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第192章


“中山甄氏的刀剑,好……只是不必如此吆喝了,你的刀剑很快就可以卖光?”
“这位爷,如今幽州太平,外族与我们也相安无事,连那个穷兵黩武的公孙瓒都乖乖地听刘大人的话种田去了,这刀剑难卖……不过我看爷你英眉如剑,肯定是练剑之士,这里有把好剑,爷喜欢就给小的要一把,可以便宜让些给爷!”
白楚峰见在旁与刀剑商搭上话的人有着一双英凛剑眉,眼神坚毅,刚正不阿,但浑身又透着平凡淡薄的雅致,眼睛盯着刀剑商手上挑出的一把剑仔细看着,但就是没有伸手去拿。
刀剑商倒不扭捏,一下子就把剑塞进那人手里:“爷请试剑。”
却听那人正辞曰:“这剑锋气太盛,不适合我,我还是喜欢自己的钝剑!”随后把剑按在台上,还了一礼。
“钝剑?”刀剑商卖刀半生感情是第一次遇到怪人。
“剑有两刃,太锋利可会反伤其身,但阁下的修为恐怕不必吧!”白楚峰看得有意思,也搭话进去。
“非剑力不足,实为剑心所向。天下人只知锐而不知钝……哼,其实钝器更讲究。”
“嗯,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阁下的境界想必甚高。可否借阁下的钝剑开开在下的拙眼!”白楚峰心想如果此人不是吹嘘,就必定有过人之处。
“请便!”
一把看似没有什么奇特的剑落到了手上,白楚峰单手接剑,却突然不得不改为双手,剑的沉重让白楚峰深吸一口气才顶住了坠落之势——好剑,难道是杨过的玄铁剑?但骤眼看去并不像实际的笨重。
“此剑尊名?”
“无名。”
“……是没有名字,还是叫无名?”
“无名即无名,后会有期了!”那人接过白楚峰拿得吃力的无名钝剑后,潇潇洒洒就扬长而去。
“唉,没头没脑,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遇到这种人都不是做生意的,这位爷你又看中哪哪样?”刀剑商看着那人离开,把刚才落在台上的剑收回去埋怨道,并转头向白楚峰兜售起来。
“他说的对,其实你将来可以有一笔大生意。”白楚峰也如此对刀剑商说。
“爷也就别开玩笑了!爷若能给小的要一样,小的就已经很开心了。”
白楚峰含笑向刀剑商摆了摆手,同时望着刚才那个剑客的身影深思着,同时有一种在哪里见过一样的感觉,但又肯定从来没有见过此人。
“将军,将军,原来你在这,找了你好久了!”
“动作蛮迅速的!”
“是的,是的……但先别说这个,刚才弟弟遇到刘大人的从官,刘大人在找你,让将军到去府上去!”
“那好吧!走!”
“将军……你的果脯和蜜浆……”
“张南、焦触,你两都给我解决掉!我先走!”
白楚峰留下了公孙纪几个,自己就朝州牧府上前去,剩下的公孙纪感到十分无趣,望了望张南和焦触两人,却把果脯和蜜浆自己吃起来了,张南和焦触倒也无所谓,随着公孙纪身后也往州牧府。
——————
“张让如今倒不错啊!”
“有吃有喝,比从前要精神得多,想不到张让这种人还能活得好好的,老天爷怎么就不好好保佑我汉室江山!”
当白楚峰在州牧府找到了刘虞,说不了几句话,刘虞就带着白楚峰走进了府中的一条小径,顺着小径而走,穿过了几堵被遮掩的墙门,又从一条暗道中进出,转出了靠城外的一处密林里,找到了幽禁张让的地方,聊了很久,白楚峰随刘虞随后又从密林里走了出来,并在城外悠闲着。
“楚峰,你是说黑山的人在邺城里真的发现了张让所说的黄金财宝?”刘虞求证问道。
“不错,在邺城重新回到袁绍手上之前,黑山的张帅已经把里面的财物搬得差不多了,张让说的话是真的,希望洛阳废墟里也许真藏着另外一块玉玺。”
刘虞点头,说:“嗯,听张让对洛阳藏宝地的描述,的确不像胡说,那个地方我也知道大概,哦!你刚才都用纸笔把这些记清楚了?”
白楚峰笑了笑得意地回答:“当然,张让这老家伙都这把年纪,说不好哪天就追随先帝了,不问清楚记清楚,以后……恐怕不知道问谁了!”
“嗯,南征的确是一场漫长的旅途!”刘虞感慨地说。
“旅途是漫长的,但它的开始却很快就要到来的,大人你看看,那个是不是朝廷使者的锦旗?”
刘虞顺着白楚峰指向,只见远远地平线上扬起了一幡红色的旗帜,礼乐之声渐渐明晰,首骑之士手持使节,随行三十余人徐徐在后,均朝渔阳城而来,引得城外大道两处聚集无数百姓纷纷前来观望。
“刘大人,公孙将军……”
此时远方有一人策马奔来,当白楚峰看清那人就是公孙纪的时候,公孙纪就来到了跟前急报:“刘大人,公孙将军,朝廷的使者段训大人在城外守候,小的已上前见过段大人,段大人请两位大人马上回城恭候圣旨!”
“公孙将军我们回去吧!别怠慢了使者。”
“好,事不宜迟,刘大人请!”
——————
——————
——————
ps,另外想开一个投票的,但纵横换了新版以后技术部门就取消了投票的功能,我到现在才发现,所以在末节增加一个投票,请大家到评论区我设置的置顶贴子上留言,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赫兰玉与主角的发展问题,想参考书友的意见:有四个选项(单选)
1。别管那么多,爱就在一起。
2。毕竟是有血缘关系,只是做朋友吧!
3。排除万难在一起,但最后死了,精神永在!
4。第三者插足,夺走小玉。
第四十九掌 朝廷使者
“汉初平四年,皇帝制诏,念宗正刘虞汉室栋梁……天子特增封六邑,督中原六州之事;将军公孙瓒名威内外……拜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如诏布告天下!”
一篇长篇废话多多的汉代制书下来,白楚峰能听懂的就是那么几句核心的人话,不过也足够了。
刘虞作为幽州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代表二人接下了天子的制书,成为了北方的最高级的国家官员,谢过了使者段训。
在渔阳城中州牧府外的大广场上,结束了这一切的接旨仪式,三位最高领导一一拜别了人民群众,一同进了刘虞府邸的小园中,在近水楼台的一角,段训一脸欣慰的对二人说:“在此之前;本使忧心仲仲,今天见过两位卿家,总算放下了心中大石,天子也可安心了!”
“请段公恕下官冒昧,不解是何种意思?”白楚峰在桌案上摆好了酒杯,随后一边煮酒,一边用酒勺搅拌,并一边替刘虞向段训表示疑惑。
“两位卿家可知道,李傕为何要让天子下这一道圣旨?”段训小声地说道。
“段公是何意,我听不懂!”刘虞表现有些懵懂。
只见段训深叹一口气,忧国之情尽表无遗:“大人是汉室宗正,必定心向汉室,本使虽为李傕随遣,实为天子办事。段某虽与李傕同出凉州,但段氏子弟在凉州为大汉守疆护土十多年,忠君之心可昭日月,李傕所作所为段某不耻也!”
“哦?那段公又亲送此制书?”白楚峰反问。
“天子一道圣旨令两位卿家尽领关东,是欲诸位勤王保天子回故都,于李傕而言是意在袁氏。”
“李将军就不怕我等除去袁绍后马上兵临长安?”白楚峰又问
“将军,此处并无第四者,段某可都是掏心说话。李傕并不认为两位卿家能跨过袁绍的冀州,只望关东大乱,即可保凉州在关内的太平。”
“这是当然,李将军同时策升我二人,我想其中的奥秘段公大概也知道吧?说真的,这道圣旨下来,我心中有喜悦,也有惶恐,甚至有嫉妒!”白楚峰故作一连串各异的神情并反问段训。
“公孙将军只是开个玩笑,段公见谅!”刘虞见状就附和地做起白脸。
“圣旨的内层意思段某自然知道,是另有高人为天子所设。”段训也不啰嗦,开门见山。
“何人?”刘虞和白楚峰皆问道。
“尚书贾诩。”
“哎哟!原来是这条老狐狸,好一条冠冕堂皇的毒计,你说别的我还不信,说他,我信了!”
白楚峰这下可不是演戏,听到贾诩这名字是真切地恍然大悟起来,这真是杀人于无形的手段,要是公孙瓒本人按剧本发展下去,刘虞是必死无疑的。
幸好。
“公孙将军,贾尚书可是为天子而谋!”段训纠正说道。
“莫非,我姓公孙的和刘大人也是天子的眼中刺?”
“刘大人,公孙将军都可别误会,天子还寄望两位勤王护驾,怎会有害人之心。只是若非如此怎瞒得过李傕及其党羽。
早闻大人与将军之间有些误会,故天子及贾尚书在段某动身之前千叮万嘱要调解两位卿家的事情……不过今天得见二位之和睦,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