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当悍匪》第252章


的话音出了收音机之后,大家才都意犹未尽地回过神来。
“忠良难为啊!”王一忽然来了一声感叹。
岑毓英点点头,深以为然道:“确实如此,若非出了秦桧这类的大奸臣,宋廷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岳王爷也不必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蒙受不白之冤。”
王一嘿了一声,摇头道:“怕是未必吧!”
岑毓英奇道:“莫非董事长另有高见?”
“高见可不敢当,不过是小子一家之言而已。”王一笑道。
“那在下到时要洗耳恭听了。”
众人都奇怪地看着王一,说岳全传里面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盖棺定论的。岳飞是忠臣,秦桧是奸臣,秦桧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害死了岳飞,秦桧就是全民公敌,因果这么简单。
“依我看啊,秦桧才是受了不白之冤,替他主子背黑锅呢。”
“这话是从何说起?”岑毓英奇道。秦桧的主子没别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忠臣难为啊,特别是一心想着要先皇迎回,又对皇位指手画脚的忠臣更是难为,也许他一心为公,但是对皇室来说,对皇帝本人来说,怕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岑毓英眉梢微挑,知道王一这话意有所指。
岑春煊此时忽然道:“莫非董事长的意思是……真想杀岳飞的其实是宋高宗,赵构?”
王一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难道诸位忘了前明土木堡之变之后的事情了么?”
土木堡,明英宗跟着太监王振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抓走,后来景泰帝即位。在瓦剌被击败,明英宗回归之后,大明就有了两个皇帝。这事不太好弄,于是景泰帝让明英宗成了太上皇。不过这只是对外好听的说法而起,事实上,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上锁灌铅,还有锦衣卫看守,连吃饭都是用小洞送,有时食物还被克扣,这样的生活前后整整七年。直到明英宗把景泰帝给熬死了,才重新在武清侯石亨的拥立下,经过夺门之变,重新成了皇帝。
这段历史与当年宋朝靖康之耻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被外族金人抓走的不是一位皇帝,而是两位——徽宗和钦宗。而这两位终究没有明英宗的好命,一辈子流落外族。
“一个要夺取他皇位的人,赵构当然会想着要他命!而秦桧是依靠赵构才掌权的,两人是利益共同体。换句话说,就是狼狈为奸……这话有点重了,不过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王一甩开了随手拿着的折扇,轻轻摇着,继续道:“当然,这事要光说赵构的不是,也有失偏颇,不太公允。如果岳飞真把钦宗和徽宗弄回来,南宋也许亡得更快。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嘿嘿,谁知道呢。”
岑毓英是秀才出身,对王一说的历史自然是耳熟能详,不过王一对历史的解读在这个年代来说,是最正宗的非主流,离经叛道。不过岑毓英还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毕竟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历史,就是最好的验证。当然,岑毓英其实并不在意王一说的风波亭主谋到底是谁,赵构也好,秦桧也罢,跟他没有半点的关系。但是今天王一说得这些话,明显是在借古喻今。
岑春煊也明白了王一话中的意思,当今清廷,慈禧就是景泰帝,而光绪就是明英宗,待到光绪成年之后,慈禧就要还政。这种事,可容不得外人插嘴,清廷到时又是一乱。而岑毓英看得更远,如今天下早已不是清廷刚刚入关时的世界。从鸦片战争之后,南方早已有人开始喊出类似于维新变法类似的口号,而所要求的,正是从皇族分权,跟皇帝分权。
无论是靖康之耻后的宋超历史,还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历史,其中的最关键之处,就是皇权争夺。而像岑家这样的封疆大吏,自然难以脱身事外。岑家该如何做,这就是岑毓英该考虑的问题,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岑毓英恭维道。
“小子随口胡言,岑总督莫要见怪。”王一起身回礼道。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因为接下来就要谈证正事了,所以屋里其余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王一,岑毓英,岑春煊,林泰熙和韩秀晶。
“不知岑总督此次想要约见小子,所谓何事?”王一此时问道。
对于林泰熙和韩秀晶,岑家父子望了几眼,虽然惊讶于二女的美艳如花。不过也知道王一身边有几名心腹女子,所以也并未太在意。
“说起来,这几年我们两家相处得不错。贵集团在云贵投资,而我们也从贵集团身上收获颇丰。”
“双赢,这是必须的。”王一笑道。
“双赢?”岑毓英微微一愣,不过旋即就明白了这词的意思,道:“双赢,确实是双赢……嗯,真因为因为有了现在双赢的局面,所以今次我才豁出去老脸,来见董事长。您看能不能在加大贵集团乃至整个东北自治区在云贵两省的投资?”
大商在这两省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矿产和药材两项上,如今岑毓英有了招商引资的觉悟,显然所谋不小。
王一笑道:“可以啊,不过想让我们加大投资,这里面就有了一个前提。”
“董事长的意思是?”
“我要修铁路,从河内去往云贵两省的铁路!”
第二百零三章 靠山
一顿风波亭和土木堡的胡编,倒是让王一与岑家的关系拉近了不少。上一世,岑毓英因为清法战争,落了一身病,去世得早。而他三弟岑毓宝,因为支持维新运动,最后落得吞金自尽下场。岑春煊也多次参与清后期的政治运动,支持变法,虽然与袁世凯的争权过程中失败,不过也算是一名爱国人士。在去世前一年,正逢淞沪抗战,岑春煊还捐助了三万元给正在抗日的十九路军。
因为知道后世这些历史,所以王一对岑家始终保持着一种别样的尊敬。当然,让他完全相信忠于清廷的岑家,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修建从河内到云贵的铁路?”铁路这事目前在清廷还是个禁忌,只有在直隶省,李鸿章借着开平矿务局修了一条运煤铁路,还成天被人参来参去的。由此可见清廷之落后守旧,然而不光是官面上,民间对铁路也是十分的排斥。还多亏东北自治区的发展,清廷各省的劳务输出,让各地出来打工的民众逐步习惯了铁路的存在,认识到了铁路的好处。这两年民间舆论风向也在转变,要求清廷投资铁路的呼声,也日益增多起来。
“不知这资金有谁来出?”
本来当初王一就曾让东南亚五省的铁路向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内部延伸,不过后来因为民间舆论的问题,才被搁置下来。岑家那时也不好公然表态,王一也没太过强迫,所以一直拖到了今天。
“资金的问题好商量,不过想让我们加大对云贵的投资,铁路必须修。否则运力跟不上去,即便我们投资再大,东西也运不出来。”
这正是困扰岑家最大的问题,光靠人力和畜力,运力毕竟有限,而且成本高昂。今天岑毓英之所以提出让大商乃至整个东北加大对云贵的投资,就是因为现在东南亚五省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云贵等省产生了吸民效应。再加上这五省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民众生活相对自由,所以已经开始有许多云贵民众开始向南方五省移民。
这就是一听王一来了东南亚五省,岑毓英迫不及待来河内见王一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们东北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货运线路通畅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才能运转起来,才能更好的与外部环境进行商贸联系。所以用一个比喻来说,运输线路就像一个地区的脉络,而铁路则相当于提供主要养分的大动脉。相对来说,我个人更看好广西一些,毕竟那边还有水运支撑。而你们云贵方面,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
岑毓英也是自家情况自家知,不过他也明白,一旦接受了王一的条件,那自己也就是彻底上了东北的贼船、再想下来,那也是不可能的了。思前想后,岑毓英还是拿不定主意,王一也没逼迫他,倒是和一旁的岑春煊聊了起来。
“董事长,我岑家在大商附属学院求学那几个小子,还努力吧?”
这算是岑春煊的试探,看看王一是不是真的关注他们岑家,不过说起来也有些为难王一,毕竟大商现在学生无数,岑家那些孙辈扔在里面,就跟滴水入沧海差不多。
好在王一对之还算有些印象,便笑道:“学习都还算不错。”还有后半句话没说,就是纨绔了些。
话说岑家这纨绔是祖传的,现在王一面前这位岑春煊,别看此时人魔狗样的,当年在京城,那也是和瑞澄,劳子乔,并称京城三大恶少超级纨绔。一想起这事,王一就心中暗自发笑。
当然,岑家子弟在纨绔,可在东北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