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第113章


将她打横抱在胸前,温柔一吻,“都怪我不好,将来有一天,我们一家人一定会长相厮守,快快乐乐。永不分离!”说着将她抱入房中。一路劳顿,李烈着实疲惫,陪着娇妻刚说了几句话,便进入了梦乡,发出轻微的鼾声。 第二日清晨,李烈早早爬起床,在崔婉的服侍下起床,用过早餐便开始打扮起来,不多时,铜镜中就现出一张面色苍白,满脸病容的年轻人,崔婉嫣然一笑,扶着他躺在床上。 李烈几乎又要睡着时,终于有管家来报,钦差到了。 传旨太监乃是司礼监的老太监,姓蔡,叫做蔡岑,他来到宿州已经十天了,一直都没有见到李烈,听说是在徐州遇刺知道现在都没苏醒过来。好在张进北很会做人,送来大笔金银,蔡公公这才安心等下来,他知道这次外出传旨摊上了难得的美差,便不再催促,安心在馆驿中静等,眼见他就要失去耐心,却得知李烈已经醒来,连忙过来宣旨,生怕李烈再昏过去。蔡公公进得李烈房中,先闻到一股浓重的汤药味儿,只见下人们正忙碌着摆案焚香,病床上那位李知州形容枯槁,面色蜡黄,有气无力的被侍妾扶持着。 李烈见蔡公公四方大脸,鼻直口阔,五十来岁年纪,虽然白面无须,倒也算得上仪表堂堂,连忙吃力地抬手抱拳,“下官重伤在身,无法起床接旨,还望公公恕罪!” 蔡公公尖声一笑,“好说好说,李大人一心为国身受重伤,自是多有不便,便只听咱家宣旨便了,不必起身。”当下恭恭敬敬取出杏黄锦缎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呵呵!明太祖于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太祖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影视剧都这么说,这是通俗的说法,其实宋代是不这样说的,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 李烈听那圣旨文字生僻,之乎者也,努力细听也只听得个大概意思,无非说他劳苦功高,晋升为正四品的两淮路观察使,接旨后要先回京述职云云。 蔡公公高声宣读完圣旨,李烈连忙道:“臣接旨!”然后命人恭恭敬敬将圣旨接过,摆于香案之上。李烈这才说道:“快给公公看茶!” 蔡公公刚刚坐下,早有下人敬上香茗,同时将一个紫檀雕花的精致小木盒放在蔡公公面前,躬身退出。李烈咳嗽半晌,这才笑道:“公公一路辛苦,又在宿州等了下官十余日,下官实在感激,一点小意思还请公公笑纳。过几日下官身体稍好便随公公一道回京。” 蔡公公伸手将紫檀小盒打开,一片光华升腾而起,只见里面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耀眼生花,竟是千金难得的宝物,便是久处皇宫见多识广的蔡公公也不由惊得呆了,不由喜笑颜开,连忙将木盒放入怀中,呵呵笑道:“李大人客气了,等李大人再修养些时日再走也不迟,朝廷方面咱家自会禀明缘由,李大人且放宽心!” 李烈笑道:“下官一看公公就知道是个爽快人,以后回到临安,还请公公多多照应呐!” ……。 两人交谈几句,李烈渐渐显出一付昏昏欲睡之态,蔡公公知道他是重伤方醒,精神欠佳,连忙起身告辞,自回驿馆。 李烈见蔡公公走了,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人,快请张大人等人进来!”话音未落,早就等到外边的张进北、严峻、萧恒、王铁军、徐立、文睿、魏群和陈彦东立即鱼贯而入,来到李烈面前。显然这几位早就等在外边了,李烈见严峻、文睿几人都是满面风尘,想来是连夜赶过来的,几人向李烈见过礼,张进北这才开口:“大人此次进京可能要停留很长时间不能回来,各位现在可汇报一下目前各自掌握的情况,定下个总的发展路子,以便今后大人不在之时仍能快速发展。” 李烈接过话头,“地方政务有你和文山,我足可以放心,萧大哥主管军队事务更是要牢牢将军权抓在手中,我打算这次回到临安后会想法辞去观察使的虚职,至于以后怎么办要看情况而定,相信金国就要大规模反攻,我是不会在临安呆太长时间的,早晚会回来,在这段时间里,不管谁接替知州一职,或者插手军队,你们都不要理他,能架空便架空,如果对方闹得厉害,就相机除掉他,这方面你们找浮沉子道长便成,不要顾虑太多,毕竟军权在我们手里,又处在前线,朝廷一来有所顾忌,二来也是鞭长莫及,只要大权不旁落,在这两国交战的时刻,朝廷是不会贸然行事的。各位只要牢牢守住徐州、泗州两地,务必不能让战火蔓延到泗州,加紧各项改革,加快经济建设,同时大力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完善军备,那么我们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大人放心,我们知道这么做,等大人回来之时,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加强盛繁荣的泗州!”张进北坚定的说道。 “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挫折,以后两州内政由还山、文山这宿州二山决策,军队方面则由萧恒负责。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咱们军备方面的进展。”李烈说着一指陈彦东,“你这军械处的大总管说说吧!” 陈彦东见李烈点了自己的名,依然是那副严肃的表情,站起来端端正正的敬了个军礼,这才说道:“禀告将军,我宿州工坊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已经生产了大量的火药,火炮也铸造了三百二十门,其中十八磅重炮一百门,重量低于千斤的六磅小口径火炮生产二百余门。同时,新成立的火器局按照将军提供的图纸已经设计出燧发枪,射速相对弓箭手要慢一些,但射程远,威力大,我们据此发展出多管火枪,可以同时打出三到五发弹丸,以射速来说,已经快于弓弩,这是我们的军械制造天才杜清的贡献,现在他正带领一些能工巧匠加紧解决枪管容易炸裂,枪膛密封不好,枪膛内发射后渣滓沉积等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火枪的质量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 基于投石车十分笨重还有火药包杀伤率低,火药损耗高的问题,我们已经想出了新的办法,这两种东西已经停止生产,已经生产的全部运到前线城池加强防御力量,现在我们研究了两种手雷来代替火药包和铸铁炸弹。以前的手雷要点燃火绳,然后才能投掷,使用不便,而且要保证威力的话,体型就太大,一个士兵携带不了几个,而且投掷距离也太近,经过杜清等人的不断研究改进,制造出一种小型手雷,它利用燧发原理引火,外壳用龟甲型铸铁包裹,外壁尽量铸薄,内里填充火药和铁片弹珠,爆炸威力较之以前的铸铁手雷更大,体积反而更小。由于手雷成本低,制造技术简单,我们已经大批量生产制造;而代替投石车的锥形炸弹则是借助火炮、火枪的击发原理,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小型化的单兵火炮,又是一种大型化的单兵火枪,由一个铁管和一个三角支架组成,一组这种锥形炸弹三个士兵就能携带行军,组装方便,射程也较投石车远很多,用于击毁对方防御堡垒和攻击城墙都十分有效,配合火炮则威力更大,还可以用于野外正面作战……” 李烈哈哈大笑,他真为这些古代人的智慧惊叹,他们竟然研究出了简易的单兵火箭筒,这可是划时代的发明啊!他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一把搂住陈彦东魁梧的身躯连连摇晃,“你们真是太有才啦!一定要重赏杜清等有功人员,以后就把这种锥形炸弹叫做单兵火箭筒吧!哈哈,给我拿出精神来,全力生产这种先进的武器,过得几年,他们不会连机关枪都给我研究出来吧!” 陈彦东不由眼睛一亮,“机关枪?那是什么东西?” 李烈连忙闭嘴,“喔!那个……你们现在还远远达不到研究机枪的技术要求,就先加紧生产现有的这些武器吧!” 萧恒在旁边笑着说:“陈大总管只说了火器,他给我们提供的精良盔甲,新式刀枪和弓弩那才好呢!以现在的生产速度,到了年底足以装备二十万人的部队。现在我们所有的正规部队都已经换装完毕,就连厢军也鸟枪换炮,淘汰了以前的刀枪,接下来我打算重新在徐州十几万迁徙过来的百姓和各地被咱们的土地政策吸引过来的十万流民中大规模招收新兵充当厢军,将原有的四万多经过一定训练的厢军全部整编为正规部队,那样的话,只泗州一地我们就会拥有近十万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啦!” 众人闻言全都笑逐颜开,“有这样的实力在手,我们还受朝廷的鸟气干嘛?大人干脆不要去临安,就领着咱们大干一场岂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