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484章



……
与南京城中的热闹欢腾相比,清军大营中却是一片惨淡,推进到聚宝门城下的前锋营已经几乎成了一片焦土,清军不得不再度后撤。骑兵主力丧失了六成的战力,是清军南下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损失,这还不包括清军中受伤的士卒,连日的大战下来,死伤足足有两万之众。博洛一惊顾不得幸灾乐祸,看屯齐的笑话,毕竟他如今才是清军东路军的主帅,有了罪责,他第一个就逃不掉。
可以想象到,多尔衮兄弟听到这样的消息会爆发出怎样的雷霆之怒,而他博洛的多罗贝勒的爵位也将摇摇欲坠,转眼间便要离他而去。
屯齐也没了精神头,蜷缩在大帐的角落中闷声不吭。清军的主帅中军大营中,一时之间冷清了许多。原本应该在场的许多人,都已经变成了战场上的孤魂野鬼,恭顺王孔有德更是连尸首都没留下,直接被挫骨扬灰。
平心而论,博洛和屯齐的方略是没有什么问题和纰漏的,但错就错在被明军掌握了先机,再加上明军突然冒出来的杀敌利器,使得清军骑兵死伤惨重。对于这一点,秦广廉等汉将也是惊惧不已,换做是他们来攻城,也未必就能做的更好。
乌真超哈部队被打残,残余火炮剩下五十门左右,跟明军相比,相去甚远,已经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骑兵不仅是损失惨重,原先所具备的心里优势也荡然无存,即便是今后在野战中遇到明军,恐怕也不再会有原先的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要不,急令吴三桂的兵马向南直隶一带靠拢?”一直没有做声的屯齐忽然小声说道。
博洛闻听此言,恨不得一个大耳瓜子狠狠抽在屯齐的脸上。这一场败仗便让屯齐这样的八旗猛将变成这幅德性。这个时候将吴三桂的南下大军再调回来,这不等于是在博洛的脸上打耳光吗?
八旗军不行,再换上汉军绿营来攻打南京,这让博洛的脸面往哪儿去放!传扬出去,岂不是要成为八旗之中的笑柄。再者说,吴三桂现在一路势如破竹,与郑军连续打了三场硬仗,每一仗都是大获全胜,现在更是已经抵达了浙江和福建的交界,要不了多长的时间,便可以进入福建,直捣郑芝龙的老巢,这个时候,只要吴三桂不是傻子,谁会甘心来南京背这个黑锅,啃这块硬骨头!
“屯齐贝子!”博洛冷冷的看向屯齐,“说话做事先在心里好好想一想,思虑周全,莫要信口胡言,这样,是要惹来大祸的!知道吗?”
屯齐一个激灵,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方略大败亏输,多尔衮兄弟追究起责任来,博洛身为一军统帅逃不掉,他这个始作俑者更是逃不掉,以往在江阴立下的大功和这次的大败比起来,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摆在众将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是,没了火炮的支援,接下来的仗应该怎么打?
退兵?似乎是不可能的,灰溜溜的撤回到湖广去,博洛的爵位不保不说,项上人头能不能保下来那可就在两可之间了。其余的众将也别想落下什么好来。南下作战,攻略江南,可是满清朝廷寄予厚望的一战,关系到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也将决定两家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所以,此时的东路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南京时非要拿下来不可的。
博洛咬咬牙,做出了一个让众将心惊肉跳的决定:“自明日开始,我军各部开始向三山门、朝阳门、石城门、聚宝门发起猛攻,聚宝门仍是攻击重点,其余诸门的攻击旨在吸引明军兵力,使其首尾难顾。各部不计死伤,以车轮顺序顶上,使明军疲于奔命,顾此失彼,直至精疲力竭!”(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八闽之王
南京之战如火如荼,看起来颇有旷日持久的态势,时间很快进入到阳春三月。在这一个月中,吴三桂兵锋所到之处,明军纷纷溃败,总兵陈谦、兵备道佥事沈宸荃、镇东伯方国安、巡抚浙江的大学士熊汝霖等文武大员不得不退守舟山群岛,浙江很快落入清军之手。
但吴三桂本人也没有心思据守浙江这三战之地,浙江军民也不甘归降倾听,宁波、绍兴等地相继发生民乱,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抗击清军。隆武朝的大学士张国维、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户部左侍郎宋之普等人也召集义勇起兵反清,浙江的局面一时之间很难稳定下来。
听从谋士方光琛的建议,吴三桂派遣麾下大将程建威扼守入闽的龙泉、景宁一线,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挥师进入福建。
有明一代,浙江便以富庶闻名天下,吴三桂虽然没有据守,但却是通过在浙江的纵横辟阖,为十余万大军筹集到了充足的粮草和补给,此次跟随他南下的东路军各部却几乎完全是绿营的精锐,包括他的嫡系关宁军在内,因此在全军的指挥权上,再没有人可以任意干扰,全军上下军令统一,战力也得以完全发挥出来。
唯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张存仁却是从四川千里迢迢的赶到了军中。吴三桂心里清楚,他手下的众将也明白,张存仁此来却是为了监视吴三桂大军的一举一动。张存仁是皇帝的心腹,汉军独当一面,便是他一力保举的,但对于汉军将领的想法,他也是心知肚明,在这个关键时刻。万万不能让汉军将领脱离到掌控之外。
吴三桂对于张存仁心存忌惮,这个老家伙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深得圣眷不说,在汉军营中也是威望极高,汉军营中很多辽东的将领都曾在其麾下任职,在军中的人脉和影响一点也不比吴三桂差。很多辽东将领都对其惟命是从。吴三桂这次入闽,表面上看是受了博洛的排挤,不得已而为之,但老奸巨猾的张存仁却未必会这么想,他极有可能早已经察觉到吴三桂心中的真实想法。
三月初十的时候,吴三桂攻陷平山县,兵锋直达入闽的咽喉要道仙霞岭一线、分水关一线。这两处碍口是进入福建的必经之路,郑芝龙早已安排下心腹大将黄明俊、李暄镇守,福建巡抚杨廷清率兵一万据守浦城。以为两地的后援。
郑芝龙自湖广兵败之后,北征的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十余万郑军也有一半留在了湖广,或死或降,真正退至福建的只有五万余人,加上福建留守的兵马,整个福建郑芝龙一共还有约十一万的兵力。看起来似乎和吴三桂旗鼓相当,但郑军却是由大大小小的地方豪族以及海上集团所组成。湖广的惨败让郑军上下军心浮动,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吴三桂大军。已经有部分将领开始动起了别样的心思。
裹挟着隆武皇帝一家以及黄道周等部分朝臣进入福州之后,郑芝龙便迫不及待的逼迫皇帝给予自己监国的权力,以此来控制整个福建的军政大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很多跟随郑军退至福建的江西、江浙兵马整编到郑军的序列之中。严防这些人和朱平安私下联络,酿成大变。
郑芝龙还将自己的平虏侯变更为南安侯,对于“平虏”二字。给予他的伤害和阴影实在是太大了。包括郑军集团内部,郑芝龙也要面对极大的压力,原本被压制下去的郑彩等高浦郑氏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矛头直指以郑芝龙为首的石井郑氏。内忧外患之下,郑芝龙原本的雄心壮志被消磨的一干二净。他现在所想所思,便是要保住福建这最后的地盘,保住石井郑氏和自己这一系的大好基业,其他的都没放在心上。
到底是上了年纪在襄阳所受的惊吓和伤痛,直到到了福州,才算痊愈,饶是如此,郑芝龙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夙夜忧虑,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到了福州之后,已经有人不断登门,话里话外都在探查郑芝龙的口风,福建沿海一带,全是各大海商的地盘,平时聚拢在郑家的旗下,现在郑家大祸临头,很多人都开始坐不住了。
对于海商来说,朝代更替,谁做江山,这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不管是谁坐在那个龙椅上,海上的世界始终是属于海商的,这一点到了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所以这些人登门,说来说去,便是要探查郑芝龙的下一步打算。
现在,清军已经占据了湖广、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域,南直隶只剩下淮扬和南京还在苦苦支撑,北方的朱平安则在于八旗主力纠缠。看起来,似乎清军已经有了席卷天下的态势,如果郑芝龙一意抗清的话,对于海商来说,无疑要承担巨大的损失,福建一地要是遭受刀兵之苦,那海商的利益也将因此大受损失。
所以,他们前来便是要一探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