是愈恨毛氏不止,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誓必去之而后已。
1921年6月14日,蒋母王采玉撒手西归。蒋介石哭着喊道,认为母亲“乃死于家庭之旧习惯,即死于毛氏之身上也。”母丧期间,他便急不可耐,多次召集族人商议“离异毛氏事”,由于“亲戚意见参差,致无结果,心殊恼恨。”万般无奈,只好写了一封心情沉重、笔调悲愤的信,转求妻兄,请其在亲朋和毛福梅间做做工作,以同意蒋毛离婚:
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顿生怨痛者,亦勉强从干,尚未有何等决心,必欲夫妻分离也。不幸时至今,家庭不成为家庭,夫固不能认妻,妻亦不得认夫,甚至吾与吾慈母水火难灭之至份情,亦生牵累,是则夫不夫,妻不妻,而再加以母不认子,则何有人生之乐趣也……吾今日所下离婚决心乃经十年之痛苦,受十年之刺激以成者,非发自今日临时之气愤,亦非出自轻浮之武断。须知我出此言,致此函,乃以沉痛极悲哀的心情,作最不忍心之言也。高明如兄,谅能为我代谋幸福,免我终生之痛苦。
是年底,蒋介石与毛福梅终于离婚。毛氏为王太夫人(蒋母)义女,离婚不离家。
1923年8月16日,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同年12月15日回到上海。蒋氏在俄期间先后给陈洁如写了7封信,叙述在苏联的观感和倾述思念之情。
12月15日,蒋介石一到上海码头,第一件事便去探望阔别多日的陈洁如。他在日记中写“归自俄,抵沪埠,即往会洁如。”次日,他便回溪口,为其亡母王采玉过60岁冥寿生日。12月30日,孙中山致电蒋介石:“兄此行(指苏联之行)责任至重,望速来粤报告一切,并详筹中俄合作办法。”蒋介石却沉浸红绡帐中。
第五部分国民党委员长 蒋介石(3)
1924年1月16日,蒋介石携姚冶诚、蒋纬国到达广州。蒋介石此举,对陈洁如来讲是不能忍受的。在蒋介石到广州的次日,陈洁如一封最后通牒式的断情信寄到了蒋介石的手上。信的内容使蒋介石大为恐慌,于是急急忙忙给上海的盟兄张静江致函,让其做陈洁如的工作。
这是蒋、陈爱情中第一次危机。当时离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只差3天,蒋介石无暇去上海处理矛盾,只好求张静江代劳。
1月24日,孙中山指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由于蒋介石对自己职位安排的不满,遂借口军校经费不能到位,加之与陈洁如的关系尚处在困难之中,于2月21日,以“自维愚陋,不克胜任”为借口,具禀孙中山及中央执行委员会,辞筹办军校职,当即乘轮北上,去沪向陈洁如负荆请罪。
孙中山心急如焚,致电上海国民党执行部转蒋介石,催其速回粤复职。一时间,国民党要人胡汉民、廖仲恺、戴传贤、杨庶堪、汪兆铭等人纷纷函电交驰,目不暇接。
此时,沪上的蒋介石仍不回广州,他与陈洁如和好如初。广州方面,拒发军校开办费的禁烟督办杨西岩被查办。蒋介石也看清了自己在国民党诸政要心中的地位,在他回乡时期,邓演达、许崇智专程劝“驾”,都给蒋介石一方加重了筹码。4月14日,蒋介石从沪赴粤;21日回到广州,即见孙中山;26日入黄埔军校视事。5月3日,孙中山“特任蒋中正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全军总司令。陈洁如以校长夫人身份,堂而皇之出现在黄埔岛上。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后,为他夺取党内与军队内最高职务奠定了基础。当他达到一定的地位后,新的目标、新的天地便出现在面前。在平定商团叛乱、东征陈炯明的军事行动中,黄埔军校生和新成立的党军都有很好的表现,蒋介石的作用日见突出。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蒋介石更是得心应手,纵横捭阖,运用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