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339章


刘为有些忐忑的点点头,带着杨休朝那货船走去。
食盐专卖是明朝除了田赋之外对大的一笔收入,到了十六世纪开始每年都能给朝廷带来四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但这个买卖在明朝又是一件超级麻烦的工程,围绕食盐专卖发生的故事贯穿明朝全部历史。
虽然杨休现在不用去担心明朝的制盐制度,可如果要是销售,还是很麻烦的。这盐造了出来,总不能自己人卖给自己人吧?得去赚明朝廷的钱阿,可是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卖,只能通过商家,私下卖给东南。
一路来到海边,一艘不大的海船停在岸边,几名士兵手持兵刃看守着民夫和船工。杨休见几名民夫衣衫褴褛,相貌可怜,就让士兵把他们放了,这些人有什么错,不过是想卖个苦力混口饭吃呢。
杨休走上船,只见几个人被绑在一起,其他人都面容沮丧沉默低头。只有一个青衣人皮肤黝黑,眯缝着一双小眼珠盯着杨休上下打量。看管的兵士见他如此无礼,已经一脚踹了过去道:“看什么看,见到大将军还不赶快行礼!”
青衣人被一脚踹翻在地,狼狈不堪。不过当他抬头见到杨休身后的刘为,脸上神情马上激动的扑了上去,好淘道:“将军,将军救我、将军救我阿。”
刘为站在杨休身后,这个时候他还担心自己的小命呢,哪有心情去管他?干脆闭着眼睛,装做看不到也听不到。
看着眼前这人,杨休问道:“你是他们的头?”
青衣人本来很害怕,见杨休问自己话,不敢不回答,忙点头道:“小民二保,将军饶命、小民也是受人之命阿。”
杨休眉头微皱,厌恶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不在去理他,而是迈前一步。不过他这一步可吓坏了后面那些苦力,其中一个中年汉子抢了出来,满脸正气的道:“这些人都是我叫来的,你要杀就杀我,放了他们!”
“哦?”杨休微微有些惊讶,他们只是些在普通不过的小民了,来此偷盐可是死罪,竟然还敢为这些劳力出头,倒还有点义气。
杨休道:“放过他们,你一个人扛?你可知道,这里是哪吗?你可知道,偷盐卖盐是什么罪过吗?你一个人扛得起吗?”
中年汉子眼睛黯淡,跪在地下,慢慢低下头道:“要杀要剐全凭将军,只是他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只是受小民的诱惑才铤而走险。小民自知罪责难逃,只是,只是……”
这样一个讲义气的汉子,引起了杨休的好感,吩咐士兵把捆着他的绳子解开,带其他人出去,舱内就剩下杨休、刘为、元彪还有中年汉子三人。
“你叫什么?”杨休问那汉子道。
“小的江勇。”
杨休道:“起来吧,我问你,你这盐装上船后往那运?”
江勇本来已经站起了身,不过一听这话,马上又跪了下去,道:“小人知罪,这些盐是要贩卖给浙江一代的盐贩子的。”
杨休一听这话顿时乐了,他正愁该如何把盐贩卖给南边的明朝廷呢,这不是现成的路子吗?
在明朝,想要贩盐卖盐非常不容易,朱元璋当初是借鉴宋朝的经验建立的食盐专卖开中制异常烦琐。首先它并不是直接将盐贩卖给商人,第一步商人需要置办粮草送到边塞指定的地点接济军需。
第二步边塞的官员接收粮草后给商人开出“仓钞”。
第三步商人凭仓钞到盐运司换去盐引(引为食盐的重量单位,每引在不同地点,不同时代有所差异,大概在二百到五百斤之间)。
第四步凭着这些盐引下盐场支盐,盐场把盐引撕下一角。
第五步盐商把盐运到批验所报到,等待盐司检查,此时盐运司再撕下盐引第二角。但此时并不会立刻检查,一般要等到食盐达到规定数量才开始批验,数量是八万五千引。交验货物,缴纳税款后,检验所会撕下第三角。
第六步,盐商按规定把盐运到指定的码头向地方官员报告,完成销售后再撕去第四个角,然后再把盐引上缴户部与原来撕下的三个角拼合。
这么多步骤,想想就够头疼的了,而且关键的是这其中弊病太大,这个弊病是由于国家掌管的盐场生产能力低下,无法即使以食盐兑现拿在商人手中的盐引,积压个十年是轻轻松松的事,有的商人甚至到死也提不了货。
其次,这种每一个步骤都有官员管理的制度,为无数帝国官员提供了“寻租”的条件,商人想快点获得官钞吗,边塞官员说:你得意思意思!商人想快点获得盐引吗?盐运司说:你得打点打点!商人想在盐场获得质量好点盐吗?盐场官员说:你得给点好处!商人想快点通过检验所吗?检验官员说:那就看你会不会做了。
任何一点都会卡你,想快想好必须贿赂,不给贿赂可以啊,时间上的拖沓会逼得压着本金的商人只想上吊。这层层盘剥下来,除非商人有雄厚的实力经营大规模的食盐,否则只能做亏本买卖。
最后,反过来必然造成私盐横行,导致食盐专卖制度无利可图。
食盐专卖就是一个专制政权下效率低下,官员寻租,扼杀经济活力的典型黑洞。帝国政府在处理盐商事务时,从来没有宣布过一项普遍性政策和指导性方针。具体的办法全部由各个官员单独制定。
虽然官员要同商人进行各种贸易,但他们从来不认为官府和商人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在他们看来,国家高高在上,凌驾于契约关系之上,每个国民都有为其服务的义务。
所以盐虽然很赚钱,不过杨休不想把的这么紧。他想把这批盐先让江勇卖掉换些钱粮,至于以后、直接把这个盐场承包给猫儿庄内的商贾即可,有他们打理自己也省心。
第四百一十三章 关东联盟(四)
“江勇,你愿意为本将军做事吗?”杨休开门见山的问道。
“阿?”江勇明显一怔,他本以为自己私自贩盐会丢掉小命,没想到杨休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一旁刘为见江勇没有反应,忙在一旁打眼色,江勇见后顿时明白了过来,磕头如捣蒜般道:“小民任凭将军差遣。”
“好!”杨休满意的点点头,对刘为道:“刘将军,带我去看看你找到的其他劳力。”
刘为脸色一红,连忙点头应允。这贩盐可不是只找几个苦力搬盐不可,还需要很多‘技术工人’。
杨休视察了整座盐场,也了解了盐场的大体生产情况,同时也得知江勇在浙江的合作人,江勇每运去一船盐,是要分给对方半分之十的好处费的。
这每船盐,大约都能卖个三四十万两银子,而那个家伙竟然什么风险也不用担,什么也不用做,在那收盐就能够赚取百分之十的好处费,这钱实在也是太好赚了。
不过虽然杨休很是看不过去,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除了那个家伙外,还真没人敢随便收取私盐,杨休想赚这个钱,还就得用到他。
辽东都司,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正坐在房中,看着辽东地图发呆。就见李成梁的幕僚之一王迟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焦急道:“公子,各卫所那边有动静了。”
“哦?”李如松人如其名。依然犹如一颗苍松般,安稳的坐在那里看着地图,只是轻轻的哦了一声。
“公子,各卫所的人马都已经出动了。全都朝着清河堡方向去了,明摆着就是赴杨休的宴阿。”
李如松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他们回去。”
见到了这个时候李如松还是毫无急色,王迟可更急了。
“公子,从杨休近了辽东这一路,沿途卫所纷纷向其示好,这一次杨休召集各卫所聚集在清河堡,明摆着就是要收编这些卫所阿。公子难道看不出来吗?”
李如松摇摇头,正色道:“看出来了,不过王先生认为,这些卫所的指挥使。就真的会心甘情愿的投靠杨休吗?”
“这……”王迟有些迟疑道:“难道不是吗?不然这一路上的卫所,为什么纷纷示好杨休?”
“他们都只是墙头草罢了,父帅不在、他们总想着独当一面自立为王。不过他们手上没人,父帅带走了十万大军,现在各卫所剩下的不过一千多人。没有自保的能力,他们当然要讨好杨休这匹饿狼了。”
王迟依然不解道:“正是这样阿,他们怕杨休,杨休想让他们臣服。哪各敢不从?”
李如松用手一指清河堡,笑着道:“王先生可知道。杨休为什么要把集合地点设在清河堡?这离着我们可不远阿,同时……离着建州女真也挺近。”
“恩?”王迟顺着李如松的手指看去。脸上闪过一抹惊讶之色道:“公子的意思是……杨休的目标是建州女真?”
“正是!”李如松兴奋的一击掌道:“别看和朝廷的争斗杨休是获胜的一方,但他绝对要比朝廷更惨。毫无根基的杨休,不可能拼着猫儿庄一隅之地,支撑着整个大明朝的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