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澜忆》第54章


栖梧轩内殿,空气中弥漫着暖暖的熏香味和着姜糖味道,但还是难掩那股刺鼻的血腥味。
楠伊一头乌发散乱,更衬得脸色苍白如纸,原本灵动的双眸此刻木然地睁着,却不知看向何方。守在床边的半夏看到陛下进来,刚想开口,却被昊宇一个凛然的眼神制止,僵在原地,满是担忧的看向楠伊。
昊宇不声不响地走近床榻,正要开口,却听楠伊突然开口道:“你出去。”语气平淡,声音沙哑,甚至都没看昊宇一眼,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话是在对谁说。
脚下一滞,昊宇整个人僵在那里,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却是这样一句话。看着那样苍白脆弱的楠伊,昊宇心中突然生出怯懦,不自觉地退后。因为他发现,连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不离开,要说些什么,求她原谅自己,杀了他们的孩子么?
不,这是不可原谅的……
想到这里,昊宇突然转身,推开跟在身后的王灿,大步奔出殿外,毫不犹豫的闯入暴雨之中,任凭狂风暴雨击打他的身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悔恨的心稍微麻木,才能迷蒙楠伊那样苍白的眸光……
紫薇异地动水溢
崇元五年五月十八,东海地震,海水溢,流杀人民。——《卫史?正卷?兵伐篇》暴雨过后的深夜,空气寂静而湿润,泥土的芬芳在四下流淌,让人心头舒畅。
王灿站在宣德宫内殿的朱门外,满是犹豫地看向手里八百里加急的奏报,终于下定决心,伸手推门。寂静的殿阁内,开门声“吱呀”刺耳,王灿一脸的誓死如归,微眯了眼眸在殿内寻找帝王的身影。
龙床一侧,皇上散乱着头发,一身被雨水淋湿的衣衫都不曾换下,颓然坐在原地,毫无生机。
“陛下……”
可皇上,却是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陛下,东海郡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请陛下过目。”
闻言,昊宇原本空洞的眸子渐渐眯起,似是闪过一道寒光,过了许久,终是接过奏报,嗓音沙哑的开口:“栖梧轩那边……如何?”
“一切平静,李太医还守在那儿,想是没事儿。”王灿说完,垂首侍立,等待陛下对这份深夜而来的奏报做出决定。
帝王原本死寂的眸中逐渐凝起深不见底的沉重,捏着奏折的手不断用力,将一份缎面奏报捏得变了形,声音低沉道:“传旨,宣成王、三公及大司农议事殿侯旨。”
王灿恭敬躬身应诺,再不逗留,躬身退出。
~
宣德宫议事殿内,灯火通明,清透的空气中自有一番凝重暗潮汹涌。陛下一袭玄色龙纹常服端坐在御案之后,面色阴沉的注视着侍立在下的五位大臣,这一刻,静谧得有些可怕。
自前丞相林靖告老之后,朝中便免去丞相一职任命,由三公直接听命于陛下。太尉徐君豪、司徒邹博文、司空洛铭远,以及掌管国家财政收支的大司空朱栾,除去司空洛铭远乃是林靖老丞相辞官时引荐的门生,其余三位皆为两朝老臣。
陛下将已经揉得皱巴巴的急奏递给王灿,示意他拿下去给众人传阅。而那几个深夜被突召进宫满腹疑惑的重臣,原本悬着的心因这一封急奏虽说落了下来,可一个个脸色刷白。
东海地动,海水溢,边海地区死伤无数……
看着各人脸上纷纷涌现的凝重,昊宇面上的厉色不由得淡下几分,开口道:“东海地震,海水溢,想那海上倭国弹丸之地定也受损不轻,如今东海郡内尚有靖远侯坐镇,暂安民心,朱栾……你速去调派粮钱,筹措可用之资,救东海郡百姓于水火。”
站在末位的大司空朱栾近不惑之年,一身常服想是深夜闻旨未及更换,和婉的星目尽显精光。朱栾于天命末年担任大司空一职至今,颇为兢兢业业,也并未牵扯进党派之争,故能在位至今。听得陛下吩咐,朱栾连忙上前一步跪下接旨:“微臣领命。”说罢,也不再多留,只躬身退出,尽去筹办赈灾钱粮一事。
待得朱栾离去,瞬间的恍惚,昊宇空洞的目光才又收回,接过王灿递来众人传阅后的奏折,细细在手中掂量道:“依众位卿家之见,东海地动,钱粮之后,又该如何?”
身为帝王,崇元年间先有大旱,然波及灾祸并不甚重,比之此次地动之灾,尤其牵扯东海郡上官氏一族,且倭国于海水大涨之故更可能进犯大卫之地,此间种种,更需慎重行事。
成胥之只是恭敬侍立一旁,神态安然,他一袭官服倒是穿得十分整齐,比之一旁身在高位的三公重臣,则更显贵重。
三公并排侍立御案之前,片刻的沉静后,站在左首的司徒邹博文先跨出一步,声音醇厚甚慎重地开口道:“启禀陛下,天地阴阳,万物有序,古人云:阳气沉浮不出,阴气压迫,故地动之。此乃上天警示,为今之时,陛下当先发诏书,安天下民心,再行后续之应变。”
邹博文乃三公之首,当朝继林靖之下最有威望之老臣,虽年近花甲,然精神熠熠观之四十许人,更因其博古通今曾教导帝王诗书,处事圆滑,乃是大卫朝堂的第一号老好人。然此人诤谏之功尤甚,这一番话讲来,摆明了是要帝王慎思己过,发罪己诏,安民心。
听他一番话讲来,昊宇不由得将眉头皱紧,暗想如今并无人知晓昨日楠伊流产之事,以及成煜之在后宫中的一番遭遇,怕也只有成胥之可能知道。若让这一干迂腐老臣知道此事,恰逢地动之事,这些人定然将罪责都栽在楠伊头上,讲她红颜祸国吧……
想起楠伊,昊宇心中又是一阵抽痛,面上不自觉地一紧,却瞬间敛去,只开口又问:“邹卿所言甚是,徐太尉……你同大司徒先去调派三千兵士,等候朕明早点将往东海救助灾民。”
徐君豪其人,乃武将出身,虽未有大学问,但为人处世也是圆滑的紧。细细数来,倒是与太后的李氏一族有几分关联,适才李氏淡出朝堂,他不惑之年能平步青云到如今这个位置,不得不说是因顾及太后亲族之利导致的。
听得陛下吩咐,司徒邹博文、太尉徐君豪二人也不再说话,只自顾施礼躬身而退。
此时殿中,便只剩下新晋提拔的司空洛铭远与成胥之二人,而此朝事,成胥之于礼不应干涉,陛下看着洛铭远,细细的打量,却是许久不再开口。这洛铭远与陛下年纪相仿,面目清秀尽是书卷清秀之气,眉目柔婉,一双桃花眼更是灵动,观之若星辰粲然,他一袭白色家常服饰虽不及成胥之庄重,却更显超然之色,让人不忍亵渎那份书香之气。
洛铭远乃是前丞相林靖门下得意弟子,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深厚,曾有人言昔日林丞相是想将独生女儿林天月许给这学生的,可没成想一朝选秀,林天月丽质娇颜伴驾君王,此事便也不了了之。如今林靖辞官之前,一纸奏书将身为尚书的洛铭远举荐上来,斟酌一番,也只能将司空一职给了他,这也算是给林家一个交待罢了。
一番思索下来,昊宇终是将手中奏折放下,抬眸看向洛铭远道:“洛卿对此事,有何见地?”
洛铭远恭敬跪下禀报:“陛下圣明,深夜之时仍为天下苍生不眠不休,实乃臣子典范,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话音刚落,昊宇的嘴角不自觉上扬,却是瞬间收回,连成胥之面上也是微微浮现笑意。这个洛铭远,比之邹博文其人,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当年以耿直诤谏著称的林靖老丞相,倒相去甚远了。
适才大司农、司徒与太尉大人皆以领命而去,陛下布置已然在目,此时再问洛铭远的见地,无非是个客套话。他若洋洋洒洒说上一篇,便证明此人虽有见地,却耿直迂腐不知变通,不宜重用。但洛铭远的话说得避重就轻,却是十分妥帖。他避开了皇上的问题,只歌功颂德一番,不仅肯定了前面陛下的决策,同时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算计之深,应变之快,着实让人称赞。
昊宇不露声色地与成胥之相视一眼,吩咐道:“好,传朕旨意:司空着洛铭远领兵押送钱粮至东海赈灾,以示天恩。”
这样的调派对于三公之一的司空来言,不可谓不是大材小用,然而洛铭远只是面不改色的恭敬应诺,行礼后躬身退了出去。此时议事殿内,便只剩下自始至终不曾开口言声的成胥之。
“胥之,东海之事,你认为洛铭远,能否应付?”昊宇此时将身子整个放松,靠在椅背上,也不去看成胥之,只开口问道。
“东海之灾,今夜之前臣不能肯定洛铭远是否能应付,然此刻,臣以为,以司空之才,足以承担此任,林丞相为淑妃娘娘,留下了一棵大树。”
“大树?”昊宇似是自嘲:“但愿那倭国未曾受灾,否则灾祸之下,边海之民仍要遭受战火荼毒,何其悲哉……”
“靖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