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第180章


"大王,"大将庞援上前奏道:"此借道伐虢之计也!请大王坚拒之。"
庞援是一员老将,战功卓著,在赵国军中的地位大概也就仅次于廉颇与李牧了,他的话自然很有份量。不过楼缓并不惧怕,反问道:"我主诚心借道,庞将军何出此言?"
庞援说道:"从代郡往东进军必须经过居庸关,此关易守难攻,且燕国有重兵把守,秦军从代郡伐燕根本不可能。"
此时,相国司马空也上来说道:"大王,秦王虎狼也,早有吞并诸侯之野心,大王不如趁机与燕王和好,共御秦兵!"
"嗯!二位所言有理???"
赵王话未说完,楼缓徐徐说道:"臣来之前,吕相国曾对臣言,秦军已整军待发,如果赵王不答应,秦军就移师攻赵,还请大王三思。"
"这???"赵王是被秦军打怕了,又迟疑不决起来,说道:"倘若秦军真的攻来,燕军兵马又不来,以赵国一国之力如何抵抗?"
"大王勿虑,可命一上卿前去燕国,说以利害,燕王必来!"司马空答道。
去燕国的人选已经选好,是德高望重的上卿虞卿。这一日,虞卿到宫中向赵王辞行。
"大王,明日臣便动身前往燕国,特来请辞。"
"嗯,虞爱卿,你看这次前去有几成把握与燕王达成协议?寡人还占着燕国三座城池呢。"赵王心有忧虑地说道。
"大王所虑极是,臣这次进宫便是想要大王准许一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
"听说燕王对七公主心仪已久,上次燕国丞相乐闲亲自前来求亲,足见其对七公主的思慕之心。不过上次齐王也来求亲,结果大王答应了齐王。如今看来,大王此举欠妥,齐王不如燕王。大王不如就此回绝了齐王,将七公主许配给燕王。"
"嗯,"赵王点点头,说道:"寡人当时觉得齐国是大国,所以答应将妍儿许配给齐王。现在看来,齐国虽大,只是个空架子,打起来反而不是燕国的对手。对此,寡人也感到后悔。其实七公主也坚决不肯嫁给齐王,只是…只是寡人已经出口应允,再改口恐怕惹人笑话?"
"大王多虑了。"虞卿劝道:"此事关系到赵国安危,更关系到七公主的终身幸福,岂能不慎重考虑?若是大王将七公主许配给燕王,便是翁婿之亲,不仅大王结交了强援,那三座城池,想必燕王也不会再来讨还。"
赵王想了想,说道:"好,此事寡人答应了!虞爱卿尽管前去,替寡人说媒。"
虞卿大喜,道:"恭喜大王得此佳婿,此事定成!"
几日之后,虞卿车马到了燕国。虞卿没有立刻去求见姬丹,而是去见了乐闲。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虞卿与乐闲虽然各事其主,但都是一时之人杰,私交甚厚。虞卿远道而来,先去探望一下老友也在情理之中;第二,乐闲是上次姬丹的媒人,现在虞卿成了赵王这边的媒人,自然要从乐闲这个媒人口中探听消息。
这天乐闲在自己的相府处理公文,门口侍卫递进来一份拜帖,乐闲一看,原来是虞卿来了,急忙将其迎进相府。
两人寒暄一阵,乐闲问道:"虞卿,你这次从邯郸而来,可是替赵王为使?是不是秦国又要进攻赵国了?"
"不是,"虞卿笑着答道:"这次来是为一件喜事。"
"哦!喜事?"乐闲想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问道:"难道赵王改变主意了?"
虞卿点点头,说道:"对,只是尚不知燕王之意,特来打听。"
乐闲终于知道虞卿的来意,虞卿是不好冒然前去提亲,所以要先问清楚能不能成。这个乐闲理解,毕竟虞卿这一方是女方。
"自从我从邯郸回来之后,大王便没有再提起此事。不过,上次我托人画了一幅七公主的画像,挂在宫中御膳房。听宫里的宦官说大王并没有将七公主的画像摘掉,我猜大王对七公主还有情意。"
"那就太好了!不知丞相能不能先去探听一下,明日我上朝拜见燕王,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好,虞大夫尽管回馆驿休息,我这就亲自去打听。"乐闲说道。
"嗯,我还有一事,要请昌国君帮忙问问燕王的意思。"
"大夫请讲。"
"秦王派人来说要借道攻打燕国,已被赵王拒绝,秦王扬言要转攻赵国。若是秦军果真前来,赵国因燕国之故受到攻击,还请燕王答应出兵相助。"
"好,我一并去问。"
傍晚时分,乐闲前去虞卿下榻的驿馆,带来的消息是燕王很高兴,等明天要重谢大媒。对于出兵相助的事情,乐闲引述了姬丹的原话。
"秦国虎狼之国,侵伐诸侯日甚。孤欲伐秦久矣,若秦军果真前来攻打赵国,孤必提精兵亲自出征。"
虞卿听了喜上眉梢,专等着第二天面见姬丹。
第二天,燕王朝堂上。
"大王,"乐闲出列奏道:"赵国七公主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生性贤淑温顺,足以母仪天下。既然虞卿前来说媒,此天赐良缘,何不早日完婚?"
乐闲见好事将成,尽挑好的说,称赞赵妍儿貌美不假,说贤淑也勉强能算,但与温顺却沾不上边。不过大臣们对于这一点似乎并不在意,姬丹乃是英雄人物,自有降伏女人的手段。而姬丹早被第一次见到赵妍儿时的印象,以及那幅画像着了迷,什么温顺不温顺都抛诸脑后。
这个时代的女人完全处于弱势,再不温顺也比姬丹穿越来的那个世界中最温顺的女人要温顺百倍。至少姬丹是这么想的。
"嗯,此事还需两位大媒人替孤安排???"姬丹看向虞卿问道:"虞爱卿,昌国君,两位看选什么日子好?"
"自古有旧制,大王何不按照旧制来办?"乐闲答道。
"哦,请问其详!"
"大王可先下聘书,然后择定婚期。按旧例从下聘书开始算,帝王婚期为一年,诸侯为半年,大夫为一季,士为一月,庶民为三日。不知大王欲从何例?"
"孤与赵王皆为诸侯,自然是从诸侯之例。"姬丹随口答道。
"不然,"虞卿答道:"如今周室已亡,大王与赵王便都是帝王,当从帝王之例。"
姬丹眉头一皱,不过马上便又舒展开来,爽朗地笑了笑,说道:"一年就一年,孤要好好准备准备,大办婚礼!"
其实虞卿之所以这么说,心里有个小九九。越容易到手的东西越不容易被珍惜,自古天下都是这个理。虞卿精通事故,对男人的心理自然非常了解,不能让姬丹轻易娶到赵王的女儿。
这边事情谈成,虞卿便回赵国去了。回了赵国,虞卿向赵王说明情况,赵王下定决心,便回绝了楼缓。
第二百零五章 齐国之殇
虽然亲事算是说定了,但是这次虞卿代表女方前来说媒,与礼不合,只能算是一次暗示,然后必须由男方的媒人前去女方正式提亲,方合礼数。这一点,双方都不敢马虎,虞卿走的时候特地与乐闲提了一下,要求燕国这一方去纳采。
这个时代讲究三书六礼。所谓三书即为聘书、礼书、迎书,而六礼即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纳采是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派遣媒人到女方正式提亲,同时下聘礼。若是女方统一,就会举行采纳仪式,收下聘礼。
双方都是诸侯王族,礼数不可少。不久,宗正王公公从太庙择得黄道吉日,姬丹名乐闲备好聘书,带上纳采的礼品,前去邯郸城。
这个形式非常重要,不过那些礼物却并不贵重,其中有绵羊(羊和祥也,群而不党之意)、雁(雁则随阳之意)、清酒(清酒降福)、白酒、粳米、稷米、蒲、嘉禾、五色絲、合歡玲等等。东西虽然不贵,但是每一样都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和对新人的祝福。
这次乐闲出使非常顺利,到了邯郸,将聘书和礼品交给赵王,赵王又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宴请乐闲。这样订婚的仪式算是正式完成了,赵、燕两国也算是半个盟国了。
同时,这件事情在邯郸街头巷尾也正式传开了。在任何一个朝代,王室成员的一举一动都是普通百姓的谈资。对于姬丹这位曾经在邯郸做过人质,赵国未来的女婿,邯郸人的印象似乎不差,百姓们听说此事都很高兴。
大国之怒,赤地千里,流血百万!这回秦国真的怒了。朝堂上,不光是秦王,就是满朝文武也都怒气冲冲。
"相父,寡人欲起兵伐赵,何人可为大将?"
"回大王,臣以为蒙骜蒙将军可担此任!"
"蒙将军!"
"臣在!"
"寡人命你领兵直取邯郸,不知蒙将军要多少兵马?"
"回大王,赵国乃是大国,臣以为至少二十万,再少便不能建功。"
"好,寡人给你二十万,你十日之内发兵攻取!"
不等蒙骜答应,下面出来一名大臣,上前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