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第335章


徐阳曾经评价过,装备了三棱刺、陌刀的中**队无论装备、素质、士气还是将帅能力都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巅峰,这不是徐阳个人的称赞,而是从后世的各种军事学家发表的路文中看来的,确实,在这个时代,在冷兵器的战斗上,除了阿拉伯人有实力能与唐人一站,其余的军队在唐人面前,确实不堪一击。
李绩此时很兴奋,一轮火枪射击加上手榴弹轰炸就让这些高丽人丧失了抵抗的意识,宜将剩勇追穷寇,此时正是大破高丽主力的好时候,他岂能放过。
命令军队摆好’锋矢阵’,让陌刀手冲在最前面,然后就是勇猛的轻装步兵,接着是步、骑兵突袭,后列则有弓弩手仰射,自己带着百余精骑坐镇军中,随时洞察着战场上的形势。
不得不说陌刀的攻击力真是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肉搏时威力不减,一寸长一寸强,长长的陌刀每一次都能率先突进敌人的身体,让他们成为刀下亡魂。
高丽人逃跑的越发慌乱了,本来只是丢盔弃甲,现在连军旗、刀刃都开始扔掉了,从他们的凌乱不堪的车轴来看,他们真的没有任何后手和埋伏,只是一帮子被恐惧冲昏了头脑的逃兵罢了。
再三确认了这些高丽人没有了埋伏之后,李绩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下令铁骑和轻骑全部出击,追杀这些高丽的士兵。
在人类的早期战场上,骑兵作为最为强大的一个兵种被军队视若珍宝,这种超高机动性、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的陆军作战兵种在平原地带可以说的上是无敌的存在,往往一支人数极少的骑兵就可以屠戮平原上遭遇的一大波步兵,中外战争史上也常见以少量骑兵牵制大量步兵的战事。
骑兵的地位就算是在热武器时代也依旧十分受重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曾有十七个骑兵军,八十多个骑兵师,只要在平原上遭遇步兵,骑兵的速度一旦冲刺起来,杀人简直就如同收割麦子一般,直到后来的的机关枪问世,骑兵才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
而现在,别说是机关枪,就连步枪的遂发在南山书院都是一向重大的课题,全世界估计对火枪的研究也只有那里是站在时代科技的最前沿。
李绩军中的骑兵队出击了,风驰电掣一般,数百匹战马就加速冲向了那些四散奔逃的人群,然后马上的军人就像是一台收割机,挥舞着手中的唐刀,不断的有鲜血在半空中溅起,每一次挥砍,都会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
城管戍队的士兵们在秦岭深处的训练此时已经凸现了成效,他们不仅精通火枪火炮,对近身搏斗,列阵战术也有很研究,这一次,就是他们展现大唐狰狞面目的时候。
人类的历史总是伴随着弱肉强食,而战场更是人类野兽化的根源之地,在这里没有人性,有的只是你死我亡,高位者的博弈,最终是由这些底层的士兵来埋单。
厮杀、死亡、绝望,这是平原上的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唐人的城管大队就如同草原上秩序井然的野狼,有着足够的耐心与实力,最终将这些高丽的羊群全都困在了这里,然后将它们一网打尽。
正如晚年的徐阳所说的一句话一般,”帝国的发展总离不开资源,这颗星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却是无限的,中国,尤其是汉民族其实极少的主动侵略过,所谓的’扩张’多是不堪’蛮夷’的骚扰,出于稳定边疆、已绝后患的目的在大举兴兵。高丽如此,薛延陀如此,西域诸国更是如此。”
当硝烟散去,平原的土地上已经是遍布尸体,高延寿手举白旗,在一帮唐朝士兵的押送下缓缓走到了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绩面前,低下了自己的头颅,现在的他,对战前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无比的悔恨。
李绩眯着眼睛看着这名败军之将,嘴角翘起了笑意,对身旁的护卫道:”押送回营,并向陛下禀告,此番安市城
大捷!”
(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广厦将倾
“自公元前三七年,高**建立高句丽王国,历时七百零五年,经过二十八任君王,而于公元六三一年亡于中国。中原的强大是高句丽亡国的主要原因,但高句丽王国特有的地缘位置和国家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当然是更主要的原因。
高句丽王国的国土,先天注定的,一定会不断的受到邻国威胁。它的西邻是一个强大的中国,中国又一直想统一天下。稍后,它的东邻又是一个强大的日本,日本也一直想开拓疆土。这是客观事实,无力改变,可是高句丽王国不但轻视这个事实,反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一直契而不舍地横挑强邻。
众所周知,当时半岛之上仅剩四国,分别是高丽、倭国、新罗、百济,其中新罗和百济皆是臣服于大唐的属国,而这两个国家相互仇视,经常兵刃相见,因为兵力相差不大,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高句丽此时却横插一脚,非要帮助百济,要共同覆灭新罗。
打狗还要看主人,新罗作为大唐的属国,如果被轻易的灭国,这让唐国泱泱大国的面子该如何放,如果过被轻易的灭国,该让唐国的那些属国该如何自处,所以当年的唐太宗凭借着中原之地遇到的一股青云之力,接二连三的派遣大军去攻打高句丽,最终,将其在贞观四年的年末攻下平壤,覆灭了高丽政权。
因应强邻的唯一办法是姿态必须放低,外交弹性必须扩大。自从春秋战国时代,历史就留下了这个定律:弱小的国家不断横挑强邻。一定招来承担不了的灾祸。用此衡量古今史迹。很少例外。”——摘自《柏杨说唐史》
前线传来了高延寿大败的消息。渊盖苏文在平壤的大殿上像是被人抽去了脊梁骨,抱着大殿上的柱子大哭,左右莫敢上去劝慰。
“盖金。”看着悲忧痛哭的渊盖苏文,华荣女也是眼眶通红,十五万高丽子弟就这样埋骨,身为高丽的领导人,这种打击她也是感同身受。
“愚蠢,愚蠢啊!”渊盖苏文的鼻涕眼泪一起流了下来。”当初就对这两人没有多少信心,万万不该让这两人出城迎战啊!这下,我高丽诸城岌岌可危,就连平壤也是危在旦夕了!”渊盖苏文说道这,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下。
华荣女也是面露悲戚之色,哀伤的说道:”盖金,此时多说无益,安市城城险墙高,想必还是可以阻挡住唐人的脚步,一旦进入冬季。唐人就不可能攻下平壤。”
华荣女的劝慰还是有些效果,渊盖苏文不再大哭。而是双眼通红的对旁边的护卫道:”倭国刻有消息了?”
护卫战战兢兢的说道:”回。。回禀将军,倭国那边没有任何消息。”
“碰。”渊盖苏文的拳头砸在桌子上,”当初说好了歃血为盟,一方受到进攻另一方当全力相救,可是这倭国真是背信弃义,丝毫不顾当初立下的誓言。”
华荣女也有些面色无奈,自己的这个夫君到现在还想着依靠不切实际的外援,真是有些太容易相信别人了,”盖金,倭国人善欺,他们许下的诺言何时实现过,夫君还是想一想如何才能让我军守住安市城和平壤吧。”
渊盖苏文听了,也是面露沉吟的神色,缓缓道:”安市城是杨将军在守城,杨将军是本将最为欣赏的一位大将,不但善于驻防,更善于守城,这一次,本将就把希望全部放在他的身上了!”
。。
“缴获马匹五万匹、牛五万头、盔甲一万领、其余器械各有数千。”李二面对着这张加急送来的情报,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李绩和李道宗的大胜不出他所料,可是这一次高丽居然败的如此彻底倒是十分出了他的意料,那可是十五万人啊,不是十五万头猪,就算是站着不动让李绩他们杀,也得杀上好一大会,李二这个时候特别好奇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大胜的。
“陛下,过了前面的山就到了辽河了,薛仁贵将军在此镇守,恭迎陛下。”晃晃悠悠的御撵前传来了白眉的声音。
“薛仁贵?”李二对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可是却有些想不起来了,沉吟了一下才想起来,试探性的问道:”薛仁贵?可是那名在城管戍队中箭法超群的那名小将?”
“回禀陛下,正是他。”白眉似乎对薛仁贵很是上心,恭敬道:”这薛仁贵年纪虽小可是有一手百步穿杨的无双箭法,鬼谷徐阳对其也是照顾有加,曾经亲自送给他一把火枪,名曰狙击枪,说乃是当世一等一的神器,陛下您忘了?”
李二坐在马车中,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有这事,当初这些人可都是在秦岭中秘密训练,这差不多有半年没见了,竟然把许多军中新人给忘了。
“是朕疏忽了。”李二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