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彀中记》第360章


想明白了这些,他便觉着这陈政能有现下这般局面,那就是应该的。他知道他大哥心里面的想法,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海上老大,冷不丁有个人比自家强了,心里自然是不舒服,特别是这人还是自家原来还要照顾的“穷亲戚”。他却没有这想法。想一想陈家做的那些事,所拥有的那实力,他就觉着现下这陈家在南京那边打那小朝廷太正常了。
等他到了上海县那边吗,看到陈家在原来的工厂区那边又是大兴土木的情况后,他就知道,自家这姑父家现下算是一飞冲天,和往日不同了。当年朝廷里的周阁老随便找了个由头就能把这陈家给连窝端了,而现下,估计是他家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他们的对手给灭了。有实力,又有所谓新皇帝的支持,那和一手遮天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等到了青岛这边,他才知道原来陈家早就在暗中做准备了,不然不可能在这胶州湾里建起一座城市。要知道这里可是大明的山东地界,可不是海外那台湾岛。朝廷在这边是有官员的,而陈家能明目张胆的建起这座城市,那就说明那些官员都是被陈家收买或是服从陈家了。而这座城市要想建起来,怎么样也要一年的功夫,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建了,那就说明陈家早就暗中做准备了。只不过他现下弄不明白,为什么那李自成和满清鞑子打的两败俱伤后,陈家能捡到这样一个便宜。还有那李自成的残余人马现下如何,还会不会重新威胁京师了。不过他知道这些事情都不急,见到陈政后自然就会知道结果了。
“呵呵,这不算什么。三哥,你这鼻子可真是尖啊,怎么就想来找我了呢。台湾岛那边我听阿翔说你们家可是也移了不少人过去的,怎么有了闲工夫跑到这北边来了。”陈政并没有直接回答这郑芝豹的问题。
“哎,阿政,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你家的船都把南京小朝廷给打的一败涂地了,怎么现下在你三哥眼前还装上了。这老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看这事你也不跟我说一声,怎么样,你三哥这边也是能出几条船的。”
“呵呵,三哥消息倒是灵通。行了,咱们开门见山。三哥,我家现下算是靠在太子殿下身边了,这也不瞒你了。这一朝天子一朝臣,有数的事情,你要是想亲近一番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三哥也说了,谁叫咱们是亲戚呢。不过现下我倒是有些事情要和三哥说说了。说之前倒是要让三哥看一样东西,看完在说咱们的事。”说完,陈政就示意下人把那些郑家和鞑子联系的信送到郑芝豹眼前。
郑芝豹看了之后,脸色便红了起来。桌子上的这些信件,他再清楚不过了,好多都是他送过去的。当初他也反对自家大哥联络这些鞑子,但是碍于大哥的命令,他又不得不做。
现下这些东西出现在陈政手里,他自然是跟着吃了一惊。难道鞑子和这陈家交好了,然后把他们郑家卖了。他能想的就是这些了,他决计是想不到鞑子现下已经被保安军给灭了个干净的。
“三哥莫要慌乱,这事也是正常。先不说鞑子的事,我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其实就是希望三哥回去跟大哥说清楚,既然要跟着我家来做事,那就要把心思摆正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三心二意了。三哥咱们俩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看过我让跟着我的人吃过亏吗。别说咱们还是亲戚,且你们家还有那么多的船。将来这海上,可是有大买卖的,可不止咱们现下做的这点买卖。三哥若是现下自己决定不了,那就回去跟大哥说清楚。若是不和我做,那我也不会说什么。我爹临走的时候别的倒是没说,就说了要善待我娘家那边的人。我怎么也不能跟三哥你们家翻脸,再说咱们先前在台湾那边不是也有买卖和合作吗。不过那些大买卖,还有新规矩,可就和三哥没什么关系了。我爹让我善待三哥家,但是却没说要是有一天三哥和我们陈家刀兵相向的时候我们不能还手。”
“阿政,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啊,你大哥你三哥也不是那样的人啊。行了,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说的对,有些事情我还真做不了主,我回去和你大哥商量一下。阿政,咱们可是说好了,有什么好事可是不能拉了你三哥的。”
“行,三哥有这心就行。不过我可要提醒三哥,朝廷可是决定要开海了,以后你们家这海上的例钱恐怕收起来要费劲了。因为我家那些水手现下暂时性的被朝廷雇佣了。不过三哥你放心,你缺了这份银子,还有好多份银子在等着你。我还是希望三哥跟我干的,不过这一切都还要看大哥的意见。”
“哦,知道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下错注
崇祯十七年的大事怪事特别多。大事先是李自成进京,大家都以为这大明朝算是完了,哪成想转眼才一个多月的功夫,这李自成就在山海关和满清鞑子对上了,然后就是两败俱伤。北边的事情,北边的人知道的快一些,传到南边就要晚上一些了。
南京城里那些平日里闲散的官员们看到北边的朝廷不行了,觉着他们的机会来了,便立了已故福王的儿子当皇帝,却是没想到马上就遭到打击,不知从哪里出来的大船就把南京这小朝廷给抄了底,最后还要贯上一个谋逆的罪名。跟着就是一大批人倒霉,反倒是那些反应慢的得了便宜,被那股军兵给扶持上去了,继续在这南京城做事。
众人这才知道这是所谓的先皇崇祯皇帝留下来的一支力量,然后继续知道了第二件大事,那就是太子殿下又在这股力量的扶持下进京了。
忙了半天,事情从转了个圈,又回到了。众人都是神经有些紧张,实在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关键是以往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江南地界的贵人们对于京师里的消息一项都是要快过朝廷的邸报或是信使的,可是那李自成一进京,把这一切都破坏了,众人都是没了消息的来源,只能等着北边的人跑回来才能知道。
在这两件大事中,自然有的人家判断失误。原本以为那李自成进京了,这天下转瞬之间就不姓朱了,这样的话,可就要提早做好准备。世家大族,虽然和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代不同了,但也是保留了一些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的法子的。对这时局自然是要把握好的,看到哪个势力得势了,那就要赶紧过去投献,然后好弄个进身的机会。若是去的晚了,做出判断晚了,那就会吃亏,甚至自家这产业就要面临威胁。
这样的规则在历朝历代里都是不变的,在这朱家王朝的末世,自然也是不会变的。只不过最先做出选择的这些人没有想到这李自成竟然败了,而且最后竟然没了消息,反而是朱家又重新回到了这舞台上。
那些跟着那素位弘光皇帝的人都是倒了霉,但是没有人去可怜他们,这就是代价。没有靠过去的反倒是趁着这个机会大肆的吞并那些倒霉的官员的产业。
不过紧接着众人就对这太子殿下的旨意闹不明白了。先是邸报上写着新的内阁首辅是一个叫李岩的人,说是这是先皇留下来的力量,留下辅佐太子殿下的。再然后就是告知众人,三饷取消了,不收了。长江以北的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的赋税都是全免,连着南直隶的长江北岸和湖广的长江以北地区都是免了。而且还不是免一年的,而是免三年的。
这样的决定,对于江南这些大族来说,自然是觉着奇怪了。从崇祯皇帝上台开始,这赋税可就没少过,后来加的三饷可是活活的拖垮了这朱家的江山。江南地界的贵人们都是不乐意,平常的赋税不收他们的,因为他们家都有所谓的读书人,可是后来加的三饷却是有他们一份了。谁愿意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分去,何况又是用在北边,用在对付建奴和流寇身上。一分钱的好处没用到他们身上,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也因此那曾经建议崇祯皇帝加派练饷剿饷的杨都督被众人不断的弹劾。
可是现下突然之间就都不收了,虽然江南地界还要收这赋税,可是和大族们,和读书人是没有关系的。打太祖爷那时候起,读书人就是不用交地税的。难道朝廷不用在对付建奴了,不用在对付西边的流寇了。没了赋税,朝廷如何运转,官员们如何开饷钱啊。众人脑袋想的生疼,但是就是想不出来朝廷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钱办事。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先派人往北边去,不管怎么样,先皇留下的那一股力量绝对是强悍的,不然也不会顷刻间就把南京小朝廷给灭了。这样从五月末开始,江南各大家族倒是有不少人家陆陆续续的往北边派人。不管怎么样,这朝中的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