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狗越世》第89章


“四妹,别这么高兴,现在轮到你了!”曾璧儿笑嘻嘻地看着吴钰,脸上现出促狭的神情。
“大姐,简单些哦,小妹难的猜不出来哟!”
吴钰赶紧讨饶,拖着又柔又糯的话音求道。曾璧儿却不买账,抿着嘴想了想,说出了她的谜语:
“‘金钩吊银圈,姐妹隔座山。若要来相会,需到天色晚。’猜一个日常用品,四妹,是什么?把答案告诉我。”
吴钰蹙着眉头轻声念叨着,久久说不出答案,就耍起了小无赖:
“大姐,你故意要我出丑啊!什么金银,姐妹,相会,谁知道是什么呀!这个我不猜,换一个,换一个!”
正当她说着的时候,灵儿快步走了进来。
“小姐小姐,两位公子来了!”
“啊,公子来了!”
众女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了她的身上,顾不上向吴钰要答案了。
“快说说他们的情况!”曾璧儿站起来扶着灵儿的肩头说。
灵儿连说带比划,把楼下从王通判开始讲话到二位公子与众人一起猜谜的过程学说了一遍。不愧是专门训练过的丫头,不但讲得清楚明白,而且活灵活现,像众人都在现场一般。当她学着林正海施礼的样子时,众女不由都是“扑哧”一声,掩口失笑起来。
曾璧儿扶着灵儿的肩头,好不容易才收住笑,忙问:
“二位公子如今正在猜灯谜吗?”
“正是,小姐。”
“那你赶快下去,看看他们猜得怎么样。如果二叔有暗示,你就把我们准备好的灯谜拿出来,请二位公子猜上一猜。”
“是,小姐,婢子这就下去!”
看着灵儿走出门去,暖阁里反而没了声音了。
“他能猜出我制的谜吗?”
夏婉婷和王琦真不约而同地想道,又相互看了一眼。
“大姐,刚才的谜底是什么?你就告诉我吧!”
吴钰打破了沉默,站起来摇着曾璧儿的手臂撒娇道。
“你这个小冤家,猜不出来就耍赖!喏,你自己摸摸,答案就在你耳朵上。”
曾璧儿被她摇得啼笑皆非,另一只手抓起她的小手去摸她自己的耳朵。
“哈哈,我知道了!”吴钰摸着自己的耳环,恍然大悟,高兴地叫起来,“是耳环,谜底是耳环。”
其他人看着他,脸上都是笑容。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她们的笑容各不相同。曾璧儿是舒心的、有点得意的笑,夏婉婷和王琦真呢?怎么看都有些勉强,有些魂不附体。她们的心思已经飞出暖阁,飞到二楼的大厅去了。
二楼的大厅里,现在也是一片热闹景象,猜灯谜游戏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gao潮。
先是寿惠齐寿公子一口气猜出三道众士子认为难猜的灯谜,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人们称赞他不愧是绍兴府数一数二的才子,学识、反应皆称一流。
寿惠齐听着周围人的话,并未表现出多少的得意,仍是低眉顺眼模样,只是嘴角上翘,含着一抹浅笑。他今天的目标不是下面的灯谜,他想要猜的是楼上几位美女亲手制的谜,最好是出自那位小姐之手的。他不为什么奖励,只为能让那位小姐看到他的才华,知道他寿惠齐并非常人。其它的,他一点儿也不会去计较。
“她会在哪方面出谜呢?”
寿惠齐坐在常人没有资格坐的红木椅子上,喝着香茗,悠悠地想。
王少勋公子的表现也很抢眼。
他走到红色纸条的灯谜区(注:二楼的灯谜分易、中、难三档,分别用白、蓝、红三色纸条表示),也不先看上面的字,直接拿下来,瞄上一眼,略一沉思,马上走到对谜底的小伙计处,张口说出答案。小伙计一对,正是谜底,于是说一声“公子高才”,递上一样小奖品,无非是小瓷娃娃、小果盘之类的东西。王少勋却不接过,说先存着,然后又去揭纸条了。如此再三,很快就猜出了三四个谜语。他不想猜了,也坐下来喝茶,正好在寿惠齐的对面。
“王公子好急才!”
寿惠齐早就注意到了王少勋,看他在自己对面坐下,忙起身拱手行礼。王少勋也起身回礼。二人坐定,聊了起来。
“寿公子之名,在下初来绍兴府之时就已听到,如雷贯耳啊!”
“王公子客气了!小生这点薄名,何足公子挂齿!众友抬举罢了,实在不值得一哂!”
“寿公子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又有如此谦逊胸襟,实在难得,在下佩服!”
“……”
客套了一阵,二人熟悉了,觉得甚是投缘,开始改换了称呼。他们的不远处,正站着曾璧儿的丫鬟灵儿。
“寿兄,你今晚来此,怕是意不在此吧?”
王少勋一指厅内的各色灯谜,问道。
“这个……”
寿惠齐被他说中了心事,脸色有些红起来。借着喝茶,他遮掩了一下,慢慢喝着茶水,脑子里快速转动,寻找合适的说辞。
“难道王兄之意就在于此?”
寿惠齐灵机一动,轻轻反问道,笑眯眯地看着王少勋。
“呵呵,我嘛,呵呵……”
王少勋说着,眼睛却是看向了正在观赏红色灯谜的林正海。
跟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寿惠齐心里猛地一跳:
“难道他们也是……”
(今天,您读了猛狗的故事吗?您希望故事怎样发展下去?请到书评区发言吧!)
相关的话儿 第61章 ;猜谜
更新时间:2012…1…14 17:12:48 本章字数:4934
灯谜是我们华夏特有的文字游戏,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群雄崛起,列国纷争,一些游说之士为了劝说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古代隐语就是灯谜的雏形,当时也叫“瘦词”。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瘦词)。
把谜语书笺张贴在元宵灯彩上以供人猜射,其起源时间,据《春谜大观序》中说:“旧籍相传,宋仁宗时……上元佳节,金吾放夜,文人学士相与装点风雅,歌颂升平,拈诗成谜,悬灯以招猜者”。
因了谜语,还引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甚至成为佳话。
相传,宋朝名士吕蒙正,虽然知识渊博,但是早年家境贫寒。有一年过春节,他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对联一贴出,引来了好多人观看。大家议论纷纷,可谁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后来一位秀才路过这里,看了对联后,解出了这个谜底。原来这是一个漏字谜,上联“二三四五”正好“缺一”;下联“六七八九”正好“少十”:横批是“南北”,恰恰“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谜底:“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吕蒙正巧妙地运用对联谜,诉说了自己生活的困苦。
再讲一个故事谜。
从前,有一个人开设了一间铺子做买卖。他为了招揽生意,特意在铺面前制作了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必言。自打招牌挂出后,买卖兴隆,顾客盈门,这家主人赚了大钱。请大家猜猜这招牌上到底说些什么?原来,招牌上说的是四个字“有好酒卖”!每句诗正好打一字。请看第一句“月挂半边天”,“月”字和半边天合起来,是“有”字。第二句“嫦娥伴子眠”,“嫦娥”是女子,这里取“女”字,再伴“子”相眠,正好合成一个“好”字。第三句“酉时天下雨”,“天下雨”,就有水,三点水加上“酉”,就成了“酒”字。第四句“读书不必言”,“不必言”,也就是“没有言”的意思,“读”字没有“言”,也就剩下一个“卖”字。四字连在一起,正是“有好酒卖”。
民间还流传一则“灯谜”笑话:
有个姓胡财主,绰号“笑面虎”。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口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衣着整齐华丽,后边那人叫王少,穿得破破烂烂。进门后,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双手奉上。王少想要借点粮,笑面虎就是不肯借。
在回家的路上,王少忽然心生一计。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提着一盏又大又亮的花灯来到笑面虎门前。笑面虎正好出来观灯,看见王少花灯上题了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吩咐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帐房先生仔细看了看,高声念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