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武器》第14章


枚嗔耍∧阋哺萌ド习喟伞!?br />
杨文峰笑笑,“我请假了,陪陪你。”
“舅舅,其实也没什么,当时都不觉得疼,送到医院时才开始痛。只是那医生看着我的表情让我难受,他奇怪地看着我,仿佛觉得为什么我也会觉得痛,农村来的打工仔的痛觉本来就比城市人迟钝。那医生给我做手术时竟然问要不要打麻药,那麻药是进口的,很贵。后来切掉剩下的手臂后,我好多了。现在如果一直躺在这里,我都不会觉得少了一条手臂。只是起来上厕所时感觉到有些站不稳。”
杨文峰回避着昌威的眼睛,瞥见被单下左手处塌下的一块。
“舅舅,我不能回鞋厂打工了,不知道今后干什么好?”
“你这个孩子,”杨文峰伸手把床单角折好,假装责怪地说,“还想什么打工?等你恢复后,舅舅送你回你妈妈那里,好好休息。今后想到舅舅这里时就再来吧!”
“我会来的,舅舅。”李昌威用右手吃力地让身体抬高一点,“我家没有书看,农村也找不到题材和灵感,舅舅忘记了我想当作家吗?”
杨昌威的让他一阵迷茫,这时孩子脸上透出一些微笑,“真是万幸呀,舅舅,我失去的是左臂,如果是右手,那我不是没有办法写字了?”昌威说完,支持不住,又躺下来,从被单下伸出右手。杨文峰轻轻抓住,把它放进被单里。
这些天杨文峰越是沉默,李昌威的话就越多。不知道是这孩子故意找话来安慰舅舅,还是经历失去左臂的灾难让这孩子性格大变,昌威这些天说的话,比过去几年加起来还要多。杨文峰已经和湖北乡下的姐姐通了电话,劝她不要赶过来。答应等昌威恢复了就送他返乡下。
这时,昌威又把右手伸出来,作势写东西的样子。杨文峰看到后又心疼又好笑,说:“你当然还可以写,还可以当作家。昌威一定可以的!”
躺在那里的昌威开心地嘿嘿笑了起来,停下笑,看着舅舅认真地说:“都该多谢舅舅,如果不是舅舅的书,我连一点当作家的信心也没有,就是有信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写。”
杨文峰心口又是一阵痛,和东莞制鞋厂的赔偿谈判还在进行,不过厂方说李昌威不遵守厂规,熄灯后还躲在床上看书,结果上班时神情恍惚,致使事故发生。想到这里杨文峰就充满自责,打工的孩子看不看书有什么区别?要不是自己鼓励昌威看书,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不过躺在病床上的昌威显然不这样认为,他仍然饶有兴趣地说:“舅舅,还记得你告诉我,当你每读一本书,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的话吗?我当时不是太理解,可是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我越能理解你的话。这些年我读过你所有的书,现在在我心里正好像打开了无数扇通向世界的窗户呢。”
昌威停了一下,看到舅舅在若有所思地听,于是接着说:“每读一本书,就打开了一扇窗户,而每当一扇窗户打开,我就多了解一些这个世界,有些好书一读完就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杨文峰爱怜地看着孩子,没有打断他。李昌威继续说:“可是总这样一扇扇窗户打开,结果会怎么样呢?你说过学海无边,可是我总觉得打开那么多扇窗户,一定会有什么事发生。舅舅,你说,这读书会不会像金庸小说里研习武功秘笈的武林人士,每读一本武功秘笈,自己的功夫不知不觉之中就精进不少,最后某一天突然浑身发热,原来上下经脉已经打通,天灵盖也豁然开朗,原来,自己已经是武林绝顶高手啦!”
昌威说得兴奋,连连咳嗽起来,杨文峰也听得入迷,忍住制止昌威。
“舅舅,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感觉到,在我心底很深很深的地方,有一扇门。以前我看不见那扇门,是因为读书少,没有打开那一扇扇的窗户。现在打开了那么多扇窗户,心里也照亮了,于是才看见那埋藏在心底最深最黑的地方的那扇门。那扇门紧紧关着,不过我感觉到,总有一天那扇门会‘呯然’一声打开来的。如果说心里的窗户通向世界,那么那扇门又通向哪里呢?”
杨文峰注意地听着,使劲地思考着。昌威以为舅舅没有听懂,又加重语气地说:
“舅舅,看多书,打开好多扇通向世界的窗户后,我才用心里的眼睛看见心底的那扇门。你说会不会再多看书的话,有一天那扇门会怦然打开呢?舅舅,你说心底深处那扇门后面又会是什么呢?我什么时候可以打开呢?会不会那就是我通向作家之路的门?”
杨文峰默默地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想说,也许藏在那扇门后面的就是你自己。人只有在打开通向世界的所有窗户,认识了世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杨文峰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也不能够确定,也许打开那扇门后会发现另一个崭新的陌生的世界。那个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吧。杨文峰突然想,在自己的心底是否也有一扇这样的门,打开过没有?这样想时,一眼瞥见昌威微微冒汗的鼻尖,他才打住了思考。他不禁暗暗吃惊,失掉一条胳膊的昌威好几次把他的思路引向了一条完全陌生的方向。他叹了口气,换了个话题问:
“昌威,最近读了什么书?”
昌威说出一大串书名,有些是杨文峰都没有看过的,昌威看出舅舅的迷惑,腼腆地解释道:“有些书是我在星期天书摊上买的盗版,舅舅要看可以拿去看。”
李昌威说着从枕头下抽出两本书,杨文峰看到那是自己三天前带来医院给昌威读的,一本是《往事并不如烟》,另一本是《中国农民调查报告》。“昌威,你已经看完了吗?”
“我翻了一下,不过我不想看这两本书。”昌威脸上又恢复了没有表情的表情,看到舅舅疑惑的样子,他微微喘着气解释道:
“《往事并不如烟》我第一章没有看完就不想看了。”
昌威勉强自己支起半个身子半坐起来,用右手把书翻到第三页,“舅舅,作者的父亲是中国最大的右派,作者写书也许是想让人同情自己的父亲的遭遇,也想澄清历史。不过我看到第三页就看不下去了。作者说,‘那时,父亲官场得意,我家住的是座有七十九间房的大四合院。宽阔的庭院,已是绿叶成荫……’,后来作者又写到父亲被打成右派后,虽然还有司机和厨师,但房子住小了。‘好像从天上掉到地下……’舅舅,我们村子百多号人一千多年来从来没有拥有过七十间房。这个章伯钧在成为右派前过得真是天上的生活呀。”
杨文峰听得心里暗暗吃惊,这孩子不但知道读什么书,而且开始学会不读什么书了。只是,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呢?杨文峰后悔自己没有花多点时间引导这孩子读书。他真担心孩子读书而不求甚解从而拥有了扭曲的世界观。这时停顿了一下的李昌威的声音又响起来。
“舅舅,再说这本《农民问题调查报告》吧,听说你们城市人读得很起劲,有些是一边读一边哭的,我觉得有些好笑。那书中的事几乎在我们每个乡,甚至每个村子都有类似的。那几乎是九亿农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到现在为止,这本写农民的书,好像还没有一个农民看过,更没有一个农民出来说一声好。我想这书也就是给你们城市人作为忆苦思甜的材料,让你们读后感觉到城市人是多么幸福……再说,舅舅,这本书里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他反映的所有欺负农民的人几乎也都是农民,例如大队干部,乡镇派出所,以及县城的干部。这些人大多还是农民出生。倒好像只要城市人多关心点,北京开通更加通畅的上访渠道,把农村的恶霸地主都打倒,我们农村人就会过上好日子似的。不错,把恶霸的乡村干部、派出所的黑势力清除掉,农民的日子应该好一些,可是这不是九亿农民痛苦、贫困的根本原因。农民痛苦和贫困的根本原因不在农村,而在城市,在北京!
“另外一个误导就是,书中写农民的负担重,好像中央一年少收几十块钱,农民就过上了幸福日子。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呀,舅舅,农民的收入少到几乎没有,你就是不收任何税,不去压榨农民,农民也是贫困潦倒的。农村的问题虽然在农村,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农村的希望却绝对不在农村。我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但总觉得和我们这些盲流有关!”
杨文峰已经目瞪口呆,看见昌威气喘吁吁的样子,他帮助他躺下。昌威躺下后,心口还在起伏不平。“舅舅,等我想通了,我就把我的想法写出来。我就是作家了。舅舅,也许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