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第1034章


“所以修建一条铁路的确有必要。”接着张司令就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可想而知并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危机却在眼前。”
张司令这话中的意思我是明白的,虽然我们暂时解决了目前的危机,但我们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如果我军不能在边境上对印军构成威摄的话。用不了多久印度方面又会开始蠢蠢欲动。
“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靠建立运输线。”我说:“但是眼前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唔,说说!”
“可以模仿我军在越南方面的轮战。”我说:“也就是拿出一支部队进行轮换,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来可以让长期驻守在高原的部队得到适当的休养,甚至还可以借他们走下高原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装备或是战术上的更新和训练。二来可以让更多部队得到高原作战的训练,很明显,将来一旦有战事发生,这些曾经在高原上煅练过的部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高原作战。”
“好办法!”闻言张司令不由拍案而起:“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不会给高原的后勤增加负担,驻军总人数不变嘛,但真要打起仗来就不一样了!
当我从司令部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几小时后了。
这几小时我和张司令谈了许多关于中印边境上的问题,这其中甚至还详细到了印军的战斗力和习惯。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点我并没有向张司令提及,那就是联合巴基斯坦制肘印度的问题。
这其实才是重中之重,甚至都可以比得上建立青藏高原的铁路……要知道这可是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印度,这无疑会使印度左支右拙的难于应付。
我之所以没有说,那是因为张司令等人其实已经注意到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了,就像之前所说的。巴基斯坦不但可以制肘印度,还是我国通往波斯湾石油诸国的一个重要通道。
否则。我国的能源就必须由南海经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这条海路来支撑,毫无疑问的,一到战时这条航道就很容易被沿岸诸国封锁或是骚扰,比如越南、印度等都与我国有摩擦,尤其是我国未来潜在的最大的对手美国……这家伙就是一个海权国家,其十几个航母编队使其在海洋上几乎可以横着走的,所以不管谁摊上了这么个对手都不敢指望海洋上的能源通道。
但巴基斯坦却不一样,其直接与能源大国伊朗接壤,也就是说再不济……海上航道全被封锁了,咱们通过巴基斯坦从陆路上也能得到充足的能源,而在陆上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从来都没有怕过谁的。
所以巴基斯坦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制肘印度的问题,甚至还是将来与美国竞争的资本。
在这一点上美国是看走眼了,要知道巴基斯坦原本也是倾美的,但美国这个盟友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偏向印度扣留了原本要交付给巴基斯坦的武器和装备,这直接导致巴基斯坦认为美国这些西方国家都是不可靠的,而中国却是说到做到的真诚的朋友。
不过这也不能怪美国,当时是美苏争霸的时代,他们眼里哪里还会有中国这个连像样的军舰都没有几艘的国家,所以就算巴基斯坦成为中国的巴铁他们也不以为意。
但事实是,如果当年他们没有走错这一步,中国只怕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用强大的海军把海路一封就完了嘛。
不过这一点张司令等人不但已经知道而且正在做了,所以我也就没必要多说什么。
“营长!”在我回到指挥部的时候,教导员就冲着我说道:“在我们出去的这几个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开始大裁军了。”教导员说:“据说……要裁军一百万!”
闻言我不由“哦”了一声,暗道终于开始了。
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因为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我只是奇怪,刚才在司令部的时候张司令怎么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
不过想想很快就明白了,张司令这没告诉我可能反而是个好事,因为他释放给我的一个信息就是:这事与你们无关,知不知道都无所谓。
要知道咱们可是合成营,是一支由部队精英组成的合成营,是久经战阵屡立战功,而且还是为各部队提供战术指导的合成营,咱们部队如果都要被裁了,那什么部队还顶得住。
不过话说回来了,被裁的部队里有许多就是战功赫赫的部队,其中就包括在越南战场上表现优异的部队……并不是因为他们打得不好,而是裁军的指标实在太大了,总共四百万的军队要裁一百万,那就是去了四分之一啊!
第三十章 裁军
虽说我们合成营可以说与裁军无关,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这次裁军所带来的一次“地震”。原因很简单,我们所在的基地就驻扎着不少部队,而这些部队就正是裁军的对像。
因为裁军的事与我们合成营无关,所以对裁军方案我并不关心,我更关心的是合成营的适应性训练……合成营刚刚从高原回到平原,对武器装备又要重新适应一段时间了,否则一旦有任务还是按高原上的作战习惯,只怕就有麻烦了。
不过我们这是部队,组成部队的都是兵,身为一个兵对部队的的重大改革总是会特别关心的,尤其是合成营的战士们还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队,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是合成营的兵,但对原部队都还有感情,甚至平时一有机会他们还会回原部队看看,所以免不了会关心下原部队的消息。
于是在闲睱的时候,我就会听战士们甚至干部们聊起这次裁军。
这次裁军大多是裁干部,指标在六十万左右。这是由于我军机关过于“庸肿”的原因,每个军区都有十几名甚至几十名领导,还有什么“团级保密员”、“营级打字员”等等,一个数据是这样的,几个国家大致比例是:苏联1:4。65,德国1:10,法国1:17,而中国却是1:2。45,也就是将近一个官指挥两个兵打仗。
对此我的感受倒不是很深,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我们部队有这么多的“官”。
后来想想才明白,这也许是因为我长期在一线接触的是基层的原因。另一方面。我手中的这支合成营又是长期执行高强度任务的战斗部队……有句话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像我们这样的一支部队是直接面对各种战斗的,所进行的训练都是完全面对实战,要是也像其它机关一样“庸肿”的话只怕根本就没法在战斗中生存。
所以在听到我军官兵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二时就连我也大吃一惊,这样还真是有比要“精兵简政”一番了,否则一支部队上了战场一大堆都是干部,这些干部在战斗中不但不会有多少实质的作用,反而还会给后勤补给增加压力、给战士们的保卫工作增加压力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四十万的指标就是针对战士的。这四十万虽然相对干部来说人数已经少了许多,但裁军力度也是相当大了。
尤其是这其中要裁掉的部队许多还是跟越鬼子打过仗立过功的老兵……这就让许多人想不通了。
这如果站在咱们当兵的角度上来说,那还真是有点想不通,要知道咱们这些兵可是在战场上跟越鬼子拼过命的,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能说裁就裁呢?!
但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裁军的目的一个是精兵简政提高部队的整体文化素质,另一个是在同样的军费下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先进装备的研发上,这些都是建设一支现代化军队所必须的条件。
其实要我说,这裁军主要还是由步兵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决定的。
如果是像一战、二战时代。打起仗来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人的大冲锋,那充足的兵源就是胜利的前提。再怎么裁也裁不到当兵的头上。
但历史的趋势就是这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各种装备的高度发展,海陆空三军的重要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这使得军队也不得不进行这次“痛苦”的转型。否则的话,有一天当我们走上战场的时候,在敌人眼里不过就是一块块裹在军装下的肉而已。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军人就不得不再一次做出牺牲……这是我军的特色,个人要无条件服从集体,或者说军人要无条件服从命令,虽然这个命令是让战士走出军营。
我们看到的,就是附近操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动员大会……我从没有看过这么压抑的动员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