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望族》第434章


和我们一道喝茶聊天,谈了半个时辰的四书五经,再请了几位平阳士子来叙一叙旧日情谊,便有小厮来报说,翰林院有差事寻他回去做,他就告辞了,连饭也没吃。至于李家少爷,上门后原也安安份份地,寒暄了几句客套话,只是才乖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坐不住了,几句话撩拨得安弟跟他一块儿跑了,说是去比射箭,直到吃饭时才出来,吃过饭,又说早就约好了要去看李家收藏的古剑,两人又跑了。直到我告辞,还不曾回来呢。”
文怡听得目瞪口呆,不由得笑道:“大表哥倒罢了,他原是个心思别透的人,但李家表弟......兴许是歪打正着?”
柳东行笑笑:“谁知道呢?看他那张脸,总让人觉得是故意的。
我瞧你大伯父脸色有些勉强,似乎对安弟还有几分气恼,怪他不该跟着李家少爷胡闹,只是碍着众人的面,不好直说。二叔他们倒没觉得什么,只是拉着我说话,你大表哥也时不时问我在北望城的经历。我觉得他倒还有些见识,不是那起子一味扬文抑武的书生。”
文怡道:“我与大哥哥见得不多,倒是听过他不少传言,族人都夸他品学兼优,为人行事也平和,瞧着倒不象是假的。盛名之下无虚士,他既然能叫葛家看得上眼,自有他过人处。”她与葛氏接触过几回,对葛家的门风家教十分有信心,知道文贤与葛氏夫妻恩爱,自然也觉得文贤不坏了。
柳东行道:“他为人确实不坏,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比你大伯父还要明白些,你大伯父跟我们说话时,他便有几次露出无奈的神情来。只是他既有自己的想法,却不去劝服亲长,又有何用处呢?”
“也许是为人子女的不好直言相劝?”文怡对文贤兴趣并不大,在她的记忆中,长房至少还有好几年太平日子过呢,倒是东行话里的另一件事引起了她的兴趣,“你说大伯父跟你们说了些话,都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不过是几句怨言。”柳东行笑了笑,“你大伯父真的是受了我二叔的牵连,虽然他还在侍郎位上坐着,但上司不待见他,部里也有不少下属不服他,还有御史一时半会儿搬不到二叔,便把主意打到他头上来,还将十几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不定什么时候,这把火就要烧到他头上了。他说自己在外人面前都是一派虚心受教的,只是当着自家人的面,忍不住吐一吐苦水。旧年的账目确实是有问题,但那会儿他还不是礼部侍郎呢,只是一介小郎中,没法不听从上司的意思行事,偏偏他的旧上司又已死了,许多礼部旧人都离开了,无人能替他证明。本来嘛,圣上其实是知情的,因此多年来也没追究当年的事,无奈这会子圣上病了,不好拿这种小事去烦他,而代理朝政的太子殿下又对当年的事毫不知情,因此才会误信他们的谗言云云……”他抬头朝文怡眨了眨眼,“他还叫我评评理呢,说他实在是冤枉,若有人能把实情告诉太子殿下就好了。”
文怡听得有些糊涂:“他这话……是在暗示我们?”她只觉得诧异万分,“他是打算让你跟我说这件事,然后我去跟太子妃说?”她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柳东行笑道:“我瞧他也不过是稍稍试探一下罢了,若你果真把这件事告诉太子妃了,自然是意外之喜,若你不去,他也会找别的路子。他在京城为官多年,人又不傻,不可能真的除了我二叔之外,便再无别的人脉了。我二叔从前确实颇受圣上宠信,但也不过是做到礼部尚书位上而已,能把你大伯父弄到京城来做个六部郎中,已经极限了,能做到侍郎,你大伯父一定有他自己的能耐。”
文怡抿了抿唇,将胸中怒气压了下去,冷淡地道:“大伯父既有能耐,我们做小辈的就不多管闲事了,免得坏了他的盘算!”
“这是怎么了?”柳东行笑着走到她身边,拉起她的手细看她的脸色,“可是在内院席上又有别的变故?”
“也没什么。”文怡想了想,便把文慧泄露的消息也说了出来,“你说说,长房这是怎么了?尽想着攀高枝儿,却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情形。我明白他们是急了,想要尽快找个依仗,因此但凡能用得上的路子全都用上了,可他们也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呀?!黄家不愁找不到侄媳妇,何必非要上赶着去?若不是我拦着没让大伯祖母开丘,兴许她就要让我去黄家说合了!”
柳东行挑挑眉:“这确实是荒唐了些,长房那两位小姐都是庶出的吧?你那位行六的姐姐倒是配得过,只可惜名声太响亮了,黄家的侄儿配不起。至于我们罗大哥家,就更是高攀不起了。”
文怡嗔他一眼:“好啦,六姐姐如今也比先前收敛许多了,你就别再刻薄她啦。
“好好好。”柳东行笑道,“咱们只说黄家那门亲事好了,我敢打包栗,绝对不可能成的!黄参将那个侄儿,原是他哥哥的遗腹子.独苗苗。他哥哥是在北望城为了救他才伤重而死的,他嫂子又因难产没了,黄参将两口子把这个侄儿看得比自己亲儿子还要重,从小儿放在身边教养,听说书读得极好,已经中了秀才,武艺也不错,年纪不过十五岁,就能拉动两石半的强弓。军里几位将军都十分看好他。这样的好苗子,若不是年纪太小,兴许黄参将今年北征就要带上他了。别说侍郎家的庶女,哪怕是嫡女,人家也要仔细挑选呢。”
文怡笑道:“既如此,就算大伯祖母真的要我去说合,我只推说跟黄家不熟就行了,也犯不着得罪了人。”
柳东行道:“推了也好。我看他们不光是打黄家的主意,今儿特地请了李家小哥来,恐怕也有别的意思。安弟悄悄儿跟我说,他祖母与父亲有意为他向李家大小姐提亲,让他试探一下李家的口风呢。只是安弟没那胆子,说李家小姐太厉害了,他不敢高攀,为此还被他父亲骂了几日。”
文怡真不知该说什么了:“李家姐姐?这……这真是……”
柳东行笑道:“可见你大伯父是真的急了,不但四处给女儿看人家,还拉拢了一大帮年轻仕子什么的,你大表哥在翰林院颇受看重,虽然不如你大哥那样显眼,人缘却极好,也颇得上头几位大学士的欣赏,而李家小哥更是禁军统领的独生子。可惜了,时机已经晚了,他这一番盘算未必能成事。”
文怡不担心这一点,只是问:“二叔都跟你说了什么?可是也叫你帮他说好话?”
柳东行道:“我能替他说什么好话?他也就是问我一些事罢了。但我才回京城几日,能知道什么?实话实说,他也无可奈何。”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文怡听得有些糊涂:“问的什么事呀?”
柳东行没有回答,反而问她:“邻居朱家昨儿还派过人来送礼是不是?你可回过礼了?”
文怡眨眨眼:“回了呀,因祖母嘱咐了,我还特地加重了两成呢。朱太太时常过来陪祖母脚天,我也十分感激她的。”顿了顿,忽然想起:“是了,朱太太昨儿来时,曾经留下话,叫你这几日有空便过去坐坐。”她抿嘴一笑,瞥了丈夫一眼,“说是朱大人很想见识见识少年英雄的风采呢!”
柳东行眼中迅速闪过一道精光,面上却露出淘气的微笑,伸手捏了她的子一下:“顽皮!”
说罢起身往外走,“那我现在过去坐坐,晚上做鲈鱼吧,昨儿那道鲈鱼做得不错。”
文怡没料到他说走就走,忙追到门边,见他真的往门口去了,心中讷闷,叫了丫头传话去厨房,便往西厢去了。
到了西厢,卢老夫人已经歇过来了,问她:“你二伯母交待的那件事……你打算怎么做?”
(李小弟好冤枉啊,其实他真不是故意的……)
第三百零七章 封赏旨意
文怡怔了一怔才反应过来:“祖母说的是十妹妹的亲事?这没什么难的,回头得了闲,我问一问相公,看他相熟的小将军们有哪一位是尚未要妻的,过两天把信给二伯母送去,也就完了。”
卢老夫人眨了眨眼,倒露出几分惊奇来:“这么说,你不打算帮忙?我瞧你与十丫头一向亲厚,还当你会尽心为她挑一个好人家呢。”
文怡无奈地笑笑:“我自然是希望十妹妹能嫁进好人家的,只是......”她犹豫了一下,倒觉得不知该怎么说了。
卢老夫人猜到几分她的心思,便道:“你只管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在祖母跟前有什么可瞒的?这屋里又没有别人。”
文怡便坐近了她,低声道:“祖母觉得......二伯父二伯母在十妹妹的婚事上......是个什么态度呢?”
卢老夫人皱了皱眉,摇摇头:“我说不好,你二伯母倒是个伶俐人儿,做事也有章法,听她当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