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之间破大案》第113章


第104章 拨开迷雾(四)
更新时间2013…4…11 9:55:13 字数:3138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我爸居然表现的如此温良恭俭让,让人觉得很是好笑。于是张晓书也夸张地向他一鞠躬,还挥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你请吧。”
“首先,根据专案组的推测和不止一位证人的证言,凶手的体型相当高大壮实,不属于大众化体型,这样的体型要弄到合身的衣帽和鞋子并不容易。所以凶手,啊,应该使用疑凶比较准确,他的全套行头是由单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次,咱们清钢属于准军事化管理单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像个军营,一般人是不大敢轻易跨入大门的。凶手通常会选择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作案,而不会冒险跑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作案……”
“哈,你的话中就有个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杨建平打断了我爸。“既然你认为凶手不是我们厂的职工,那我们厂对于他来说,就应该是陌生的环境,这是警方判断凶手是我们厂职工的另一个理由。你怎么会说成是熟悉的环境呢?”
“我来回答!”就像是接力赛一样,我爸跟唐华两人轮番接掌答疑的大权。这回是唐华从我爸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要知道,那些设计院在设计工厂的生产、生活及其他辅助设施时,遵循的都是相关的设计规范。不同的工厂之间其实没什么大的差别,遵行的都是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作业线连续、短捷、方便;合理功能分区,不同功能区之间既要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又要保持相对独立,各种动力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这些大原则。清川市的地形条件很单一,一边是山,一边是水,建设项目只能沿江展开,所有的工厂环境条件都差不多,都是西北高东南低的长条形地块,只不过有的地盘大点,有的小点,有的地势高些,有的地势低些,在那些个大原则之下因地制宜进行平面布置,总体布局岂不是差不多吗?不信你们试试看,骑着车子在不同的厂里转上几圈,就能大体搞清楚方位。”
唐华洋洋洒洒的一番解说,令弟兄们感到非常惊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成了规划设计师了!
张晓书并没有被唐华的宏论给镇住,他像个老顽固一样揪住一个个细节穷究到底。“好,就算你的说法成立,但要做到对厂里的每个犄角旮旯都非常熟悉,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难道我们厂的职工就个个熟悉厂里的每个犄角旮旯吗?”唐华反问道。
张晓书终于无话可说了。
“太好了!有事实,有结论,的确是真理越辩越明哪!现在我越发坚信凶手不是我们厂的职工了!咱们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这是关键性的突破!”
张晓书当头棒喝道:“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如果不是我们厂的职工,试问你要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凶手呢?虽说清川市人口不多,可也有一百多万人哦!”
“我们并不需要到一百多万人当中去搜寻,只需瞄准重机厂、化工厂、热电厂、纺织厂这些工矿企业即可。拿地图来!”
我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感染了众人,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杨建平奔出去取地图;张晓书跟唐华也奔了出去,大概去弄吃的了;邝路明则收拾茶几、洗涮杯盘、烧水、沏上新的茶。
我爸闲闲地来回踱方步,时而遥望着漆黑的夜空遐想片刻。突然他回过身来,以充满好奇的口吻问道:“小杨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把小魏支走的?”
“嘿,嘿,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呢。”邝路明笑嘻嘻地说道。“我猜,他八成是唆使海伦小姐来邀请小魏去看电影。现在市里的电影院好像正在上映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女孩子们都蜂拥到电影院去观看,据说有人还看了好几遍呢!”
我爸掀了掀嘴角。“有可能。说不定电影票还是小杨提供的呢。”
弟兄们重新聚拢来了。张晓书跟唐华象变戏法似的把花生米、皮蛋、午餐肉罐头之类的食物逐一从口袋里掏了出来,当然,酒是绝对少不了的。不过这会儿这些东西还不能上座,只能放在茶几的下层。
杨建平把一张清川市行政区划图铺在茶几上,霎时间这屋子就有了作战指挥部的味道了。
这张地图是一九七三年出版的,算是最新版的清川市区图了,那些比较重要的“三线建设”项目都在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九七零年之前的清川还只是个县,市区的状况可以用“一条街,一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来概括。如今市容有了很大的改观。以行政、居住和商业为主要功能的老城区在原有基础上沿江向南北两翼拓展,原先的那一条街已经改造成了四车道、水泥路面的干道,道路中间设置了绿化隔离带,两侧还设置了慢车道和人行道,与原先那条千孔百疮、坑坑洼洼、两侧是土路肩的所谓的干道不可同日而语。街道两侧矗立着百货大楼、电影院、招待所这类的商业设施和众多的二层楼的民居,给城市增添不少人气和商气。行政办公场所也由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建筑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四座三层建筑的建筑群取代了原先的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建筑。
更重要的,是在清江西岸与老城区遥遥相对的新城区的快速发展,使市区面积由原先不足一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了如今的近二十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大,人流、物流便开始向它聚集,市区人口已由原先不足五千人,增加到了如今的近十万人,这个变化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新城区主要是工业区,它们由大大小小的“三线建设”项目组成,一条与清江平行的江滨大道把它们象珠串一样串了起来。不过在地图上,这条江滨大道有百分之五十以上还是虚线,它意味着那是一条规划道路,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目前还无法完全实施----实际上已经实施的路段全都是各个企业在建厂时修建起来的----相信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积累,这些虚线将逐步变成实线。
我爸一手叉腰,一手剑指地图。“你们看,咱们市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位于这条南北走向的江滨路沿线上,从南到北依次为重机厂、我们厂、机砖厂、纺织厂、发电厂、造纸厂和化工厂,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条带状区域。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机砖厂,最远的是化工厂。我们要从最南端的重机厂开始查起……”
“为什么先查重机厂而不是离我们最近的机砖厂?”邝路明问道。
“一般说来,凶手总是首先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也就是他的居住地点或者工作地点附近作案,然后慢慢将作案区域向外延伸。如果把同一个凶手的作案地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话,往往会呈现出一个以凶手的居住或工作地为圆心,以某个合适的距离为半径的大致的圆形区域。所幸的是,清川市是一个沿江发展的条带状区域,凶手的作案区域要么是从南到北,要么从北到南,要么从条带的某个位置向南北两端扩展开去,而不可能在东西方向上延伸。所以我们要由近到远,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查访,看看这些企业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案子。如果有的话,最早和一起发生在什么时候?先查重机厂还是机砖厂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凶手作案的时间顺序。最先发生凶案的工厂,就是凶手工作和生活的地点!”
“凶手难道不会过江到老城区去作案吗?”张晓书质疑道。
“并非没有这种可能。老城区的居民夏天可能会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些,可是其他季节基本上晚上八点半之后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凶手要寻找猎物比较困难。此外,老城区的环境比起工厂来要复杂多了,如果凶手是象咱们一样的工人阶级的话,他不会喜欢那里的。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先以凶手是工矿企业的职工这个假设为基础进行调查,这样会容易些。如果没有结果,再改变策略。”
“我想,在做这件事之前,可能要先做一件事。”“彩虹桥女尸案”中章树理的精彩表演,在唐华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让树理根据林铮的描述,给凶手画像……”
杨建平打断了他。“能那样当然好,可我担心那家伙的嘴。”
“我倒不是太担心。”我爸以一贯的宽容的态度看待章树理。“那小子确实有一张利嘴和一副毒牙,但都是用来攻击别人的,很少用来发布新闻。至少那小子还从来没有把咱们这间屋子里讨论的东西向外广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