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玉难断(武神)》第85章


在他们停下来后,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移向刘洪英。刘洪英这才轻咳了一声,微笑着说:“好了,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广州那里我还算熟悉,我比较看好和平街。”
蒋平面有不服,沙进德和其他几个支持在和平街的人立即扬起头,有些许得色。
刘洪英目光一转,看着右手边微笑不语的彭立行,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说一句话,黎阳说此人很好,作为总经理,刘洪英也自然清楚他的来路,心里一动,便问道:“彭助理,你对此有何想法?”
彭立行微微一笑:“董事长的意思,主要是让我来旁听作个汇报,但是既然刘总经理问了,那我也就说说我个人的想法吧。”
彭立行确实是只是来旁听的,但是他的身份毕竟是董事长的助理,这个位置说高也高,说低也低,低是没有什么实权,高是相当于董事长的谋士。
彭立行拍了拍手中的报告,那是去广州的公司职员做完市场调研后的反馈:“不知道大家有多少去广州的,但我觉得手头的这份报告,信息详尽又有条理,分析得也很透彻,在报告里首先提到和平步行街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条理清晰的报告人,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他的建议呢?不管怎么说,他是亲眼去过,亲眼看过那里的人,直观的印象有时很重要。”
谁也没有说话,之前的争执迅速地进入了白热化,谁也没顾得上报告人本人的想法,经彭立行一提,有的人才注意起来,一些人暗中赞同,毕竟彭立行所说找不到一点问题,你可以不重视,但你无法反驳。刘洪英微微一笑:“我赞成和平街的原因,也是因为报告中所说。”
再也没有人能提出更让人动心的建议和理由了,最终,店面暂时选在和平路商业步行街,对这一点,接下来就是招聘店长和店员等工作,也是有一套既定的程序。
而熊当勉也是个老油条,他没错过刘洪英看报告时的微笑,也听见了彭立行提到这份报告,自然明白有必要提拔这个报告人。
散会后,刘洪英果然对熊当勉使了个眼色,熊当勉就最后一个留了下来。
“老熊,写报告的人是谁?”
这里没有外人,刘洪英和熊当勉自然随意了一些。
“执笔的人叫叫刘棕,刚从香港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年前来的公司。”熊当勉回答道。他的部门人虽多,但是多数他都是能记住的,当然,以前他还没有注意过这个新人。
“嗯。”刘洪英点了点头,有的话他无需明说,他问了这个年轻人的姓名,就表明了他对这个刘棕的重视,熊当勉又不笨,自然能悟透。
熊当勉想了想,说道:“刘棕刚刚大学毕业,这次的报告能展露他的才华,但是他还是缺乏经验,我想让他留在广州做店长助理,过一两年,别处的店再开了,把他调去做店长,您看如何?”
刘洪英微笑:“你办事,我放心。”
总体来说,刘洪英虽然有意地让彭立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彭立行也没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并不深,不过刘洪英不在意,彭立行不在意,黎阳也不在意。
有时不是处处炫耀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的才是人才,彭立行只对黎阳负责,只要他的意见和建议对黎阳有利,平时黎阳让他帮忙分担的日常工作他都准确无误地完成就够了。
与此同时,在广州的一家酒店里,刘棕和黄天正在收拾行李准备退房,他们春节前就被公司派到这里作市场调研,现在工作结束了,他们依计划应该回香港了。
刘棕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有着初出茅芦的意气风发和干劲。就在这时,两个人手机的绑定邮箱提示音差不多同时响起,他取出手机一看,邮箱有新的邮件。他点了一下手机,居然是公司的邮件,通知他黄天一个人回去,他则需要退票暂时留在广州,同时新店选址在和平步行街,沙进德也会来这里,他将陪同沙进德开店的早期筹备工作。
邮件中并没有提到刘棕以后做这家珠宝店的助理的事,也是因为熊当勉担心事情没有成功,就有人得到消息心生妒忌,他决定在最后的时候在告诉刘棕这个消息。
刘棕是有些小才华,但他毕竟刚刚步入社会,心机的确要少很多,立即把邮件的内容告诉了比他大五岁的黄天。
黄天也很想回香港,公司留下刘棕他也没想太多,转身离开了酒店,招了辆出租车奔赴机场。
十六 红毛国和地毯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很快,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就过去了。
这一个月,邓中天成为了九中唯一的老大,不但附近的小店要向他们交保护费,他的势力还在渐渐做得更大。
这一个月,木石缘在广州的工厂又扩建了,也招了很多新人。而钻石相关的设备和人员也在筹划中。
这一个月,木石缘在广州的新店开了。
这一个月,刘棕成了新店的助理。
这一个月,彭立行的稳重能干和清晰的头脑渐渐折服了公司的多数管理层成员,改变了他人对他的认知。
这一个月,彭立行对公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一个月,公司又吸收了四个人共计七千万的投资。
这一个月,公司产品产量暴涨了五成。
这一个月,公司产品销量的增加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不得不压缩了批发成品所占的比例。总销售额超过了近两千万,净利润刚好达到四成,获利八百多万。
这样的利润增长速度,让木石缘珠宝公司的大小股东都很高兴,是以再开一到两家店、继续去瑞丽采购翡翠、吸收玉雕师傅以提高产量,这三件大事成了下个月的目标。
而下一家店开在哪里,则成了大家探讨的焦点。
有的说要抢滩西部市场,从战略角度来说,应该把店开在长安。
有的说应该在瑞丽开一家店,以后可以发展成为公司的人员往来那里的一个中转站。
有的说成都或者重庆也是规模很大的城市,不应该错过。
有的说杭州是一个精致的城市,在那开店一定很有市场……
有的说不可以忘了南京,那里也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市场……
一天的月终会议结束,黎阳整理好办公室的文件,关掉了自己办公室的灯,和彭立行一起离开。会议上大家没有争出结果,黎阳和刘洪英也都没有表态。
“立行,你是怎样的想法?”在电梯里,黎阳忽然问彭立行。
之前的会议上,彭立行没有说话,这成了他的习惯,黎阳只会私底下征求他的意见,会议上没有人问他,他轻易是不会发表什么建议的,有想法也只会私下黎阳说。
对新店地点的选择,黎阳是很慎重的,作为现在还是运营初期的木石缘,每一分钱都要花在正确的地方。
下一家店开的地方,必须能把货卖得最快。开店,不是开在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方一定获利就最大,高额的租金和薪水、更多的竞争对手,都是影响获利的因素。但繁华的城市普遍市场情景更好,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董事长,如果是我,这几个地方我都只能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彭立行摇了摇头,“我都不满意。”
“难道你有更好的地方?”黎阳眼睛一亮。
--------------------------------------------------------------
“是的,台北。”电话里,林浩坐在桌子前微笑着回道,等着他的炒饭上桌。
“彭立行也是这么想的。”黎阳大笑道。
黎阳询问林浩的想法时,几乎发生了他和彭立行之间相同的对话。
“这不奇怪,他们比我们有钱,不去赚是笨蛋,只不过那边的珠宝店也有点多。”林浩说道。
现在,内地较大较繁华的市场都已经被打入了叫作店铺的钉子,这些店就是他们在各地发展的基础,在每一块大蛋糕都占一席之地,是林浩的想法。就像在每一块沃土上先洒下种子,慢慢等着它升根发芽结果收获,最好的地方,内地占得也差不多了,但是台北也是一块沃土,林浩不想错过。
“你不考虑开两家店吗?”黎阳问道。至少现在,资金上问题不大。
林浩思考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黎阳,公司现在发展得有些快,各店的货物都有断货的危险,发展得太快,只怕也太高调了,没必要着这么做。”
一个公司发展快,是一件可喜的事,但也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地方会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包括硬件建设,包括人才的培养和延揽。
黎阳点点头:“我明白了。”
就在这时,炒饭上桌了。林浩一直很喜欢学校附近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