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远嫁》第15章


婚事商谈正式开始。
此次商谈,参与者不仅有应滨湖父母和万茜父母,还有万茜奶奶。 
万奶奶不是南城人,是饥荒战乱时期逃到南城的,后来和万爷爷结婚,便定居在南城。
前十几年,万奶奶退休清闲下来,想回家乡看看。万爷爷是个不疼老婆的,不肯陪,儿子们又忙,万奶奶就自己回去。看着家乡一草一木,虽然已面目全非,但也感慨万千。她还找到了儿时玩伴,几人一起唱起乡谣,唱的万奶奶泪流不止。
从这以后,万奶奶便不顾万爷爷黑脸,他觉得浪费钱。万奶奶铁了心每年要回家乡几次,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有时儿子陪,有时自己去。
只是最近几年,万奶奶身子骨大不如从前,便去得少了。她每次去都会抓一把老家门前泥土,叮嘱几个儿子,等她死后烧成灰,一半骨灰混在泥土里埋,一半洒在老家河里。
两年前,万爷爷去世,四个儿子不放心她一人待在家里,便商量轮着住,三个月一换。
老三万建华很早在广州打工,儿子丢给老妈养,后来万建华在广州开了厂,定居在那,一直由万奶奶养的儿子也留学美国。
万奶奶不愿折腾,不喜欢去广州,万建华乐得清闲,就说不参与了,麻烦几位兄弟照顾,他每月多给万奶奶一笔生活费。
为这个,四兄弟背着老人不是没吵过。照顾老人,尤其是照顾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不是一件轻松事,几家人都不差这份钱,纷纷责怪老三逃避责任。但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还能逼老三回来。
最终结果,还是南城的三个儿子妥协。
作为万家的最高长辈,议亲这事,万奶奶当然要参与。同张淑云一样,她看应滨湖也是极其不顺眼。
三年前,反对万茜远嫁,万奶奶也是出了一份力。她没多少日子,也深知远嫁的苦,以前是没办法,逃难,才会远离家乡。现在家庭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嫁那么远。如果孙女嫁到北京,那她有生之年,还能见这个“开心果”孙女几面。
所以这场见面会,从一开始,张淑云、万奶奶和应建业,就是带着怨气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谈婚论嫁2
众人来一味餐厅,这是南城比较高档地方,菜肴也是万建国精心挑选,有南有北,确保大家吃得舒服。
应建业对亲家心思表示满意,万建国也对应家长辈比较满意。因为电视剧里描写北方人,尤其是北方老一辈,全是农村人,好像北方只有农村似的,他们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他们男尊女卑讲究女不上座。
在多部电视剧洗脑下,万家也有点担忧。但见到应建业和秦秀梅后,算是彻底放心,作为大学教授和退休幼师,两人基本素质还是有的。
北方人除了平均身高比南方高、皮肤没南方好外,其实都差不多。
酒菜上桌。
两位父亲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三个女人,万奶奶和张淑云占主导地位,秦秀梅只是客气地听着,微笑着。两个小辈围在中间不断插科打诨,酒桌气氛和谐融洽。
但几位长辈都知道,这,只是暂时表象。
当话题终于从家长理短谈到婚礼酒席上,硝烟战起。
先是彩礼。
南城彩礼之风越刮越烈,万家也不能免俗,传闻南城彩礼最低标准是八万,张淑云要个高档的,二十万全包。
应滨湖听后倒吸一口凉气,连忙看父母反应,秦秀梅显然被这么高的彩礼惊住,细不可闻地嘀咕了一句这么多。应建业倒是面色平静。万茜很想喊一声,明明在家里商量的是十万,怎么到这又变了,但她不敢。
万奶奶笑眯眯道:“小应啊,这个彩礼钱在我们南城还算少的呢,前两天我们老四旁边家嫁女儿,你知道人家给了女方家多少,二十五万,还不算三金、衣服什么的。我们呢也就看中小胡这个人,才没多要,要不然,凭我孙女长相人品家庭条件,在南城随便找找,礼金都比这个高嘞。”
万奶奶普通话不太好,卷舌翘音,但意思却清晰明白表达出来。
长辈开口,应家人不好插嘴,只是应建业在心中冷笑:“你开,随便开,开得再高也不关我事。”嘴上却客气地回应:“亲家母,亲家奶奶,这儿子结婚,那是件高兴事,彩礼钱是多少我就给多少,绝对不会舍不得,但您女儿要嫁的是我们北城,北城的风俗,是儿媳妇结婚后第一天给公公婆婆敬茶,包一个大红包,仅此而已,是没有礼金之说的。”
看这样子,是想一分不出啊,张淑云觉得好笑,简直是天大笑话,脸上也不好看了:“亲家,小胡要娶的是我们南城姑娘,娶哪的人,就依哪规矩,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所以还得按照我们南城规矩来办。”
万奶奶也附应:“小应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以前找媒婆,那也是两边讨价,哪有像你这样一个子都不出的,你娶小胡妈的时候,就没给彩礼钱?”
应建业回应:“亲家奶奶,各地风俗不一样,像您刚刚说的,属于同城婚姻,风俗没差异,自然就不用争论了。但您孙女和我儿子,那是异地婚姻,这就有点说道了。中国自母系社会步入父系社会,一直都是男尊女卑,自古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那风俗自然也是跟着男方,这风俗是自古传下来的,那亲家奶奶,两位亲家,您说是不是应该按照男方家来。”
万奶奶没听明白不敢吭声,张淑云不知如何回答,万建国此时开口:“亲家,你说得都是猜测,是推理,这个对不对我们先不论。我就用实例说话吧,我隔壁杨国华女儿和我同事王贤健的女儿,都是嫁给外地人,他们就是按照南城传统办的喜事。”
应建业笑:“亲家,那我也跟您举实例吧,我隔壁李同瑞的儿子和我同事吴海丽的儿子也是都娶了外地人,他们都是按照北城传统办的喜事。”
这话就纯属抬杠,应滨湖很清楚了解家里没这个邻居,估计父亲也没那个同事,局面顿时陷入僵局。
万茜连忙打圆场笑道:“爸妈,奶奶,按哪边的规矩不是规矩,这些都是小事,无所谓啦。”
应滨湖也对父亲道:“爸,就按阿姨这边的规矩办吧。”
两人的话,同时换来两家大人怒斥。
张淑云让万茜闭嘴,应建业知道儿子在外人面前,尤其是亲家面前要照顾自己面子,放心大胆地呵斥:长辈议亲,这要放在古代,你们这些小辈连听的资格都没有。
两人不敢回嘴,场面一时僵住,气氛开始压抑。
张淑云不再拐弯抹角,直白道:“亲家,你这样说,我就觉得你很没诚意,我女儿都远离我们,投奔到你们家去了,你们如果连这点彩礼钱都不肯出的话,那我还能指望女儿到你们家受你们重视。”
应建业脸上虚假的笑容也消失:“亲家母,难道给多了彩礼就是重视,你这个逻辑完全不成立嘛。而且不是我们不肯出,实在是没这规矩,您看看北城那,哪有娶媳妇给礼金的,还是二十万。这要是被我同事知道,我这辈子在北城都抬不起头。我早跟儿子说过,异地婚姻就是麻烦,年轻人以为只要爱情就够了,这里面条条框框不同文化差异多得数不胜数,娶个本地媳妇不就没这事了。”
应滨湖厉声打断:“爸,你说什么呢!”
万建国眉头深邹,他看好应滨湖这个女婿,实在不想你来我往斗嘴伤和气,张淑云和万奶奶就没那么好脾气,起身就走,应滨湖快她们一步站起来,拦在两位长辈面前道歉。
应建业也不想谈得太僵。毕竟,不出意外,以后两家是一定会做亲家的,他要是敢谈崩,儿子就敢背着他结婚,所以应建业道歉,说自己老糊涂了。张淑云和万奶奶才重新坐下。
“这样吧,亲家,亲家奶奶,要不咱们各退一步。既然阿胡在北京定居,那咱们就按北京的规矩办,我女儿就是按那规矩办的,婚前收了一个红包当改口费,8888,取意也算吉利,您看怎么样。”
张淑云丝毫不肯让步:“想不到北京规矩这么俗气,我还是那句话,是我们嫁女儿,自然就要按我这边规矩来。”
应建业摆手笑道:“亲家,这地方还是得听中央的呢。竟然小茜是嫁到北京住,那按北京的规矩我觉得合情合理,两边都不会失面子,也省得我们两家在风俗问题上有歧义。亲家您要是觉得8888俗气,那我就加点,10001,取意万里挑一。”
这哪里是亲家相见,这根本就是□□裸地谈生意。万家人再次火气,谈礼金的确是一个双方切磋的过程,但差距这么大,应建业加钱的幅度和语气都让万家人感到这是一种羞辱。
眼见战火又起。
两家小辈不管那么多,挨骂就挨骂,总比真不欢而散好。
应滨湖说我爸刚到南城,对这边风土人情没有深入了解,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