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5》-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5-第11章


过团的领导人;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 
黄负生、刘子通、施洋等都是研究会的成员;以武汉中学为活动中心,加强 
学生工作。为了开展工人运动,他们对工人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广泛举办了 
工人识字班,成立了人力车夫工会。1921年3月,领导了汉口租界人力车工 
人反对资本家增加车租的罢工斗争。 
长沙的建党工作,是在1920年下半年,以毛泽东、何叔衡为中心,在新 
民学会、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进步团体的活动中开展起来的。早在1918 
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 
8月,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12月18日,毛 
泽东为驱逐张敬尧第二次来到北京,进一步研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 
年4月,他从北京到上海,与正在筹建共产党的陈独秀多次交谈。这次北京、 
上海之行,使毛泽东的思想产生质的飞跃,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同年7月,他与何叔衡等着手创办了文化书社,以扩大对马克思主义和 
新思潮的传播。与此同时,还组织了俄罗斯研究会,发起留俄勤工俭学运动。 
9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深入到长 
沙工厂中去,开办工人夜校。1920年10至12月间,正式成立了湖南的共产 
主义小组,成员有毛泽东、何叔衡等10人。 
在从事建党活动的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建党思想的讨论。这种讨论集中 
反映在新民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员与国内会员的讨论中,特别是毛泽东和蔡 
和森的通讯中,明确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必须成立主义明确、方法得当的党。 
长沙建党工作的重要特点,是从当地社会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做了大量扎 
实的工作,保证了建党工作的健康发展。 
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是在北京、上海小组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1920年4 
月,共产国际代表威金斯基等由北京去上海途经济南时,与王尽美、邓恩铭 
等商谈了关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同年夏天,上海小 
组建立后,陈独秀通知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着手组建济南共产党组织。之后, 
王、邓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励新学会。在此期间,王尽美时常去北京, 
向李大钊等请教如何在山东开展革命运动和建立党组织等问题。11月,李大 
钊派陈为人到济南帮助建党,于是王尽美、邓恩铭等秘密建立了山东共产主 
义小组,其成立时间约在1920年底或1921年春。这个小组成立后,组织了 
劳动周刊社,出版了《济南劳动周刊》,他们还到工人中活动,在济南津浦 
机车厂建立了工人俱乐部。 
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走过一段曲折之路。1920年秋,两位俄国人 
在广州建立俄国通讯社时,经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介绍,在广州与7个无政 
府主义者建立了广东党的小组,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的组织。1920年冬,陈 
独秀应陈炯明的邀请,到广东就任教育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到广州后, 
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激烈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者因不愿接受在党纲中坚持无 
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而退出组织。与此同时,陈独秀找到谭平山、谭植棠、陈 
公博等人,经过酝酿,约在1921年3月间,他们重新组建了广州共产主义小 
组,谭平山任书记、谭植棠管组织、陈公博管宣传。小组成立后,建立了“马 
… Page 24…
克思主义研究会”,继续办好《劳动者》,创办《劳动与妇女》。在工人运 
动方面,他们先后成立了理发工会、土木建筑工会等30多个。 
1921年1月,陈独秀把《新青年》杂志社由上海迁到广州。这对广东的 
马克思主义宣传是一个很大的推进。《新青年》开展的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有力地清除了无政府主义在广东的影响。 
中国国外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是在日本和法国。在日本,主要有施存统和 
周佛海,他们是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然后去日本的,施存统是小组负 
责人。在法国,陈独秀委托张申府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中建立小组。1920年 
12月,张申府到法国。1921年初,张申府介绍刘清扬入党,随后,又与刘清 
扬一起介绍周恩来入党。二三月间。在法国的赵世炎、陈公培也先后与张申 
府接上了关系,组成旅法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是张申府。小组曾出版机关 
刊物《少年》。当时,这个小组处于秘密状态,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 
中没有以小组名义出面开展活动。1921年7月,国内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时, 
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没有接到开会通知故未参加。 
当时,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名称并不一致,有的叫“共产党”,有 
的叫“共产党支部”,有的叫“共产党小组”,但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 
组织。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后,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一面继续在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克思列宁主 
义,另一方面创办刊物,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宣传教育。这些通俗刊物, 
在上海有《劳动界》、《伙友》,在北京有《劳动音》,在广州有《劳动者》。 
在法国也创办了 《少年》。通过这些刊物,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实,向 
工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在斗争中实现的。各地共产主义 
小组曾不断揭露压迫者的破坏,排除旧势力的影响,破除“天命论”,消除 
行会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并采取各种形式,向工人灌输革命道理,启发他 
们的觉悟,领导和组织他们进行斗争。如上海共产党组织在沪西小沙渡地区 
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北京共产主义小 
组在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由邓中夏负责,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人的思想 
觉悟,推动了北方各地的职工运动;在武汉通过“识字班”,向工人进行宣 
传教育,组织和领导他们进行斗争;在湖南毛泽东到纺纱厂、火车头修理厂, 
举办工人学校,向他们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并通过长期耐心的教育, 
清除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工人中的影响,使无政府主义者黄爱、庞人铨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通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动就日益结合起来了。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过程中,许多共产主义者,为了把党建立在 
牢固的基础上,他们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李大钊、毛泽东、 
李达、蔡和森和陈独秀等,在其文章和通信中,宣传和讨论了唯物史观、阶 
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观点,在思想理论 
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当时的共产主义者,由于受俄国十月革 
命的影响,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避免了西欧无产阶级政党那种社会民主主 
义传统的影响,所以一开始就是以列宁的建党思想作为指导,以布尔什维克 
党作为自己建党的榜样。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大大前进了一步。由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积极工作,因此建立统一的全 
… Page 25…
国性的共产党的准备工作已逐步完成。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表明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 
已经成熟。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到达上海。他与尼可 
尔斯基一道和李达、李汉俊建立了工作联系,提出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 
建议。李达分别与在广州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商议,确定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于是,李达、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长沙、 
武汉、广州、济南以及日本留学生中的组织或党员,通知他们各派两名代表 
来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 月7 23日晚8时,中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