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群》第37章


“公司的创始人叫西恩·普鲁默·迪里曼,他看准一九二〇年代汽车热会对轮胎需求增加,于是在马来亚投资橡胶种植园。但事与愿违,公司成立后不久,受到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影响,橡胶的需求量锐减。三十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曾经短暂地令情况略微好转,但两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把战争带来的好运化为乌有。”
“战后,独立运动在东南亚各个殖民地越演越烈。在马来亚共产党发动的暴动和叛乱困扰下,公司艰难地经营到一九五七年。这一年,种植园被独立的‘马来亚联合邦’政府收归国有。公司自此一蹶不振,股价也一跌再跌,去年底被收购前,每股价格仅四十三便士。”
“今年初,位于卢森堡的‘国际商业银行’开始购入‘迪里曼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他们控制董事会后,把公司从伦敦迁到泽西岛,并改名为‘迪里曼控股’。”
“真是家理想的空壳公司。”这句话邓诗阳没说出口,他静静地听对方念完,然后问:“能查出是谁收购这家公司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回答道:“这恐怕没办法,我们只查出他们通过七个人去收购‘迪里曼’的股份,由于每人所持有的股份都不到百分之十,所以银行不需要公开买家的身份。”
英国的企业经营法规定:任何人想买下一家上市公司百分之十以上的股票,都必须在两周内向这家公司的董事会证明身份。这条法律的作用在于,使公众了解买家身份,以及他从哪家公司买了多少股票。
出于这一原因,证券掮客如果要代购一家公司百分之十以上的股票,就必须把买主的真实身份告诉那家公司的董事会。只有购买的股份少于百分之十时,买主才可以匿名。
所以,如果有位打算隐姓埋名,悄悄地收购一家公司大部分股份的金融大鳄。可以分别委托几个代理人出面,以绕过这项法规。但这种做法很容易会被识破,到头来这些掮客也会迫于法律交待出幕后的真正买主。
因此,一家不受英国企业经营法约束的外国银行,可以拒绝答复谁是幕后买主,也不用透露其它细节。
“……先生,你还在吗?”
听筒中的声音仿佛在很远处传来,打断了邓诗阳的思绪。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抱歉,我刚才在想事情。”
“目前对‘迪里曼控股’的调查结果就是这些,您觉得满意么?”
“嗯,你们干得不错。”
“谢谢。请问,接下来您打算怎样?”
“什么打算怎样?”
“您是希望结束调查呢?还是继续调查下去?”
“继续查吧。”邓诗阳托着脑袋考虑了一会儿,然后说:“接下来需要调查的事,你用笔记下来。”
听筒中又传出一阵翻东西的声音,大约半分钟后,他说:“请说。”
“接下来需要你们调查两件事:第一,‘迪里曼’现在的管理层情况,那七名掮客如果不想暴露身份,肯定会任命一名代理人进入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我要你们查出这名代理人的身份。”
“另一件呢?”
“第二,‘迪里曼’的资金来源。我要知道他们除了贷款和发售债券以外,从哪里弄到钱收购‘瑞源国际’。”
“好的。”
等对方作完记录,邓诗阳才问:“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第一项问题不大,一天内就能完成。但第二项比较困难,干这个的都是老手,他们都有很多渠道转移资金,要追查恐怕很麻烦。”
“你们尽力去查吧。”邓诗阳无可无不可地应了一句,然后结束了通话。
-----------------------------------分隔线-----------------------------------
注释:
Extel(Exchange_Telegraph_pany):总部位于英国的商业调查公司。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38 香港(拾肆)
更新时间2010…3…4 11:27:41 字数:1899
本以为审核计划起码需要两到三天时间,但“迪里曼控股”出人意料的举动,把邓诗阳周末的轻松心情一扫而光。他隐约地觉得,这是行动即将开始的预兆。
隔天一早,邓诗阳和基思被叫到哈罗比的房间。
一脸阴晴不定的哈罗比领着两人走进会客厅,然后用手指了墙边的长沙发。等两人坐定后,他隔着茶几在斜对面的一张单人沙发坐下,然后说:“我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基思想了想,回答道:“先听好的吧?”
“你们的方案已经通过了。”
邓诗阳一边尽力地避免着流露出“早知如此”的表情,一边问:“那坏消息呢?”
“昨晚从纽约传来消息,中国打算在下星期召开安理会特别会议,商讨解除对斯威士兰制裁的问题。”
基思皱起眉头,问:“白宫的态度呢?”
哈罗比的表情顿时萎了下来,摇了摇头回答:“根据从国务院打听到的消息,美国会投‘弃权’票。”
邓诗阳脸上流露出露骨的嘲讽表情,说:“看来那几千亿国债没白买嘛。”
“中国政府打算动手了。”哈罗比补充道:“如果美国放弃使用否决权,英、法也不会投反对票,决议案肯定可以获得通过。到时只要制裁一解除,中国就能堂堂正正地从斯威士兰进口矿产。”
“进口矿产还是小事。”基思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只要解除了制裁,中国就能直接向斯威士兰提供军事援助。如果军政府完全控制了军队,到时就算干掉恩多法也很难接管权力。”
哈罗比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想了一会儿后问:“有没有提前行动的可能?”
“先不考虑准备时间能否缩短,你可以保证动手那天恩多法一定在总统府里面么?”基思回答得很干脆。
哈罗比听后没出声,低头沉思起来。
“我有个问题。”就在这时,邓诗阳打破了沉默,另外两人的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如果政变成功,中国介入的机会大不大?”
“因为没有合适的远程投送手段,直接派兵是不可能的。”基思顿了顿,接着补充道:“但我觉得,他们会扶植军政府的残余势力发动内战,或者煽动莫桑比克以协助‘平叛’的名义出兵。”
邓诗阳看了哈罗比一眼,问:“你能去游说英国政府,让他们利用英联邦的影响力施压,令莫桑比克保持中立么?”
“可以试试,但前提是政变能成功。”
“好吧,现在说说我的看法。根据在斯威士兰的所见所闻,造成政府军忠诚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士气低落和待遇差。首先是士气,大多数士兵从军的原因,只是在‘欺压者’和‘被欺压者’两个阵营中二选一。站在他们的立场,根本没有为军政府卖命的理由。其次是待遇,基层官兵每个月只能领到微薄的军饷,真正吸引他们的是生活必需品配给。只要这些东西不减少,他们并不在乎老板头上戴的皇冠还是大盖帽。”
基思和哈罗比点了点头。
“基于这两点,我认为军事援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政府军的战斗力,但只要军队的制度和权力架构不变,情况就不会有多大改善。而且,恩多法那个叛乱妄想狂也绝不会允许‘外国势力’染指自己的军队。至于常用的‘个人崇拜式洗脑’和‘增设政治委员’这两个方法,在短期内都很难取得成果。”
哈罗比似乎想到了什么,略带期待地问:“你的结论是什么?”
邓诗阳看了他一眼,回答道:“我认为中国的军事援助对计划影响不大。如果一定要想对策的话,准备时需要在保密工作上多下点功夫;另外还要让国王制定一些怀柔政策,用于夺权成功后避免内战。”
哈罗比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接着没再说话。
“我支持JD的看法。”似乎是为了增加他的信心,基思也附和道:“我们没有准确而且及时的情报来源,提前动手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哈罗比显然被说动了。他考虑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头,下定决心似地说:“好吧。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你应该换个说法。”基思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顿了顿后说:“不是我们要你做什么,而是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哈罗比对这番话感觉有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