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飞机去明朝》第268章


榭鱿拢褂腥顺怨垡敉痢?br />
气温缓缓回升,朱常渊将大量的水稻种子带来,强行当地的农民和军队在整个汉中郡推行杂交水稻,一旦发现有哪家不种植他带来的杂交水稻,马上没收其农田。
一系列的高压政策。促使所有的汉中土地上全部种植了杂交水稻。
然后,再者青黄不接的春天,他提前预备好了大量的存粮,每天都是几十车的几十车的从现代社会往平行世界运输。
有时候整个南都市的粮食都快被他买光了,好在,可以和某些特定的生产厂家联系,专门购买那些转基因的粮食。
别人害怕转基因对身体不好,甚至是有巨大的害处,可是朱常渊不怕,对于整个饥饿的陕西来说。只要不是观音土,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管他是不是对身体有危害,有多大的危害。
再说了,转基因植物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言论还仅仅只是在猜测方面,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转基因的粮食就一定有毒。
朱常渊管不了这么多,一切都是为了应急。
同时,长江沿岸的粮食,通过长江转入汉江。然后源源不断的运送往汉中,让朱常渊的仓库更加丰满,也让他的底气更足了。
有了粮食以后,便要开始做事情,要不然真的要看着自己手中的粮食发霉了。
做什么事情?
发粮食。
是的,只要是饥民,都可以跑到汉中来领取口粮,虽然不多,每个人每天仅仅只能吃上一顿饱饭,而且还得干活,仍然有许多人对此趋之若鹜。
几日后,整个汉中地区的饥民,在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一个个拖家带口的都从汉中大山深处跑了出来,来到汉中府、城固县、洋县甚至是勉县和南郑县这些朱常渊设置了发粮之处的城镇。
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汉中地区的人口几乎都抛家舍业,来到了城镇中。
人有了,而且很多,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让各地官府统计所有人数然后一级一级的报上来,加上军队和平民百姓,整个汉中的人口差不多有五十多万,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将朱常渊吓了一跳。
本来他满打满算以为整个陕西经过这几年的大旱,或者的人应该十不存一,能有二百万算是不错了,可是没想到,单单一个汉中就有五六十万人,要是按这个数量算下去,整个陕西的人口恐怕要翻两番,绝逼要超过五百万。
虽然人多吃的多,可是话说回来,人多也好干活不是。
朱常渊将这所有的人口分成几波,分别集中在了汉中平原上的小城中,依靠这些人,开始给那些裸露的土地喷洒农药。
说是农药,其实是他从现代社会中带回来的防治蝗虫的寄生微生物。
农用小型飞机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土地,可是对于偌大的汉中平原来说,还是太少,毕竟小飞机的飞行半径在哪里放着,不可能飞的太远,只能在某个城市周边的土地上喷洒农药。倒不是飞机飞不远,而是古代没有导航系统,飞行员的一切操作全靠目视+望远镜,还有自己对于路径的记忆力。
不然,别说太远,哪怕是飞行距离超过十公里以后,就找不到回来了的路了,一旦找不到飞行跑道降落,早晚会发生机毁人亡的坠机惨剧。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人,就可以大规模大范围的防治蝗灾。
同时,朱常渊对整个汉中地区下了一道命令,也是他这个陕西招抚使来到陕西之后下的第一号令:全民养鸭子。
这个命令看似滑稽,其实是他听了顾教授的建议,多种防治蝗虫的方法一起出售,综合治理。要知道,根据顾教授所说,一只鸭子就可以吃光三亩地里的所有蝗虫,所以用鸭子治理蝗灾并非是虚妄之事。
命令下了以后,朱常渊利用现代社会的鸭子孵化技术,建立了大面积的孵化室,人工孵化鸭子,然后分发给百姓,并让老百姓互相监督,只许养不许吃,并且广泛宣传鸭子治理蝗虫的好处。
一旦发现有人敢私自吃鸭子,死罪!
乱世用重典,才有效果,否则的话,单凭仁政,这个陕西是治理不起来的。
所有的一切准备完毕之后,从上到下成立一个防蝗虫的组织,大到朱常渊身边的属下有人专门负责此项任务,中到各个州府衙门,小到各村甚至是各家各户,都有专门负责防治蝗灾的责任人,一旦发生变故,就拿责任人问责。
依靠这条线,平时没事就给老百姓宣传防治蝗灾的知识,真正的做到全民治理。
如此下来,整个汉中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便被朱常渊握在了手中
有了这个基础,朱常渊相信,日后无论是打仗还是管理,好处显而易见。
有好消息,自然也有不好的消息传过来。
朱常渊虽然远在汉中之地,可也听说,南阳左良玉尽起手中五万大军,南下汉江,攻伐襄阳!
对于朱常渊来说,这可是个足矣震动他的消息。
左良玉是历史上的名将,虽然人品不咋地,可是打仗确实有一套,要不然当年也不能把张献忠打的像丧家之狗一样。
但是话说回来,朱常渊虽然震动,可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襄阳城文有李信,武有王五和郭城,城高河深,粮草城中,而且又是以逸待劳,如果这样都不能抵御住左良玉的攻击,只能说天意如此了。
另一条消息,不算是好消息也不算是坏消息,就是朱常渊运送粮食的船只,在襄阳地界上被人劫掠了,船只损毁三分之一,粮食失踪大半,运到汉中的十不存一。
对于他来说,首先破财,其次,他自然也明白,这就是他和李信实施的那个苦肉计。
有过两日,朝廷传来了消息,有阉人过来宣旨了。
这次的圣旨,是针对上次朱常渊将汉中罗汝才被招降的事情下发的。
圣旨的意思很简单,皇帝先是勉励了一番,然后既没有封赏也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东西,结尾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你好好干,这对你有好处云云。
当然了,朱常渊也不会在意,要说崇祯皇帝现在马上给他封个大大的官,甚至封侯拜相,允他食邑万户,他倒是不放心了。
前来宣旨的是个年轻的小太监,身边跟着几十名锦衣卫,为了怕被李自成俘获,这些人千里迢迢跑到河南南阳,又经南阳绕道向西,一路乔装打扮经陕南安康府,然后才辗转进入汉中,不然的话,无论从哪里都不安全。
这也是这群家伙为什么在朱常渊上报朝廷之后一个多月才来到汉中的原因了。
“将军!”这次来的小太监倒是很懂礼数,不知道是有人刻意安排还是这一路风尘仆仆吓破了胆子,反正见了朱常渊以后连头都不大敢抬起来说话,可是,该说的还是要说:“奴才此次从京师过来,太子爷让奴才给将军带来一件东西。”
第101章万里飞鸿
太子爷?
朱常渊嘴角微微咧开,笑了。
太子爷不就是那个小屁孩朱慈烺嘛!话说,想到他,又想起他的皇伯母张嫣了。
“天使里面请!”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还是朱常渊的做事原则。
既然面前的这个小太监如此上道,朱常渊自然也乐意好好款待。
将小太监请进会客小厅中,朱常渊亲自给他倒了一大杯可乐,又拿出一些从现代社会带来的点心招待。
小太监顿时受宠若惊,站起来朝朱常渊拱手,说道:“将军折煞奴才了。”
朱常渊呵呵一笑,说道:“无妨,你一路舟车劳顿,甚是辛苦,这些都是应该的。”
小太监在怀中摸索了一会,拿出一只皱巴巴的信封,递给朱常渊,说道:“这是太子爷让在下转交给将军的密信,将军看完之后,便焚了吧。”
朱常渊接过信,并没有马上拆开,而是颇为随意的放进**口袋。
和小太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然后朱常渊当场写了一封奏疏交给他,说道:“公公回京之时,请将这奏疏交于陛下。”
“是!”小太监恭敬接过去。
朱常渊的这封奏疏,是为了配合李信的苦肉计而写,上面满满一纸尽是告状的话,告的当然就是熊文灿。
甚至在结尾,他提出愿意提兵东向,攻伐襄阳。
当然了,崇祯皇帝只要不是傻瓜,就不可能同意朱常渊提兵向东。
很简单,朱常渊来到陕西之后,虽然小有磨难,但是也算稳定住了陕南地区的局势,如果真的提兵攻打襄阳,陕西岂不是又乱成了一锅粥?
为了保证这封奏疏能安然的达到皇帝手中,那小太监临走之时。朱常渊还派了一队熟悉陕西地形的军队护送他一直到河南之地。
到了河南以后,再往北上一路都在大明帝国的控制之下,天子的使者不可能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