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升级攻略 作者:沈凉州(文秀网2013.11.30完结)》第151章


在是朝廷命官。你外祖父的为人,你也略知一二,他算不上品行恶劣,可耳根子软,容易被人怂恿,如今身挂闲职并不妨事,若是有爵位在身,又被人设套做出什么事来,牵连的就不仅仅是刘家的名声,还有皇帝你的名声了。”
她顿了顿,又道:“你伯公亦是如此。”
赵与嘉道:“母后,朕看大梁开国以来,都有加封外戚的惯例,若是您不加封,会否为外祖父他们不喜,若是如此,儿子愿替母后来担当这个名声。”
“傻孩子!”刘海月怜爱地抚摸着他的发鬓,“便是有惯例又如何,谁说此例不能从我这里开先河?自此之后,你可以定一条规矩,外戚若有官职在身者,不可在加封爵位,若要爵位,则必须先辞去朝廷官职,二者不可兼得,以防外戚干政之祸。虽说此举难以彻底禁绝,但是有做总比没做好。你现在年幼,就算是你外祖父和伯公他们心中有所埋怨,也会觉得是我的主意,不会怨怪到你头上去,现在不改,以后再想改,就困难重重了。”
赵与嘉认真道:“母后,您来摄政吧。”
刘海月一愣:“为何又提起此事?”
赵与嘉道:“我年轻尚浅,朝中大臣各有心思,各分党派,未必能够齐心协力,此时正该有人从中平衡协调,母后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且母后本有才干,父皇在时,您就常常帮他参赞政事,正该当个摄政太后。”
刘海月道:“这是你太傅教你说的?”
赵与嘉摇摇头:“不是,太傅挺古板的,上次儿子与他说过此事,他却急得要命,还说什么日月有常,不可阴阳颠倒,*鸡司晨,儿子不欲与他争辩,便没有继续说了。”
刘海月噗嗤一笑:“你太傅这是怕我效仿前唐武后呢!”
赵与嘉:“儿子只知道,现在大羌诸国虎视眈眈,蒋阁老他们年事已高,遇事总有点儿犹豫迟疑,但国之大事,怎容半点差池,儿子如今年纪尚幼,许多事情都一知半解,还需要靠母后多加指点。”
刘海月见他说得如此认真,也就收起玩笑之心,以一个平等的态度对他道:“你知道,自古但凡掌握权力的,免不了心态就会发生改变,心态发生改变,即使是父子,母子,兄弟,难免也会有相残阋墙的惨剧发生,这些例子史书里比比皆是,不必我说,你也能找到许多例子。我并不眷恋权势,我所担心的,不过是在你还未成年的这段时间里,国势衰落,为人所趁,等你亲政之后再想扭转,就难了。但母后还怕一件事,就是等你长大之后,会对母后过问国政感到不喜,从而母子感情疏远,如果是这样的话,母后还宁愿隐居幕后,从一开始就不过问。”
他们母子之间向来便是如此坦诚,赵与嘉听到了也并不惊骇诧异,而是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母后的担忧,我觉得不会发生,我看了史书,自古以来父子、母子之间的相残,皆因不能彼此坦诚,以猜忌之心去猜疑对方,久而久之,感情自然有了隔阂,加上小人从中作梗,自身眷恋权力,因此才会有了后来的惨剧。但是我与母后二人,母后不眷恋权势,我也不是喜欢权势的人,我之所以当皇帝,从头到尾,都只是希望能够保护母后,让母后不要那么辛苦而已,若是母后过得开心,我这个皇帝不当也罢,并不会不舍得的,更不会因此跟母后起冲突。”
刘海玉大吃一惊:“你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胡说!”
赵与嘉难得调皮地一笑:“儿子知道,就是在母后面前,儿子才肆无忌惮的!”
刘海月道:“你父皇之前找你单独去说话,你不需要说,我也知道他肯定会让你牢牢掌握住权力,不要让朝臣和外戚后宫有可趁之机。这本是皇帝的天性,只怕过几年之后,你也会这么想,也罢,母后就先帮你管几年,等你过了十五岁,就把朝政还给你,到时候母后也到处去玩去,你可不许不准。”
赵与嘉心道现在多说也没意思,再过几年母亲自然会明白我的心意。“等儿子把大羌和北蛮都打下来,让母后可以随意去玩个够”
刘海月含笑,赞许而欣慰地抱住他:“母后相信我的嘉儿向来是最厉害的,但你不要过分勉强自己,母后从一开始,就没盼着你一定得当皇帝,但现在阴差阳错,你却偏偏坐上了这个位置,只要你谨记爱民如子四个字,便是没有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也绝对是一个好皇帝,母后以你为豪。”
“母后……”赵与嘉很感动,不像太傅那样成天会跟他讲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母亲从来就没有逼他做过什么,反而处处引导他,劝勉他,让他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胸襟,而不局限在一宫乃至一国之内,这种春风化雨的教育和信任,正是赵与嘉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不得不说,刘海月对他的教育是成功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就灌输给儿子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思想,要知道就算是在后世,人与人之间,生来也不可能是平等的,有人一出生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儿女,有人一出生就是偏远山区的贫苦人家,得到的资源不同,怎么可能平等得起来?
但是不灌输现代的思想,不等于就不能教他做一个好皇帝,作为一个好皇帝,能力,魄力,甚至野心都是其次的,他首先需要的,是要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能够容得下不同的意见,能够听得进逆耳忠言,能够让自己不喜欢的人才立足于朝廷,也能够为天下百姓来考虑,不要乾纲独断,即使是内阁集体作出的决定,也好过皇帝一个人来拍板。
因为一个皇帝就算文治武功很强,他最多也就是能成就自己统治的这段时间成为盛世,却不能保证自己死后的事情,而刘海月对赵与嘉的引导,却希望他凡事能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不要拘泥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当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权力,荣华富贵,却独独很少想到责任,孟子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过了千百余年,谁能真正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哪个皇帝不是把自己当成天下至尊的?归根结底,除了皇帝自身的问题,还有制度本身的问题。
刘海玉当然不可能去做什么推翻封建制度的伟大先驱,她所要做的,只不过引导赵与嘉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顺利的话,再把这种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
母子二人用过午膳,赵与嘉去小憩片刻,下午则要继续听太傅讲课,他这个年纪,参与内阁议事还为时过早,不过刘海月并没有因此就让他拘束在太傅那里读书,碰到有什么国家大事,也都会鼓励他旁听,并在私底下与他讨论,这使得赵与嘉看上去远比同龄人来得成熟,性格观点也十分稳重,当然,在诸大臣眼里,这就是先帝有眼光,陛下天资聪颖,将来必成明君的体现,难免对他的期待和要求就更高了。
作为太后,刘海月的生活按理说应该是比较悠闲从容的。
国家大事自有大臣们*心,儿子的功课有太傅*心,皇帝现在还小,没到大婚的年纪,她需要代为掌管后宫,但是现在没进新人,老人们么,就算想争宠,先皇也已经死了,没人可争,大家再死磕又有什么意义?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坐下来下几盘棋,聊会儿天。
有了这个共识,后宫就清静多了,连带之前最闹腾的于淑妃也消停了下来,刘海月没有真的下令让她去给先皇殉葬,也没有把她关进冷宫,还让皇帝给她上了个太妃的尊号,知道的人莫不交口称赞太后仁慈,实际上刘海月是不愿意跟她计较,赵容熙都死了,再跟一个无子的妃嫔较劲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大方一点,赢个好名声。
于淑妃消停下来,其他先帝嫔妃就更不敢兴风作浪了,尤其是姚氏和秦氏,之前刘海月很厌恶她们,现在倒觉得她们有一点可怜了,承过宠,又无子,先帝驾崩,她们年华大好,就这么需要在宫里消耗青春,连带下半辈子。
先帝驾崩,新帝登基,按照惯例都要大赦天下,而后宫则要放出一批旧人,包括那些年过二十五的宫女,让她们出去自行婚配,以减少后宫的怨气,至于后宫的妃子,那些有子女的,等子女成年到封地之后,自然也可以跟着去享福,没有子女也没承过宠的,同样也可以放出去,至于那些没有子女却承过宠的,大梁承袭唐朝旧制,要么让她们出家为尼,要么让她们迁居到宫内冷僻住处,还有一种比较残酷的,是让她们殉葬,当然,是活殉。
殉葬制度并非承袭唐朝,而是大梁开国皇帝颁布的制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