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第16章


保守的思想,汉武帝根本不想遵循它。汉武帝需要的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 
因此,到汉武帝时,儒家获得统治地位的各项条件都已成熟了。因此, 
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们纷纷行动起来,为争取儒家思想早日获得统治地位而努 
力。 
其实撇开各种历史条件不论,就从儒家思想自身来看,儒家思想也具有 
… Page 35…
黄老思想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儒家思想以中庸为本,反对极端做法,同时吸 
取了黄老思想的某些合理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对于维持国家安定和政权稳 
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就有许多儒家思想的信奉者投奔到陈胜、吴广的起 
义军中,当时陈胜就说:“这些人在和平时期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但在战争 
时期,却没有多大作用。”陈胜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人不善于打仗。 
而现在的汉武帝呢?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使国家太平的良药,而且儒家思想中 
积极入世的思想也很合汉武帝的口味。因此,汉武帝决定重用信奉儒家思想 
的知识分子。 
首先,汉武帝组织了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的宫廷和军政领导层。这样, 
不管是朝廷,还是军队都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天下。汉武帝任用他的老师卫 
绾当宰相。卫绾被免除宰相职务之后,新一任宰相是赫赫有名的儒家人物窦 
婴。窦婴当宰相以后,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任用众多儒者担任朝廷要职。 
他先是起用儒家知识分子田玢为太尉,又力荐儒家知识分子赵绾为御史大 
夫。另外,窦婴和田玢两人共同推荐儒者王臧任郎中令。至此,朝廷的许多 
关键官职都由儒家知识分子担任了。 
可以这么说,因为汉武帝的支持,黄老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斗争出现了一 
边倒的局面。支持儒家的汉武帝,让众多的儒家知识分子当官,很多人官至 
公卿。从西汉初年就一直受压抑的儒家思想,到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众多的 
儒家知识分子都大受鼓舞,野心勃勃,想建功立业。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汉武帝虽然能够对领导班子进行彻底的改组,但却 
没能从理论上解决政治指导思想这一问题。汉武帝深深为这一问题而苦恼, 
有时候,汉武帝将自己的苦恼迁怒于众儒者,说他们徒有虚名,根本成不了 
大事。众儒者也毫无办法,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汉武帝左思右想,始终未能解决下面的问题:为什么历朝历代都由盛到 
衰,最后灭亡。治理天下的真理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建立起千秋功业?汉 
武帝不愧为一代雄主,他决定向全国颁布召书,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录用各种 
知识分子,不管他们有没有官职,不论他们出身如何,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 
都可在朝廷任职,担任皇帝的顾问。 
不久,汉武帝怀着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郑重诏示丞相、御史、列 
侯等高级官员,希望他们大力举荐全国各地的有才学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到 
朝廷接受皇帝的询问。这些高级官员听后非常高兴,纷纷举荐自己所赏识崇 
敬的人物,众人很快就从全国各地推荐了100多名优秀的知识分子,各种思 
想的人都有,但是儒家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一位代表人物,他 
的名字叫董仲舒。 
董仲舒是当时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有时看书看得 
入迷,常常看到天亮前才匆匆休息一会儿,董仲舒天赋极好,再加上他的勤 
奋好学,使他成为西汉建国以来第一位有系统思想体系的思想家。董仲舒成 
年以后发奋著书,因为写了《公羊春秋》而名声大震。董仲舒为人特别严谨, 
言谈举行,非常有分寸,在和人交往时,特别讲求礼节。西汉著名的历史学 
家司马迁就曾经拜他为师,跟董仲舒学习《春秋》,很自然地,因为董仲舒 
的才能和声誉,董仲舒成为西汉儒家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 
汉武帝召见董仲舒以后,向他请教了许多问题,董仲舒一一做了回答。 
汉武帝听后,十分赞赏。后来,汉武帝便重用董仲舒,并且接受了董仲舒的 
… Page 3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在众多的儒家知识分子中,董仲舒是当时最优秀的一位。当汉武帝下诏 
询问治国的指导思想时,董仲舒抓住机会,连续三次向汉武帝上书。在上书 
上,董仲舒阐述了为西汉王朝统治辩护的哲学思想。 
首先,董仲舒提出了“天”的概念。这是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董 
仲舒非常明白,要想让老百姓安于统治,必须让汉武帝的皇权变得神圣不可 
侵犯。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皇权说成是上天的意志。 
因为,当时的老百姓是比较迷信的,董仲舒抓住这一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 
皇帝的权力是从上天那儿继承下来的。这就是说,汉武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 
是因为他顺应了上天的意志,是“替天行道”。因此,老百姓应该老老实实 
地接受汉武帝的统治,而不能有不安分的想法。否则,就是违反天命,会受 
到上天的惩罚。 
董仲舒思想的第二点,是指导国家的思想理论,来源于《春秋》。他认 
为《春秋》记载着上天和人的关系,上天和人有一种感应关系。如果皇帝和 
老百姓所做的事情符合上天的意志,世间就会发生许多吉祥的征兆;如果皇 
帝和百姓所做的事不符合上天的意志,上天就会惩罚他们,世间就会发生许 
多灾祸和奇异的事情。这是上天给人们的警告和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天人 
感应”,从这一点出发,董仲舒认为如果发生了灾异的事情,作为皇帝就应 
该反省自己,检查一下现在实行的治国政策是否正确。从本质上说,董仲舒 
想从这一方面来限制皇帝的权利,防止皇帝权利的无限膨涨。当然,他的这 
个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后来的汉武帝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坚决的回击。 
董仲舒思想的第三点,是“人心”、“民心”的概念。董仲舒认为人心 
的归顺才是最现实的标准,上天的意志是通过“人心”、“民心”表现出来 
的。因此,皇帝也必须尊重“民心”、“人心”。 
总之,董仲舒为汉武帝设计和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君民融洽的社会均 
衡图景和统治方法,把汉武帝的理想神圣化,理想化了。因此,汉武帝对董 
仲舒的上书非常满意,对董仲舒委以重任。当然,汉武帝对董仲舒思想中有 
损皇帝权威的那一部分是坚决反对的。 
董仲舒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后,便急着把儒家思想抬高到国家统治思想的 
地位上去。因此,董仲舒便向汉武帝进谏说:“陛下知道全国上下为什么有 
不安定的迹象吗?出现这种混乱局面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统一 
的思想,结果,大家各说各的理,没有一个人相信别人的话是对的。这样, 
大家便争论不休,相互不服气,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汉 
武帝觉得董仲舒说得很有道理,忙问应该怎么办。董仲舒说:“现在国家统 
一了,思想也应该统一。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思想统一了,国家 
就会长治久安了。” 
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一建议没有马上同意,他认为这样做还太早。但是, 
丞相卫绾这时也乘机进言,劝说汉武帝应该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因为这个建 
议是行之有效的。最后,汉武帝经过再三考虑,终于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重用董仲舒,董仲舒一时成为朝廷上下的大红人。“独尊儒术” 
措施的实行,使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却给 
中国带了一系列难题。 
公元前135年的2月和4月,西汉的宫殿和庙堂相继发生火灾。董仲舒 
… Page 37…
听说以后,马上写了《灾异论》这篇文章,说这是上天给汉武帝的警告,汉 
武帝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董仲舒还没打算交给汉武帝时,有人偷着把文章交 
给了汉武帝,汉武帝把文章交给人们讨论。结果,董仲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