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136章


“没错!杨休是个流寇,如果代王对他起了疑心,以杨休的性格,绝对不会任由代王抽空他的权利,这样一来大同府照样还会被闹的天翻地覆,而那个时候,也就是我们下手对付裕王的时候了!”
严世蕃脸色闪过一片寒光,嘴角带着狰狞的笑,他对自己的这个计划非常满意。皇上的儿子?那又如何,如果皇上要是猜疑你勾结藩王,图谋不轨、哼哼,照样能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小阁老,那杨休就快进京了,我们要不要去试探他一下?”鄢懋卿想了想,问道。
“这个吗……也好,说不得我们的与杨休接触还会被代王得知去,要是让代王知道,杨休现在是个各方势力都想要的香饽饽,那他代王的疑心就会更大了!”
三个成天躲在书房中商讨阴谋诡计的老家伙胡看一眼,然后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大同、代王府。
陶敬脸上带着一抹欣喜,迈着欢快的步伐跑到后花园。
“王爷!王爷!”
代王此时正在后花园赏花,见陶敬慌慌张张的跑来,皱着眉头道:“以礼阿,这大清早的又怎么了?”
陶敬收起脸上的笑容,换成一副气愤之色来到代王身边,狠声道:“王爷,不好了!那杨休奉宣进京了!”
代王背着手,看着面前一朵盆栽桂花,不慌不忙的道:“这怎么了?”
“我的王爷阿!您想阿,皇上为什么要宣杨休进京?他一个秀才,五品守备将军而已。”
代王用手轻抚桂花的花瓣,一副爱惜之色。好半天,也不知道他是在看着桂花,还是在想着陶敬说的话。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本王在给皇上的折子里说了止元不少好话。”
陶敬见代王还没明白过来,急的一跺脚,给代王分析道:“王爷,皇上宣杨休进京为什么早不宣,晚不宣、偏偏陈洪刚回京就宣?陈洪回京时,杨休可是给陈洪拿了不少东西阿!”
“恩?”代王挑了一下眉头,注意力还是都放在了面前的桂花上。
“王爷,您想想、他杨休除了是个五品守备以外,还是什么?”
代王回过头,看着就站在自己身后变的陶敬,凝声道:“锦衣卫千户?”
“王爷,锦衣卫是谁的人?”
代王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不再去管眼前的桂花,终于转过身面对陶敬。
“杨休现在人呢?”
陶敬满脸悔恨的道:“已经和传旨的钦差进京了。”
“已经走了?”代王脸上带着些不确定,在他一位、杨休在进京前,应该会来先见他的。
陶敬满脸气愤,激动的道:“王爷,那杨休就是个白眼狼,王爷对他那么好,你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代王还是有些不相信,摇头道:“止元不是那样的人。”
“王爷,都这个时候,您还那么相信他?”陶敬见代王还是对杨休那么偏袒,心里更加气了,暗道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让代王彻底放弃杨休。
被陶敬这么一说,代王也沉吟了起来,想了良久还是摆摆手道:“想了,不说这事了,我相信止元。”
“王爷……”陶敬还行说什么,代王已经打断了他,朝着花园外面走去。
陶敬在原地站了良久,眼中闪过几抹恶毒的神色!
京师、也就是北平,放到二十一世纪叫北京。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设南京为都城,叫做京城。后来朱棣靖难后,要以天子收国门,迁都北平、改南京为陪都,设镇守太监,保留南京六部。
所以大明朝的南京,人们称为京城,而北京则成为京师。
杨休跟着传旨太监一行人坐着马车,路上行驶缓慢,用了十多天才到达京师。一路上杨休没少给几个小太监好处,没到一座县城,都会请几位大吃一顿。
渐渐的,那几个小太监对杨休的态度不再是冷冰冰的了,而是一口一个杨兄弟,和杨休称兄道弟起来。而杨休也从这几人的口中,得知了不少京师、朝堂的内幕。
这些个小太监在宫里,接触的人很多,几乎什么大事小情的都很明了。
杨休先是问道陈洪,这些个小太监脸上都有着明显的惧怕之色,在杨休接二连三的保证不往外传后,才把陈洪在宫中的一些恶行,以及与黄锦不对付的事情说了出来。
问到朝堂上,几个小太监又说了一些严党的事情,谁谁谁是严党的人,谁谁谁是徐阁老的人。不过以前一只和严嵩做对的徐阁老,最近两年竟总是迎合着严嵩,这让几个小太监都很不明白。
不过这些杨休却是知道,如果按照宴卿对人的划分,这个徐阶应该是个恶毒的聪明小人!
既狠、又聪明,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小人。
曾经嘉靖帝在大殿的柱子上刻过‘徐阶小人、永不叙用’。不过后来也不知道嘉靖帝咋这么没脸没皮,还是又用了徐阶,而且还不是小用,是大用。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东缉事厂(上)
杨休暗暗把这些情况都记在心里,谁不能惹,谁要离的远远的,这都要事先想好。京里的这滩水,太深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传旨的太监将杨休扔在了京师官驿,告诉杨休明日会有人接他入宫,然后一众人等先行离开了。
刚才进城那一路杨休掀开车帘子看了看,这大明朝的京师真是繁华。当初见了大同城,以为大同的那股子气势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可实在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北京城,真的有一股子霸气。
宽阔的石板路,到处都是楼宇亭阁,每一处的建筑都是高大方正,街道上各种穿着官袍的官员、以及衙役来来回回。就连在大同都难得一见的四品官员,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在杨休身边路过。
此时传旨太监已经回宫复命,杨休也不想在这驿站带着,想了想、自己身为锦衣卫千户,到了北京是不是应该去见见自己的上司?毕竟自己这官是陈洪任命的,自己连锦衣卫提督的面都还没见过呢。
带了元彪和黑牛朝驿站外走去,到门口的时候正好遇见驿丞,杨休问道:“马大人,不知北镇抚司怎么走?”
那马大人是京师官驿的驿丞,在外地的驿丞是不入品的小吏而已,不过京师的驿丞却是正七品,相当于一个县令。
要知道锦衣卫的名声有多大,在整个大明朝的官场中,锦衣卫和东厂都是让人听了毛骨悚然的地方。尤其是这京师,天子脚下,锦衣卫的威名更是深入人心。
杨休在入官驿的时候,只是出示了守备将军的腰牌,所以这马大人并不知道杨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京师往来入住官驿的一二品大员都多的事,所以这马大人对杨休这种五品‘小官’非常不放在眼里。
“北镇抚司?杨大人,下官劝你还是别瞎打听的好。”
杨休感觉有些奇怪,这个马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马大人似乎看出杨休不解,觉得自己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到不如教教这个外来的乡巴佬。
其实、这种‘教’马大人经常做,他觉得自己能教育教育这些个四五品大员,自己心里非常舒服,有一种得意感。
“正好下官现在没事,就跟杨大人念叨念叨。”
杨休初来乍到,也不明白这里头到底有什么猫腻,忙客气的道:“那太好了,麻烦马大人了。”
“杨大人客气。”马大人嘴上说着客气,不过脸上明显一副高傲的神情,那意思像是说,本大人能教你,是你的福气。
“杨大人,这京师可不比大同,这是哪?天子脚下阿!想要在京师安安稳稳的,就必须要做到三件事。”
“哦?哪三件?”杨休见这个马大人挺有意思的,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问道。
“第一、少说话。第二、少打听。第三、别找事儿!”
“此话怎讲?”
马大人抖落了下那象征着正七品的青色官袍,讲解道:“这第一个、少说话,京里每天大事小情多不胜数,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当没听见,千万别做什么评论,说不定你随便的一句话,就能要了你的命!”
“第二个、少打听。不管你是打听别人的事儿,还是打听自己的事儿,听老哥一句,安安稳稳的,别给自己找麻烦。”
马大人说着说着,竟然不在和杨休自称下官,而是称兄道弟起来了。杨休听着他的话,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很多外放的官员回京,聪明些的都是按照他所说的这几样来做的,不过这个马大人到是挺有趣儿。
“这第三……”马大人继续说着,但说道第三却听了下来,特意看了眼杨休,声音低沉道:“别找事儿,杨大人,北镇抚司是什么地方?说白了,那是阎王爷坐堂的地方,进去、就别想出来,不管是你的事儿,还是你朋友的事儿,听老哥的,在驿馆里有吃有喝的,就别出去乱逛了。”
杨休一听这话,心里笑了。原来这个马大人,把自己当成来给朋友解事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