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第53章


经过三次大运输,1862年6月,一支万人的淮军部队全部抵达上海。最后一支淮军还在水上欣赏落日时,曾国藩就向中央政府提举李鸿章为江苏巡抚,薛焕正如他自己所料的那样,巡抚宝座虽然没有了,但脑袋完好无损地放在脖子上。
李鸿章去上海前,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此次去上海,和洋人打交道的机会会很多,对于这其中诀窍,我觉得孔子所谓‘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敬者,慎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我们要当从此一字下手。今天说的话,明天不能因小利害而变。”
李鸿章琢磨了半天,说:“谨遵教诲。”
李鸿章是曾国藩麾下最后一位担当地方大员的人,自此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都成了湘系的天下。
他的傲气和与生俱来的书生气在此时也如日中天。
四拒借洋兵
李鸿章抵达上海后,上海的洋人们来找李鸿章,李鸿章趁势请他们检阅淮军。当时的淮军,兵饷不足,而且在乱世摸爬滚打了多年,衣衫褴褛,浑身流淌着二流子气质。洋人们看完,就愁眉苦脸,偷偷对人说:“这简直就是你们中国的第一大帮丐帮,怎么可能守得住上海?”
有人把洋人的担忧告诉李鸿章,李鸿章“呸”地吐口痰到地上说:“别听他们危言耸听,他们这样说是想让咱们‘借师助剿’,曾公说过,死都不会靠他们这群洋人。不过,”李鸿章转动眼珠说,“他们的枪炮可真够劲的,你问问他们,是否能卖给我们一些?”
李鸿章说曾国藩死都不会“借师助剿”,字字都是真的。所谓“借师助剿”,是当时清政府流行的一种想法,就是借助洋人的兵力来对付太平军。
其实,“借师助剿”的论调存在许久了。早在曾国藩困守祁门,英法联军进北京时,有洋人就曾向清政府提议,俺们可以用先进武器帮你们打洪秀全。清政府的老人们围在桌子前商议,商议了多日,也没有结果。他们突然想到,这种事远在南方战场的顶梁柱曾国藩最有发言权,于是让曾国藩发表意见。
曾国藩当时的处境万分艰难,如果让洋人助攻太平军,先不说输赢,至少能把围困祁门的太平军兵力分出一些去。可纵然如此,曾国藩深思熟虑了几天后,给出的答案仍是:外夷的军队不可用!为什么,他说,自古外夷帮助中国消灭敌人后,都有意外要求。就是说,借助外夷,成本太高,超乎想象。
他还自信地认为,湘军水军已控制了大部分长江江面,清政府部队的单薄在陆而不在水,太平军能够纵横南中国,也是在陆不在水。湘军陆军不可能进兵天京,就算洋人的战舰由海口沿长江上行,也不能收夹击之效。也就是说,洋人无用。
不要认为曾国藩是个正儿八经的民族主义者,其实他是个实用主义者,正如儒家教导他的那样“无可无不可”,绝不会用死规矩把自己限制死。洋人要借兵给他,他不同意,可对于洋商从南到北代运漕米,曾国藩满口答应。
他对中央政府说:“对外人借兵给咱们的事,要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对他们出兵,咱们应委婉地拒绝。可是他们要代我们运送漕米,我是大力赞成的,咱们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发更大的光和热。”
信的最后,曾国藩说:“我和左宗棠、李鸿章商量的结果就是如此。不过,纵然要他们代运漕米,咱们也不能一劳永逸。洋人的先进技术,咱们只要有机会,必须要学习啊。”
这就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远见,在那种自身安危都受到考验之时,竟能想到如此深远的计划,曾、左二人实在有过人之处,也足以证明,后来二人倡导洋务运动,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时的江苏巡抚薛焕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对曾国藩“自以为是”的论调大为不满,王有龄对中央政府说,“曾国藩在祁门被困成了鳖,竟然还大言不惭地说洋人无用,实在是死鸭子嘴硬,不借助洋人,他曾国藩根本就对付不了长毛贼。”薛焕更是气冲斗牛,对中央政府说,“曾国藩这是掩耳盗铃,说不借助洋人,可上海现在就是靠洋人在守卫,一批不远万里来的美国人还自动自发组织了‘洋枪队’,帮助我们打击长毛。”
二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脆弱的内心认定纯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对付不了长毛,而曾国藩虽身处逆境,却内心强大,再加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他有着不同于王、薛二人不同的声音。
价值观决定人生观,这话一点都没错。
清政府对曾国藩和王、薛二人进行综合评论后,觉得曾国藩正确,王、薛二人是胆小鬼。岂止王、薛二人是胆小鬼,当时在南中国受到侵害的所有中国上层社会都这样想。上海方面的士绅在未去请曾国藩出兵前,就大肆鼓吹应该请洋人来保卫上海,并请中央政府向洋人“借师助剿”,收复被太平军占领的苏州、常州等地。
中央政府再问曾国藩的意见,当时他已从祁门出来,正在围攻安庆,胜利指日可待,所以底气更足。他对上海那群士绅说:“几个洋人拿几条枪保卫上海,这可以,但让他们进攻苏州、常州,简直是滑稽可笑。上海是通商口岸,也有他们洋人的利益,他们保卫上海,理所应当。可苏州、常州等地不是通商口岸,没有他们的利益,他们来这里,能有什么责任心?!”
上海士绅们垂头丧气,曾国藩后来又去信对他们说,既然让人家保卫上海,就该以诚相待,不可猜疑,尤其不可自傲自卑,能得其心,就能得其力。
以“诚”待人是理学家的杀手锏,曾国藩主张在外交上也应该如此,这是他终生的人生信条。
薛焕气得鼻子都歪了,正遇到太平军猛攻上海,洋人们也守得很艰难,薛焕再提“借师助剿”。曾国藩也没好气,对中央政府说,“谁不想尽快消灭长毛,洋兵如果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天兵天将,那咱们不用就是傻子。可这些人狼子野心,不成功还好,一旦成功,所要求必然超出我们的想象力,到那时候我们给还是不给,给的话,必是贻害国家,不给,就得开战,谁能保证打赢?这不是前门驱逐了狼,后门来了虎吗?!”
“借师助剿”的论调一时沉入谷底,李鸿章抵达上海后不久,又一波“借师助剿”论兴风作浪。提出这一老掉牙论调的人是三口大臣崇厚,他玩了个花招,说洋人不可信,但印度人可信,大家都是受洋人欺辱过的。我们可以借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兵来中国,帮助我们打长毛。
曾国藩忍无可忍,怒斥荒唐:第一,借师助剿是大错特错,只图眼前痛快,不想将来的危险。这些人鼠目寸光,应该都拉出去不经任何审讯就斩首示众;第二,他曾国藩三番五次地摆明了自己的主张,可还是有人三番五次地提“借师助剿”,拿他曾国藩的话当放屁,简直无法容忍!
他联合左宗棠、李鸿章向中央政府上了一道很不客气的奏章,专谈此事。他说,经过缜密的调查后,我们得出结论,英国人调印度兵来助剿这件事是子虚乌有,英国人在印度都手忙脚乱,怎么可能有精力调人来中国?纵然英国在中国的地方官想从印度调兵,在他们那种政体下,必须经过议会通过才可进行。崇厚脑子里都是糨糊,不知他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英国人忽悠了,还是他做梦梦到的,竟然异想天开,这种人的智慧不足以担任官职,皇上应慎重考虑他的去留。
最后,他又说了不借洋兵的另外理由,可谓掷地有声:长毛匪原本是中国良民,纵然为匪,失去良知本体,也是吾中国国民,自有我中国管,岂要外人来?况且,今日之形势,长毛匪已是穷途末路,我辈自有能力结果他们。即使他们仍气焰万丈,这也是我们自家的事,中华之难,中华当之!
“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和汉朝人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同样气势如虹。
曾国藩说了这么多情绪化的话后,笔锋一转:“如果政府真听了那些不开窍的人的话,借师助剿,那湘军绝不会配合进攻。湘军不配合,洋兵人少,能攻城但没有人力守城,最后肯定是白玩一场。”
慈禧看到奏章的最后,想要发怒,但终于忍下来。虽然对曾国藩很有意见,但她还算清醒,绝对不能借师助剿。
曾国藩四拒借洋兵,终于使得洋人没有进入中国军事领域,至少在这一程度上看,它保全了中国的军事主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